首页 > 专栏

【专栏】人类即将变成虚拟现实两栖动物 沉浸感是切换关键

生产力研究所 · 零壹财经 2021-12-30 09:09:21 阅读:5913

关键词:facebookVR元宇宙环球影城虚拟现实

作者:生产力研究所   ​​去年春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毕业生们本该穿上盛装,迎来自己最隆重的毕业典礼,但受困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同学们无法来到校园中正常举行。于是,100多位学生想到一个颇有意思的方案——在游戏《我的世界》里重建校园。大家花了2个...
作者:生产力研究所
 
​​去年春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毕业生们本该穿上盛装,迎来自己最隆重的毕业典礼,但受困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同学们无法来到校园中正常举行。于是,100多位学生想到一个颇有意思的方案——在游戏《我的世界》里重建校园。大家花了2个月时间,重建了100多栋重要的建筑物。这个看似粗糙又无厘头的创意,在虚拟游戏的画面中,却又细节满满:涌入体育场的人群是一个个可以对应真实姓名的同学,虚拟形象的伯克利分校校长发言致辞后,每个同学在游戏中都把帽子抛向了高空。

这是一个超级有趣有沉浸感的虚拟体验,它完全平行于现实世界,却有着相似的运行规则,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边界从这一刻被打破,也许很快,这个“校园”里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故事产生,人们在这里生成各种分身,“高材生”、“老师”或者“校长”也可能是“勤杂工”,大家各自学习、生活、打工、做小买卖……真实世界虚拟化,虚拟世界真实化。包罗万象,无比沉浸,正是元宇宙的核心。

我们今天就来谈谈:沉浸感。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着一个段子:突然好期待北京的第一场雪,那一天应该会有一半的人穿古装进宫,还有一半的人披着巫师袍前往通州。说的就是环球影城里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你知道这里多有沉浸么?几乎100%还原了原著,如果你穿了一身学院袍,工作人员会称呼你为魔法师,如果你拿着食死徒的魔法棒或者带有食死徒的标志,工作人员都会很害怕你。你用一切现实中的问题去问工作人员,他会答复你:在霍格沃兹,是没有麻瓜用的东西的。你所看到的所有元素都是电影中出现过的东西,包括霍格莫德村、对角巷的原景复原,三把扫帚餐厅、猪头酒吧、黄油啤酒,这些一模一样的元素让人不由得相信自己就身处魔法世界中,这种让人沉迷的沉浸感,深深的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年轻人。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与传统乐园很大的不同在于,环球影城除了融入旗下电影作品IP,更重要的是其背后使用的各种“黑科技”,游客收到邀请进入汽车人动力核心火源保护地,只要戴上3D眼镜,就可以通过3D虚拟现实技术,置身于赛博坦星球,与擎天柱和大黄蜂一起激烈拼杀,对抗威震天等反派势力,执行保护火源任务。此时游客已经不是单纯的观看者,而是成为剧情中的角色之一,感官上沉浸在最直接的水、火、风的体验中,生理上沉浸在最直接的刺激、感动、冲动里。

从 1955 年,华特·迪士尼发现了“沉浸感”的商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60多年。“沉浸感”现在无处不在,从主题乐园到博物馆,从百货商场到餐厅,从电影院到主题酒店、艺术展览、品牌活动,沉浸感早就充斥了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沉浸感”已经与“消费”不可分割。

受益于近些年科技的迅猛发展,沉浸式的场景创新正在发生无限可能,沉浸式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仅以中国为例,中国线下娱乐2019年总体市场规模已达到近5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约15%的年均增长率,接近50%的00、90后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线下娱乐。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大热的线下活动都是年轻一代的周末必备,作为新消费的主力群体,他们渴望更潮、更个性、更刺激的感官体验。而“沉浸式”+高科技,恰好踩中了这个消费痛点,对于资本而言,现实与虚拟场景相互打通,线上与线下相互关联,硬件设备才是链接彼此的大门。

曾几何时,90年代电脑是无可替代的顶级计算平台,后来手机崛起替代了电脑,电商从PC端淘宝、京东也衍生出了新物种——本地生活,它能基于用户位置,给用户推荐3公里范围内的优质服务,这种新体验在电脑时代是不敢想象的。而今天,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供应链企业的创新动力已大不如前,许多人都相信,VR/AR眼镜会成为构筑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形态。
扎克伯格就是这个观点的拥趸。2014年,Facebook收购了一家宣称能通过VR改变未来的公司,能不能改变未来现在还未可知,反正前几天Facebook已经没了,成立17年的Facebook“变脸”成了Meat。12月1日起,公司的股票代码也将从“FB”改为“MVRS”。此次扎克伯格似乎志在必得,All in元宇宙,旗下产品可以自由定义虚拟形象,戴上VR设备,你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构建自己的“家”,你可以把家设计成太空舱、地下魔窟,甚至是一颗巨大的柚子,每个人都可以“捏”一个自己,既可以是活泼好动的卡通人物、也可以是风趣幽默的幽灵,甚至可以是个热气腾腾的大闸蟹。朋友们一起聚会、看电影、玩游戏,也可以一起参与一场身临其境音乐会或者虚拟演出,还可以直接拨打 Messenger电话给朋友,在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里的他们对话,而接受邀请朋友的AR虚拟形象不久就将出现在你的房间之中。

概念很绝,但技术局限性是当前元宇宙发展最大的瓶颈。另一方面,我们不禁要问:VR是沉浸式的唯一通路么?裸眼3D行不行?如果只需要利用两眼视差的特性,在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如VR眼镜、头盔等)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具有空间、深度的逼真立体影像,是不是更加方便?而且就目前来看,VR看似一片繁华盛景,但冷静分析不难发现,裸眼3D产业在显示技术、传感器、网络传输等诸多方面更加成熟,可落地的场景更多,手机、IPAD、电视机都可以成为裸眼3D的载体,每一个载体也都可以成为一个元宇宙的入口。随着计算能力、传输技术、脑科学、AI智能、交互技术的进步,未来虚拟旅行、虚拟看房、虚拟约会、虚拟艺术展、虚拟博物馆……我们将彻底打开虚拟世界大门,到那时,虚拟与现实相互交织,“眼见为实”的底层逻辑将被彻底推翻。

正如《黑客帝国》墨菲斯对尼奥说的:什么是真实?你怎么定义真实?如果你说的是你看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那么“真实”不过是大脑给你的电子信号而已。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