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落地!北京深圳4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应用完成测试
资讯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21-09-28 阅读:3764
关键词: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深圳监管沙盒
关键词: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深圳监管沙盒
近日,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作组公布了北京市首批顺利结束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测试的3个创新应用,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的"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中国银行的"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金融服务"和中信百信银行的"AIBank Inside产品"。
根据介绍,此次3个创新应用完成测试标志着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完成对创新监管工具的全流程闭环测试,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框架落地实施初见成效。完成测试的3个创新应用均已上线运行超过6个月,截至9月24日,全国已累计公示119个创新应用,其中北京已公示了22个。
同时,深圳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作组也于近日宣布了“百行征信信用普惠服务”创新应用已成功完成创新测试。“百行征信信用普惠服务”由深圳市福田区政府与百行征信联合建设,在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信用审批系统上线,借助机器学习、大数据等多种新兴信息技术,把信用信息嵌入政务服务审批流程,通过“信用+秒批”“信用+容缺”“信用+承诺”三种模式,提升了各项事项的办理效率。
自2020年7月首批创新应用公示以来,深圳市先后已有两批共8个创新应用已纳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进行创新测试。据了解,此次完成测试的“百行征信信用普惠服务”作为深圳市首批公示的创新应用,已于2020年11月完成登记,并正式进入测试运行阶段。
这是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重要一步,表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作从试点阶段迈入了常态化阶段。
2019年12月,在人民银行支持指导下,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2020年1月14日,首批创新应用向社会公示。随后,人民银行陆续在上海、深圳、重庆、杭州、苏州、雄安、广州、成都等其他8个地区开展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于2020年10月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正式发布《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白皮书。2021年4月,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开始在全国推广实施。截至9月24日,全国已累计公示119个创新应用。
据了解,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建立了涵盖创新应用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事前做好业务合规和技术安全的审慎把关,督促测试机构建立健全风险内控制度和相关处置机制,确保金融科技创新风险可控;事中运用数字化监管手段持续动态监测创新应用运行状况,做好金融科技应用风险态势感知,一旦发生风险,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发挥风险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事后从创新价值、服务质量、合法合规、数据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对创新应用进行综合评价,防止创新风险外溢。
(综合自北京商报,21财经,中国经营报、金融界等)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