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主动合规的催收公司:不再暴利,活下去成奢望

新流财经 · 零壹财经 2020-09-29 14:09:42 阅读:16371

关键词:借款人催收持牌消费金融

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有近三分之一的客户来自其股东银行APP导流。 近期,该股东银行被监管罚款100万元,原因该银行信用卡中心对某客户个人信息未尽安全保护义务,以及对某信用卡申请人资信水平调查严重不审慎。 股东银行被罚后,该消金公司紧急暂停了母行app渠道客户的委外催收...

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有近三分之一的客户来自其股东银行APP导流。

近期,该股东银行被监管罚款100万元,原因该银行信用卡中心对某客户个人信息未尽安全保护义务,以及对某信用卡申请人资信水平调查严重不审慎。

股东银行被罚后,该消金公司紧急暂停了母行app渠道客户的委外催收,但他们合作的委外催收公司就郁闷了。

“很多借款人通过该银行入口借的钱,就以为是欠的这家银行的钱。”邱浩(化名)告诉新流财经,一部分借款人会以为这家银行没有保护个人信息被罚,这家消费金融公司也是如此。

邱浩所在的催收公司,正在帮这家消费金融公司做催收,突然被抽掉这些案子,等于抽掉了团队的核心业务。

催收员前期跟踪了一个月的客户,花费了很多精力,终于借款人承诺了本月还款,如今甲方抽案后,直接影响这些催收员以及其公司的业绩。“有些催收专员可能靠这一单,这个月能多收入1000-2000元,如今大家都很自闭。”谈起被抽案一事,邱浩无奈摇头。

即使客户还钱了,这个业绩也将不属于邱浩的公司。

遇到这种情况,催收公司并没有反抗余地,“甲方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果不同意,取消合作都有可能。”邱浩坦言,当前市场,能与持牌机构合作很不容易,即使抽案会造成亏损,也要坦然面对。

这家催收公司的艰难处境,只是整个催收行业的冰山一角。

这些年,随着国家对暴力催收的整治、个人信息的保护,催收在合规的前提下,越来越难做好。
借款人越来越“聪明”、政策越来越严、甲方越来越谨慎……三面夹击的委外催收公司,已经从两年前的近400家,剩到目前的百余家,并且多数在亏钱。

想长久发展,主动合规很关键

邱浩公司主要有三家大客户,前文提到的某股份制银行旗下的消费金融公司,以及两家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借贷平台。

当前市场,能接到头部机构的委外催收案子,已经是幸运事。

首先,甲方机构是合规的,不用担心因为甲方高利贷或者有其他违规行为受到牵连;其次,甲方机构的借款人相较于其他小贷甚至无牌借贷机构的借款人更优质,面对催收,会较为文明。

邱浩早年在一线城市,帮一些民间借贷企业做催收,彼时常用的催收招术是几个人直接到借款人所在公司楼下盘旋一圈,或者到借款人办公室坐着不走,就这样,对方总能“乖乖还钱”。他用“满脸横肉”形容早期的自己。

这也是早期市场对催收固有的认知。那些年,提催收即色变。

伴随着相关政策收紧,邱浩也开始改变形象,要长久发展,必须主动合规,催收这份职业变得佛系许多,学会忍耐后,邱浩感觉自己的脸部线条都柔和了。

目前,邱浩在某二线城市的委外催收机构,做一个小领导,下面带着100多人的催收员,每天都要向下面的催收员重复“不要骚扰第三方联系人”、“借款人骂人也要忍着”’、“合规永远是最重要的”,如果稍不注意被借款人投诉,丢掉持牌甲方的合作机会损失就太大了。

如今,邱浩所在公司,在面对特别严谨的甲方的案子时,甚至不会向第三方联系人催收,这与两年前的市场极为不同。“尽管技术可以实现,但我们现在根本没有联系通讯录好友一说,就连借款人借款时留下的紧急联系人也需要慎重联系。”提起当前的催收现状,邱浩认为,更多的还是需要催收员有耐心。

与持牌甲方合作,甲方会提出数十条要求,这些要求细致到——比如:
 

恶意骚扰第三方或对第三人进行催收,罚款1000-5000元;

晚上十点之后至早上七点前开展催收作业,罚款500元;

使用个人手机或未报备的手机进行催收的行为,罚款1000-5000元;
催收记录或者催收录音丢失,罚款1000-5000元;

与714高炮机构存在催收委托行为,终止合作,并扣罚50000元;

未经甲方书面同意,进行转包或者变相转包给第三方,终止合作,并扣罚50000元。


甲方强压之下,催收公司没有人敢铤而走险,毕竟那样,付出和回报是不成正比的。

催收,再也不是一个暴利的行业。

三年前邱浩常常轻松月入几万,现在作为一个团队小领导,一个月能到手一万块已经令他感觉开心。

三网通道断了、借款人要跳楼…随机应变很重要

只要借贷关系存在,催收就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只是故事里的主角们,在什么时候会经历跌宕起伏的剧情,不仅受到上述甲方的影响,还受到宏观政策和借款人的影响。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催收环节,向借款人发送短信进行提醒,是必不可少的事。

但近两年以来,工信部持续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催收能接的三网通道越来越少。(三网合一短信平台指的是移动、联通、电信号码收到的短信显示的是同样的号码。)

就在最近,邱浩公司用了两年的三网通道告知其不能再发催收短信,即使是很文明的提醒用户还款,也不行。

遇到这样的突发状况,催收员需要紧急另寻三网通道,市场上同意合作催收短信的通道价格直接翻倍,此外,这些通道对短信内容要求更加严苛。

“之前是68个字一条短信8分钱,现在是60个字算一条,1毛1的价格。每条短信不可能只控制在60个字,一般都在300个字左右。”提及最近寻找三网通道,邱浩颇显无力。

短信对于催收的辅助作用毋庸置疑。三网短信通道停了,单独合作其他联通或者移动的通道并不便利,电话不能常打,案子催回效率极低。

但这,还不是最悲伤的事。

最致命的是——遇到借款人称自己要自杀、要跳楼的极端情况。“他想让我们减免利息,如果不同意,说会先投诉到银保监会,再跳楼,还发来了一个站在楼顶的照片。”邱浩坦言,虽然明知道这可能是借口,多年经验告诉他们——一般称自己要跳楼的,都不会真跳,极大可能是“反催收联盟”的套路,但就怕万一。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催收员还会好言相劝,让其想想家人,如今遇到,邱浩会让催收员直接放弃,因为出了人命的后果,没有人承担得起。

在借款人面前,邱浩已经从三年前的“黑社会大哥”变成“没脾气的小白鼠”。

为了联系上借款人,如果电话、短信都不能用的情况下,如今,催收员会随机应变借助抖音、快手等新型平台,尝试搜索联系借款人私聊,不过,抖音和陌生人联系只能发3条私信,并且不能透露任何信息,只能温和的告诉对方,在某个平台有一笔借款未结清。

或者尝试通过某宝转账一毛钱,备注一句话的形式轻轻提醒对方有欠款一事。只是,这些方式终究不能成为主流,遇到不太使用这类APP的借款人,还是只能利用可以拨打次数不多的电话和借款人不断博弈。

提到催收,只剩“难”。

尽管有三家大机构在合作,但邱浩坦言,其公司也仅能维持收支平衡,很多同行企业因为回款率不高,亏损严重,收入难以维持员工薪资以及办公地点的房租、水电等基础运营成本,一家又一家的催收公司只能“关门”,还有一些曾在不合规边缘试探的催收机构,已经被警方带走调查。

活下去,成了催收公司的奢望。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