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支付

上半年30多家支付机构遭处罚,累计罚款超4500万元

支付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18-07-03 阅读:14369

关键词:支付机构罚款央行拉卡拉钱袋宝

半年时间内,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易生支付有限公司均遭到央行处罚3次;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遭央行处罚2次。
自2017年支付行业监管升级以来,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遭到央行的处罚。

据零壹财经·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6月30日,上半年33家支付机构共收到38张行政处罚,累计罚款金额超过4500万元。

其中,半年时间内,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易生支付有限公司均遭到央行处罚3次;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遭央行处罚2次。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5月15日,智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因存在为境外非法黄金交易提供支付服务等违规行为,被央行累计罚没约4200万元,成为2018年上半年收到罚款金额最高的一家支付机构。

另外,零壹财经统计发现,支付机构处罚的原因主要包括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违反客户备付金相关规定、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其中, 两种处罚原因占比较高。

违反银行卡收单相关管理规定的支付机构:


实际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银行卡收单风险。

2016年10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曾对银行卡收单业务风险管理工作做出四点提示:规范受理终端管理,杜绝网上买卖受理终端;严格审核特约商户资质,贯彻落实客户实名制要求;确保交易信息真实性,提高风险监测力度;积极参与行业风险信息共享,共同提升行业风险联防水平。

2017年9月4日,乐富支付有限公司全面终止银行卡收单业务,标志着乐富将完全退出支付市场,成为2017年被注销支付牌照的收单机构。

同年10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印发《银行卡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评级指引》,明确把外包服务机构评级分为A(A+、A-)、B(B+、B-)、C(C+、C-)、D、E共5类8级。对于评级等级为D类和E类的外包服务机构,收单机构应在确保商户服务延续性的前提下,进行综合考量并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

违反客户备付金相关管理规定的支付机构:


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问题也受到监管的重视。

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比例提高至100%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末,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款已经突破千亿元。

2017年1月13日,央行要求支付机构从2017年4月17日起按比例交存客户备付金,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为20%左右,最终将实现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

央行下发的通知显示,支付机构交存客户备付金执行以下比例,获得多项支付业务许可的支付机构,从高适用交存比例。其中网络支付业务:12%(A类)、14%(B类)、16%(C类)、18%(D类)、20%(E类);银行卡收单业务:10%(A类)、12%(B类)、14%(C类)、16%(D类)、18%(E类);预付卡发行与受理:16%(A类)、18%(B类)、20%(C类)、22%(D类)、24%(E类)。但并没有明确以上几种业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之后央行又多次上调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比例。

2017年12月底,央行下发通知称,2018年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现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具体执行方式为:2018年1月仍执行现行集中交存比例20%,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至2018年4月将集中交存比例调整到50%左右。

2018年6月29日,央行发布通知称,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

这意味着支付机构将永远告别吃备付金利息收入的日子。

支付机构面临"断直连"大考

2017年6月30日,网联平台正式上线,要求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断直连"。

从切量上看,网联正式启动各成员支付机构切量。今年4月16日,根据网联发布的049号文数据,截止2018年4月13日,共有462家商业银行和115家支付机构接入网联平台,包括财付通、平安壹钱包网银在线快钱、百付宝、翼支付支付宝等支付机构。

虽然,很多支付机构已经将直连业务迁移至网联,但据悉,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巨头还未完成100%切量,根据相关人士透露,支付宝财付通目前切量大约只有一半,而后者比前者要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断直连"的大限前夕,央行在宣布将客户备付金交存比例提高至100%的同时,也要求支付机构应根据与银联或网联业务对接情况,于2019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开立"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并于开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原委托备付金存管银行开立的"备付金交存专户"销户。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的资金划转应当通过中国银联或网联清算办理。

整体来看,央行对支付机构的监管趋严。但可以预见的是,支付行业会逐渐实现良性发展。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断直联的“至暗时刻”,支付清算市场的暗战

下一篇>第六批26张支付牌照将迎来续展,1家已经被注销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46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