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助杨子强:加强个人征信权益保护 避免过度创新越界
互联网+ 张宇哲 · 财新网 2015-10-27 阅读:2890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也深刻影响传统征信模式。传统征信机构与大数据机构相互借鉴、同步发展、相互融合的态势正在显现。大数据征信在驱动征信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
10月26日,央行行长助理杨子强在西安举行的“亚太征信暨个人数据保护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互联网大数据深刻影响征信业的发展和变革,社会征信机构大量涌现,对征信信息数据真实性和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征信监管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一些监督思维和手段还需要尽快转变,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征信业发展,尤其是加强个人征信权益各项工作,总体思路是要积极应对新挑战,合理界定市场和政府的边界。既要为市场实践探索留足空间,为征信创新保驾护航,使征信行业创新充满活力,又要实现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和数据合理应用之间的平衡,避免过度创新逾越边界”。杨子强强调。
央行征信管理局副巡视员李斌在前述场合同时表示,“征信监管的重点是防范侵害信息主体权益和信息泄漏,希望中国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建立起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有活力的规范运行的征信市场”。
对于个人征信牌照的发放问题,杨子强在会议间歇告诉财新记者,目前没有规划需要多少张牌照,会根据中国征信市场培育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初期要避免牌照‘多而乱’的问题,对个人征信业务要从严规范。”
保护信息主体权益
大数据给征信带来的机遇体现在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内容多维度、信息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及征信应用场景的拓展,试图摆脱对单一数据来源的高度依赖性,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充分保护好信息主体(即被征信人)的征信权益,是个人征信市场发展的生命线。”杨子强强调。
杨子强指出,数据是否真实,质量如何,对使用者有巨大影响。相比银行数据,互联网行为数据来源庞杂,部分机构采集、加工处理信息提取等技术不足,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一是征信数据的质量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滥用现象,实际存在不经授权采集信息、强制授权采用信息、一次授权终身使用信息、不明示使用目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实名大规模泄露事件在一些国家屡见不鲜,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二是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问题。
目前欧盟、美国等都在探索分析互联网时代的个人数据,为隐私保护立法,加强对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对各国都是一个新课题,如何分析应对,需要积极探索。”三是关于数据保护的立法滞后于数据应用时间的发展。
他援引国外的经验介绍,从全球看不同国家保护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但都努力寻找满足放贷机构对信息的需求及与保护个人权益之间的最佳平衡。其核心是让每个人保证对自己信息的控制权,避免滥用自己的错误信息,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在依法路径上,欧盟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普遍使用个人数据保护法,保护信息主体的权益;美国、泰国、俄罗斯等国,专门出台信贷数据或信用报告法,加以规范。欧盟在采集和使用个人数据时,必须得到信息主体同意;美国则是只要符合法定目的,信息的采集和使用可以不经过个人同意。
“因此,保护个人征信权益,特别是征信主体依法异议纠错权,是提高征信数据质量的有效手段。各国普遍将异议权和知情权作为个人征信的基本权利,征信机构的信息采集要目的适当并约定用途、坚持最少必须的原则,这是为了确保信息在获得授权的前提下,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杨子强说。
加强监管
央行征信管理局副巡视员李斌在前述场合同时表示,从国际征信业发展历程看,征信监管者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征信监管的范围、目标措施手段和效果尚未形成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大数据监管对征信监管的模式和有效性提出了新考验。
。征信机构的数据库可能成为网络攻击的潜在目标,大数据公司也加大了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征信机构的信息存储和安全防范措施也面临着考验。一是对征信机构信息安全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严峻挑战
运用大数据技术采集的行为信息、社交信息作为评价个人信用的基础时,哪些信息可以采集?哪些信息作为评价因素?评价模型如何构建?如何保护信息主体的同意权和异议权?大数据征信对个人隐私可能产生的侵害。二是大数据征信如何保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人民银行将遵循发展和监管并重,依法合规加强权益保护、全面覆盖的原则,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方式培育征信市场,最终要依靠自己市场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李斌表示。三是征信监管者面临市场快速创新的挑战。
杨子强强调,对于中国的征信市场,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监管,。鼓励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实现有序发展。严把征信市场准入关,杜绝征信市场发展初期一哄而上,统一监管标准,对同类机构实行同样准则,统一执法尺度,对同类行为给与同样认定和处理,坚持加强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强化征信行业的自律和自我激励机制。一是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干预
敬畏征信权益保护的监管红线,严防新信息违规使用,切实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二是守住征信安全底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
,推动征信普惠,为更多群体得到融资便利提供帮助。三是提升征信体系普惠性,创新征信方式方法
,适应行业发展势头,进一步推动征信立法,构建以条例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充分发挥行业自律机制,包括征信机构自律、报数机构自律、信息使用机构的自律管理。四是完善行业法规体系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