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君:研究互联网金融法务问题 一定要尊重金融的客观规律
互联网+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17-01-12 阅读:3589

本次新金融思想汇邀请到了多位优秀书籍作者,包括中国小额信贷之父杜晓山、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助理杨涛、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徐华、绿地金控常务副总经理庞引明等。
入选著作《互联网金融法律与实务》的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爱君在“新金融思想汇”上做了分享,表示,研究互联网金融的法务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尊重金融的客观规律。同时,要依靠制度,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规避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风险。
演讲实录:
首先,问一声:大家晚上好!
评上这么一个奖励感觉很荣幸,因为在最初研究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在传统的金融法研究领域,实际上得到了很多不是很正面的鼓励。因为互联网金融能走多远?是否像研究团购那样——当时几大卡车拉着的科研成果最后也无声无息了?
互联网金融能走多远?作为研究金融法、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希望所研究的对象是有生命力的。如果没有生命力很可能对自己的研究生涯是一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我坚持的研究。
最初开始研究是一个巧合、很偶然。当时,社会中出现了P2P的模式,银监会发现它有风险,就出现了一个风险提示叫人人贷。我们学校参与各个方面的修法和立法,就偶然的介入了。我当时就想,互联网金融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来讲是有生命力的。
技术的出现对金融的创新是有影响的,但是这个技术是否能解决金融最核心的风险问题?是否有利?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创新就是成功的,如果不能解决,这个创新就不会持续。
从金融学的理论来说,互联网的技术对传统金融风险里,比如说信息的覆盖面,因为金融是信用行业,无论是它的产品也好,还是企业也好,它首先要传播信息。传统没有互联网技术的话,信息传播是一个困难,恰恰互联网解决了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支付。传统的银行揽存的时候,是到各个村去揽存——把存单给客户,然后揽存的人跑路了。现在互联网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可以揽存、可以发存单,资金直接到银行的账户,所以这两个方面创新是持续的。它解决原有金融不能解决的风险问题。
我选择了这么一个路径怎么研究?
第一,尊重金融的客观规律。一定要尊重金融的客观规律!一个技术在金融当中解决的问题并没有改变它的本质。就像现在的金融一样,新金融还是金融,只不过在原有的金融结构方面进行了创新,新金融就是一种创新的表现形式。你要尊重金融的客观规律。第二,在制度方面,一定要促使它发挥技术的最大优势,规避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风险。所以一路走来就这么两个大的感触。最后,再次感谢把我这个书评为最有影响力的书籍的评委们。谢谢大家!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