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评价P2P平台优劣 难用“逾期坏账率”论英雄

罗浩杰 · 零壹财经 2016-11-23 08:59:55 阅读:8908

关键词:坏账消费贷款网贷风险

P2P网贷行业在中国发展已有10年,但至今这个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关于诸如行业逾期率、坏账率等数据,人们一直无从得知。为解决这一难题,10月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中国互金协会”)公布了协会成立以来首部行业信披标准和自律标准。 根据中国互金协会10月...
P2P网贷行业在中国发展已有10年,但至今这个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关于诸如行业逾期率、坏账率等数据,人们一直无从得知。为解决这一难题,10月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中国互金协会”)公布了协会成立以来首部行业信披标准和自律标准。

根据中国互金协会10月28日发布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  个体网络借贷》标准(T/NIFA 1—2016)(以下简称“《信息披露标准》”)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自律管理》”),成员单位要公布的逾期信息披露共有10项,其中的3项逾期数据是必须公布,包括逾期金额、项目逾期率和金额逾期,另外7项逾期数据是可选择性公布。

《信息披露标准》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有助于提升P2P网贷行业的透明度,但现在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行业的逾期数据公布后,人们对于逾期率相关指标的解读,真是理解正确了吗?

坏账率越高≠资产质量不好

此前有报道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P2P行业的整体坏账率可能达到10%左右,言下之意是,这个比率太高,投资者投资P2P的风险太大了。但假如说,有行业的不良率达到了40%,会是怎样的一番境况?

据称,车贷行业的逾期率最高达到40%。根据惯例,借款人由于种种原因逾期还款,贷款机构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去解决:押证和押车。押证,简言之,就是借贷款人需要到车管所做抵押登记,但这不影响汽车的使用权;押车,简言之,就是借款人逾期后,汽车将被抵押给贷款机构,如果借款人未能在限期内还款,贷款机构将直接将借款人的汽车做拍卖,用于偿还贷款。此外,贷款逾期后,贷款公司还会向借款人收取非常高的逾期费用。

按这样的处置方式,贷款的逾期坏账并不会导致贷款公司的财务状况受到损害,在某种情况,贷款公司甚至还能从中获得比收回贷款更高的利润。引用行业内人士的说法就是:“这(逾期坏账)不存在任何问题。”

另外一个例子是典当行业,典当是最“古老”的融资方式,行业的逾期率和不良率都非常高。根据典当的操作模式,典当最短时间为5天,不足5天按5天计算,最长期限为6个月。逾期不赎当或续当为绝当(或死当),绝当后,典当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变卖、折价处理或者公开拍卖绝当物。

典当涉及不同类型,可以是押车、押房,也有押赝品,其中赝品利润很高,以黄金典当为例,黄金的流通性比较高,当典当客户绝当后,典当行可以将黄金用作出售,考虑到多数典当行的典当价格几乎是市价的“对折”,这时候典当行不但不会因为贷款逾期不良(绝当)而有损失,还会因此有所获利。

风险承受能力和化解能力

就P2P行业而言,平台的贷款逾期率哪怕真如媒体所言般高至10%,只要将利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提高到一定范围内,就完全有能力覆盖有可能出现的逾期坏账率。

从消费贷款本身面对的客户群体来分析,面对不同目标群体的P2P平台可以承受的逾期坏账率差别也很大。以三类目标群体为例:目标对象是公务员这类收入稳定的人群,如果贷款逾期坏账率是10%,平台将面临巨大风险;目标对象是教师、律师这类收入差异较大的人群,如果贷款逾期坏账率是10%,平台将面临较大风险;目标对象是蓝领这类收入非常不稳定的人群,贷款逾期坏账率哪怕达到20%-30%,平台仍有非常高的安全性,某程度而言,还会因此获得更多的收益。

原因是,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理,收益和风险是呈正比的关系,利润是在这两者之间取得一个折中,风险高的项目对应的必然是高收益,平台凭借良好的产品设计和风控能力,把这两个要素均衡下来后,完全可以取得不俗的收益。

举例而言,假设某平台要支付的投资者利息是5%,但对借款人收取的利息是12%,再加上相关的管理费、逾期费等,平台会有极大地风险留存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平台引入了有实力的担保机构,一旦贷款逾期,风险就转移到担保人,平台不会遭受损失。此外,平台还可以采用风险抑制的处理方法,将贷款人的抵押物用作出售,以此来覆盖风险。

因此,大众的普遍观点——“逾期率越高、坏账率越高、平台越不安全”的认知并不正确,我们需要补足的知识点是:坏账率越高并不等同于金融资产质量越差,这是由行业的固有属性所决定,不同行业的风险容忍度各不相同。行业内人士的原话就是:“不良率不怕,不良率真不怕,看你做什么产品,以及用什么方法去解决。”

“穿透性”监管

为此,监管层非常有预见性地提出了“穿透性”监管。10月13日,国务院出台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提出,“采取‘穿透式’监管方法,根据业务本质属性执行相应的监管规定”,“透过表面判定业务本质属性、监管职责和应遵循的行为规则与监管要求”。根据“穿透性”监管,不同的金融资产应该可以适应不同的不良率,这是由不同行业的属性所决定。我们相信,监管层有足够的智慧来推动这件事,也相信民众对P2P行业的不良率有正确的认识。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