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需要怎样的网贷评测体系?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王征宇 日期:2014年12月12日    【字体:

P2P需要怎样的网贷评测体系?
 
  随着网贷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第三方评级体系纷纷公布于众。一方面,多样化的评价体系逐步建立,有利于催生行业形成更加完善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标准。而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平台业务模式、市场策略等因素影响,评价体系难免有失偏颇,这也为投资者在挑选好的平台时带来了一定的误导。
 
  那么网贷评级体系应该要注意什么?从一位在信贷风险管理领域实践多年的从业者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建议和观点可以分享。
 
  针对不同模式采用不同的评级方式
 
  在中国,受监管政策缺乏、征信体系不完善、行业标准不一等客观因素制约,P2P的模式和发展业态出现了很大的异化,服务的客群也出现了很大的分化。有的P2P平台实际上类似于资金掮客,在与担保、小贷公司合作中更多充当了资金嫁接的角色;也有的本身客群定位为个人消费者(平均放贷金额几万元),而有些机构客群定位为小微企业(平均放贷额度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而也有极少部分P2P机构,瞄准大中型企业(放款金额达到数千万甚至上亿),所以业务规模、目标客群相差巨大,不可一概而论。
 
  P2P平台业务模式悬殊,他们所需要的网贷评价标准应该不同。例如,大额抵押类贷款和小额分散型的个人贷款类业务,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存在根本的区别。前者采用的是基于信用评级方式的风险评估方法,后者则采用以统计学为基础的信用评分风险评估方法。
 
  因此,我建议网贷行业的评测体系应该针对不同细分业务定位的平台建立相应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体系。
 
  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平台是否具有完善的风控流程
 
  互联网金融结合了互联网和金融的双重概念,P2P业务尽管通过互联网的匹配提高了出借人与借款人交易效率,但是本质还是金融服务,需要具备完善的风险控制的链条。况且信贷风险具有滞后性,隐性风险聚集一旦失控将酝酿成系统性风险传导至其他行业。因此,评价体系应该重点关注P2P行业的信贷风险问题。
 
  有几个特别需要重点提及的指标值得关注。
 
  例如,P2P从业高管应该具备长期的国内信贷消费管理经验。不少平台是从IT、互联网转型发展P2P业务的,对于风险的控制缺乏足够的认识。而P2P的高层决策直接影响了平台能否有效控制风险。
 
  此外,P2P平台是否具备第三方资金托管机制,避免资金池嫌疑。在贷款审核方面,贷前尽职调查有无对借款人工作和居住情况进行实地核实。平台有无基于内部数据挖掘开发的评分模型,是否能够提供真实性的债权依据和不同时点的资产组合评分分布,有无完善的风控制度和流程规范、有无专业的内部合规人员等等。
 
  评测体系需要统一的风险逾期披露标准
 
  P2P发展尽管已历经了7年的探索磨合,但是平台跑路的新闻屡屡不停,关于风险的争议与讨论一直火热。由于行业缺乏统一的风险披露口径,P2P良莠不齐给投资者带来识别障碍,对于行业的发展褒贬不一,泾渭分明。
 
  逾期率统计口径不同,会导致最终的数字感官效果悬殊。
 
  举个例子,不少平台都是按余额的统计方式来计算的。也就是说,逾期率的分母为历史以来所有放贷额。这意味着P2P公司只要不断扩大放贷规模,把分母做大,就能让逾期率看起来很低。另一种方法是,只将已经逾期的应收部分除以全部本金,这一做法其实排除了极有可能逾期但还未逾期的部分,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当然好看很多。
 
  从常识来看,中国信用卡行业的风险率大致在3%,美国4%左右,相较信用卡客户群,国内P2P的客户群在传统银行体系覆盖之外,风险水平要高一些。因此,不要轻易相信一些平台自称的风险逾期率在1%以内,这只能说明两点:一是平台成立不到1年,开业时间很短,而借款合同都是1年期或以上的,逾期率当然会很低,只因风险还没有显现出来。第二种是平台已经成立了2年以上,但是它公布的逾期率是0或者1%以下,那么数据的统计口径就要打上问号了。
 
  因此,无论是在网贷评价体系、还是政府政策以及行业自律层面,都应该尽快推动形成统一的风险评估指标和披露方式,并加以第三方权威机构审计监督公开披露,形成科学可比的逾期率。这样一方面可使得投资者能够理性认识风险、辩伪存真,另一方面给监管层以决策辅助意见。

标签: P2P 网贷评测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