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联易融会是下一个易鑫吗?

董云峰 · 零壹财经 2021-07-29 12:12:26 阅读:6405

关键词:易鑫汽车金融联易融金融科技

从目前来看,作为行业改良者,它们或许是合格的;作为革命者,却是无比虚弱的。就算是资本神力、巨头光环,以改良者的玩法攫取革命者的估值,终究要垮。 数月前,在联易融风光上市的时候,我忍不住想到易鑫。 不幸的是,联易融过去两个月的股价走势,像极了易鑫刚上市那会。 易鑫以汽...

从目前来看,作为行业改良者,它们或许是合格的;作为革命者,却是无比虚弱的。就算是资本神力、巨头光环,以改良者的玩法攫取革命者的估值,终究要垮。

数月前,在联易融风光上市的时候,我忍不住想到易鑫。

不幸的是,联易融过去两个月的股价走势,像极了易鑫刚上市那会。

易鑫以汽车新零售的概念上市,很快被打回原形,回归汽车金融,其间市值蒸发了八成,套牢了大批散户。

这一次,自称“首家上市的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SaaS企业”的联易融,在遭遇做空狙击之后,会不会步易鑫后尘,跌落为普通的供应链金融企业?

从神话到惨案,从美梦到噩梦,仿佛一线之隔,而资本则是翻云覆雨的推手。

无法否认的是,易鑫也好,联易融也罢,都是有价值的公司,对行业发展亦有贡献。问题在于,它们是否配得上“重新定义”、“生态系统”,又是否有足够的底气将金融公司的标签撕掉?

从目前来看,作为行业改良者,它们或许是合格的;作为革命者,却是无比虚弱的。反正,易鑫早早“躺平”了。

就算是资本神力、巨头光环,以改良者的玩法攫取革命者的估值,终究要垮。

01

易鑫曾经是港股市场的大明星。

2017年11月16日,顶着“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汽车零售交易平台”的名号,易鑫登陆港交所,开盘半小时内上涨31%,市值飙升至633.9亿港元。

此前,它在申购阶段获得了560倍超额认购,以上限定价,暗盘大涨42%。

那是互联网汽车行业的巅峰时刻,也是市场对新经济、新金融最迷恋的时候。易鑫获得了各路巨头的加持,是行业里唯一一家获得腾讯、京东、百度等巨头共同注资的企业。

从创立到上市,易鑫不过3年多而已,所谓的汽车新零售第一股,也创造了自成立到上市的最快纪录。哪怕上市前累计亏损76亿,且金融业务收入一直占到八成。

如此神速,也只有同期高光上市的趣店可以比拟。有趣的是,它们的起落轨迹都是相似的。

上市之后没多久,易鑫股价就跌跌不休。仅仅一年后,它就从最高点的10块跌到了2块,众多散户被坑杀。同期,趣店从30多美金掉到了4美金。

何以至此?我在易鑫IPO前夕写过一篇文章《易鑫的尴尬:靠金融赚钱,但不想成为金融公司》,里头提到:

这正是这些巨头们的矛盾之处:短期内金融业务虽然赚钱,但是它们并不打算成为金融公司,至少向外界传递出的信号是如此。事实上,汽车融资租赁本质上是一项金融业务,而金融的钱并不是那么好赚的,既要面对信用风险,还要面对残值风险。

一言以蔽之:金融的里子,科技的面子,赚金融的钱,拿科技的估值。惨案注定发生。

眼看大势已去,易鑫不再遮掩,从2018年起将发展重点向助贷转移,并推出了现金贷产品。如今,易鑫对外的公开定位已经变成“中国专业的互联网汽车金融交易平台”。

从汽车零售交易平台到汽车金融交易平台,差了俩字,却失之千里。

02

联易融会是下一个易鑫吗?

作为“首家上市的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SaaS企业”,自4月份上市以来,联易融股价一度坚挺,市值超过500亿港元;但从5月份起一路下跌,到本月中旬,已经较最高点跌去了一半。

此时,一篇做空报告出现了。7月20日上午,做空机构Valiant Varriors发表了《联易融(9959.HK) -谎言构建的供应链》报告,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报告声称,联易融夸大收入,子公司隐藏上百亿过桥贷款和关联交易,表内金融风险巨大,杠杆倍数超过80倍,违反银保监会205号文规定;并指联易融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过度科技化包装其业务。

Valiant Varriors认为,与金融服务同行业平均市盈率比较,联易融的预期市盈率应该不超过10至12倍,以该公司经调整净利润1.92亿元人民币的测算,估值不会超过27亿港元,即股价不超过1.19港元。

受此冲击,联易融股价在当天上午跌去9.9%,创上市以来新低。当日下午,联易融宣布暂时停牌。

7月22日,联易融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处理的房地产行业核心企业相关的资产规模占比约为45%,过桥资产风险严格控制,附属保理公司杠杆倍数从未超过监管上限要求。

很快,Valiant Varriors再度开炮:管理层没有正面回答核心问题和指控,并强调联易融“仅仅是在传统的重资产金融业务上套了层科技的外壳”。

官方资料称,联易融致力于通过科技和创新来重新定义和改造供应链金融,以线上化、场景化、数据化的方式提供创新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说到底,这是一个to B的生意,主要围绕大型企业及金融机构展开,并且涉及较大规模的过桥融资;按照官方口径,地产相关业务占比接近一半。

在此情况下,哪怕说再多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也会显得相对苍白。或许,联易融需要提高透明度,用更清晰的方式,证明自身的科技含量。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03

灵魂拷问从未止息。

从易鑫到联易融,再到近年来上市的一众金融科技公司,一次又一次被市场追问:到底是金融公司还是科技公司?

现实是,一边是平台、生态、连接,一边是过桥、增信、催收。科技赋能不假,金融风险也是真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向来的观点是:不一定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金融与科技大不相同,但是过度强调金融公司与科技公司的对立,也是没有必要的。

举个例子,东方财富到底属于金融公司还是科技公司?同样是商业银行,为什么平安银行、招行的市盈率比行业平均足足高出了一倍?

遗憾的是,为了做大估值,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往往会竭力与金融公司划清界限,不断对外塑造科技公司的属性,有意走向了极端。

随着资本涌入与估值飙涨,这些公司别无选择,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将科技公司的标签贴了一层又一层,与金融公司相关的部分则被遮掩乃至涂掉了。

如此生硬的操作,唬不了多少人,也恰恰给了做空势力以把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联易融所遭遇的,不过是反噬。

易鑫提过重新定义汽车电商,联易融提过重新定义供应链金融,这个世上,哪有那么多可以被重新定义的呢。

一群势能有限的改良者们,在时代东风与资本挟持之下,以惊天动地的“革命者”面目示人。殊不知,革命意味着巨大的收益,更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以及挑战。

伟人说得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