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校园分期:原罪与扭曲

互联网+ 董云峰 · 零壹财经 2016-02-26 阅读:3620

关键词:校园分期原罪扭曲

校园分期的崛起,让我们真正关注到两三千万高校学生群体的金融需求,是时候考虑校园金融体系的建设了。

 

自2009年起,商业银行不再授信给大学生办信用卡,校园金融市场沉寂了许久。2014年以来,针对大学生的分期平台纷纷涌现,一股分期风潮席卷了校园。如今,一些校园分期平台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最近某平台更是号称估值百亿。

 

热潮涌动的校园分期,正在逐渐被资本所扭曲,同时舆论风险、政策风险和信用风险日益积聚。

 

尽管如此,校园分期的崛起,让我们真正关注到两三千万高校学生群体的金融需求,是时候考虑校园金融体系的建设了。

 

校园分期的原罪

 

毫不过分地说,校园分期的骨子里流淌着的血液,并不道德。尽管,道德评判并非本文的重点。

 

校园分期平台很清楚,大学生自身不具备还款能力,其还款能力来自于家人。然而,在分期交易的过程中,学生家人几乎一无所知,也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上了一笔债务。

 

这就是说,出借机构在明知道借款人没有还款能力的情况下,却诱导借款人借钱,对,就是诱导,而实际还款责任由不知情的第三方承担,这样做真的没有法律瑕疵吗?

 

诚然,校园分期目前的放款对象都要求年满18岁,理论上具备完全的民事责任能力,但在实际中,许多年轻人的冲动消费、不理性负债是可以想见的。校园分期平台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呢,但是,他们不但没有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反而是各种诱导、刺激。

 

笔者最想指责的是,校园分期平台推销的商品趋于奢侈化--如果以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来衡量的话。某大型校园分期平台公然在首页上推出了"奢品潮物"这一门类,叫卖着价值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首饰、箱包。如果说手机、电脑多少具备一些刚需意味,这些算什么呢?

 

出于扩张和逐利冲动,校园分期平台更喜欢做大单项目,对应的是大学生奢侈消费。在农村及中小城镇,一部iPhone 6s手机,相当于许多家庭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纯收入。试问,诱导这些家庭的孩子购买数千元的电子产品,这些分期平台于心何忍?

 

在借贷成本上,随着资本的涌入,市场规模的扩大,主要校园分期平台费率均有所下降,但是一旦逾期,违约成本极其高昂,不亚于传统的民间借贷。

 

校园次级贷款?

 

尽管校园分期市场风起云涌,在资本的助推下,校园分期平台的扩张热情丝毫没有减退。

 

就在上周五,某知名校园分期平台宣布,该公司2016年的目标是服务超过1500万用户,交易额超过300亿;2017年服务3000万用户,交易额为750亿;2018年服务5000万用户,交易额为1500亿。

 

校园分期市场的野蛮扩张,存在两个方面的忧虑:

 

一是规模扩张后,用户群体下沉,贷款质量难以维持。为了扩张,校园分期的业务范围不可避免从一本二本扩充向三本、民办、大专学校,业务城市从一二线向三四五线延伸,客观上用户整体资质将逐渐降低,同时下滑的是还款能力和意愿。

 

这很难不让人想到美国次贷--当年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片欣欣向荣,金融机构纷纷向原本不具备偿债能力的中低端收入人群发放按揭贷款,乃至推出了零首付按揭。在美国楼市周期反转之际,次贷危机的导火索被点燃了。

 

二是恶性竞争之下的重复借贷与过度借贷问题。目前校园分期行业处于监管真空,校园分期平台普遍没有接入征信系统,重复借贷与过度借贷的危险根本无法防范。考虑到大学生群体不够成熟的特征,以及高昂的逾期成本,拆东墙补西墙的可能性并不低。

 

曾有媒体报道,湖北某大学的一名学生,因购买iPhone 6手机及其他消费,申请网上贷款。随后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找其他小贷公司贷款还债,最终欠下多家公司共计70余万元的债务,而其本金仅为3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校园分期平台主要依靠廉价的兼职学生进行地推,随着业务的下沉,兼职学生规模将日益庞大,这势必会增加管理难度和操作风险,从而进一步放大风险。

 

另外,目前许多校园分期平台都推出了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大学生可以轻轻松松借到现金,虽然名义上借款用途是旅游、培训等等,但并没有实质监管。那么,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拿着借来的钱去还分期买的iPhone呢?没准拿着一个平台分期套现的钱,还另一个平台的分期账单呢?

 

凭什么留住毕业生?

 

在很多人看来,校园分期市场被资本市场垂青,主要在于其想象空间--满足大学生毕业后的一系列金融需求。

 

诸如,某知名校园分期平台创始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毕业生要面临的租房、买车、结婚等一系列事情可能都需要分期。这个市场听起来才是真正可怕的……真正图谋的是他们进入社会后的几十年。"

 

笔者想起了人人网,曾经的中国版Facebook--当初因为不甘心校园市场的社交平台,遂由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在多年的折腾之后,于校园以外的市场一无所获,如今正在转型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

 

大学生毕业后,就不再是没有经济收入、也没有资格办信用卡的孩子,成百上千家金融机构将向他们敞开大门,他们会面临众多的金融工具选择。这些成年人有了更多选择,会更理性,青睐更低成本的金融手段。这时候,校园分期平台拿什么去竞争?

 

事实上,校园分期平台的资金来源决定了它们难以满足这些需求。目前,校园分期平台的资金来源主要是P2P,平均资金成本超过10%,这还是在当前低利率环境的结果。更何况,诸如租房、买车等垂直领域,早就出现了强有力的行业龙头,校园分期平台拿什么与之对决?

 

话说回来,在校园金融市场上,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业务规模与影响力,远胜于这些分期平台。在业务模式与风险控制上,校园分期的本质还是P2P借贷,与阿里、京东相比则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当然,这些校园分期平台倒不是全无机会,诸如投靠BAT,成为它们布局校园市场的棋子,京东投资分期乐,阿里投资趣分期,就是例证,毕竟中国大学生群体两三千万之巨。这可能是最好的归宿。

 

校园金融的未来:小额、公益

 

目前的校园分期业务,已经被资本所扭曲,除了信用风险,还面临舆论风险与政策风险。在笔者看来,校园分期再这么玩下去,哪怕央行、银监会不吭声,教育部和高校恐怕也不会熟视无睹。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校园分期的火爆,是中国校园金融体系缺失的结果。除了助学贷款和阿里、京东等提供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每年两三千万人的大学生群体,基本被主流金融体系排除在外。

 

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借机整顿校园金融市场,明确校园金融的定位--小额、公益,建设我国的校园金融体系。

 

所谓小额,根据学生类型和消费需求,合理界定信用额度。目前校园分期平台给予学生的额度,一般都在两三千元,多的达到五六千元,更有甚者超过1万元,且随着市场的深入额度呈上升趋势。

 

所谓公益,校园分期应当为大学生提供有益其学习成长的产品和服务,而绝不应当是奢侈消费品,鼓励炫耀性消费。诸如,鼓励校园分期平台与相关机构合作,推出培训分期、考证分期和驾校分期等。

 

校园金融的出发点,应当是促进大学生成长,帮助他们提升金融能力,培养信用意识,而不是诱导这一群体的过度消费,给他们套上高息借贷的枷锁。

 

让校园金融回归校园吧,令大学生真正了解金融、认识金融、使用金融,让他们的生活更自由、更美好。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广东发文指引小贷公司减少注册资本、解散工作(附全文)

下一篇>深圳老牌P2P融资城实际控制人董铭被批准逮捕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6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