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数字乡村金融:商业银行新场景的发力重点

陆岷峰 · 零壹财经 2022-04-11 14:09:14 阅读:23888

关键词:乡村振兴商业银行数字乡村金融金融供给侧金融风险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仅是巩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重要实锤动作,更是夯实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发展基础,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步骤。 乡村振兴要解决发展中投入、技术、人才等多方面问题,金融则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由于乡村振兴的底色是涉农产业,这天生的薄利...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仅是巩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重要实锤动作,更是夯实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发展基础,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步骤。

乡村振兴要解决发展中投入、技术、人才等多方面问题,金融则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由于乡村振兴的底色是涉农产业,这天生的薄利、高风险、布局广、不确定性大等问题与金融的风险偏好及商业性特征形成天然的冲突。

保持乡村振兴战略与金融经营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数字乡村金融,构建数字乡村金融的新模式、新流程、新产品体系,按市场规律选择乡村振兴主体与行为,既发挥金融手段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又可以实现金融的持续发展。

基于商业银行样本,认真分析乡村振兴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分析其难点,找准其发力重点,可以给其他金融子行业、类金融提供支持乡村振兴借鉴的样本。

一、引言

2021年新年伊始,党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是21世纪以来,党中央第18份指导“三农”工作的重要文件,这新年首份党的文件对新时期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措施。即要通过全面推进我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显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各行各业重要的大事和任务。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十四五战略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背景再次提出,其意义特别,不仅仅是补经济发展的短腿,巩固扶贫成果,提升小康社会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步骤,也是夯实大都市圈、大城市群的根基的重要战略,农村稳国家才稳,其意义特别重大。

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支持,其中金融服务至关重要。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除农村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等涉农机构外,其涉农金融业务占比较大,其他商业银行虽涉乡村经济,但在服务规模、产品、风险控制、成本管理上一直没有大突破。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抛开传统的金融思维,探索构建数字乡村金融则是一条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之路。但就数字乡村金融目前理论界及实务界研究不多、不深、不系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度研究数字乡村金融具有丰富时代价值与强大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有关政策疏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作为主题,对我国的“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布置与安排,强调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上来,明确提出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及其实现措施;十九大报告还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的大问题,必须始终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8年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年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于9月份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全国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所属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重点提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措施,诸如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利用互联网渠道来拓展农业等产品滞销问题,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的衔接等等。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形式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对我国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步骤、措施、重点等进一步给予明确。与此同时即2021年2月25日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也对外正式宣布成立挂牌。

关于乡村振兴概念及必要性研究的研究。

陆岷峰(2021)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实现乡村社会经济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与措施,是对扶贫攻坚战成果的固化与提升,是小康社会水平的一次又一次提高,全面践行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城乡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周军煜(2021)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的是全面发展、全面提升,防止乡村成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的短板和发展的中短腿。

陈捷等(2020)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夯实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要通过构建长期发展的体制与机制,保持乡村快速前行,缩小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中难点的研究。

陆岷峰(2021)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中资金投入会显得严重不足,乡村经济十分薄弱,工业企业很小,涉商企业主要是为乡村农民提供生活用品的小微企业。涉农金融机构少且实力很小,而直接融资基本与乡村经济无缘。乡镇财政财力也勉强能保个政府的人头费用,根本无力进行项目和设施的投资。没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乡村振兴战略只能是纸上谈兵,打无子弹的仗。

王婷婷(2021)认为乡村新的产业项目少。由于投资乡村项目受用工素质的制约、上下游供应链不长、投资回报率低等影响,大型、高科技项目基本与乡村经济无关,投资的一些项目一般都是规模较小、涉及到人们生活的一些小产品。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源不多。

欧阳文杰(2021)认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但乡村优秀综合人才不多。乡村有点知识、文化的青壮年劳力基本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基本是老人和儿童,因此,乡村振兴最基本的劳动力都不足,更不用说能带领大家发展的优秀综合人才能滞留在乡村。

陆岷峰(2021)认为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体制与机制未形成。乡村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风险与发展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极大,“望天收”式的农业产业特征影响众多投资人投资意愿。徐阳洋(2021)认为乡村振兴中金融难点是乡村金融的商业性体现不足。主要表现在乡村经济中发展主体实力不强,金融风险偏大,管理成本较高,现代金融意识不强,特别是乡村金融的商业性与乡村发展的政策性在现行的经济背景融合性思维无法调和。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对策的研究。

陆岷峰(2020)认为应加大对的乡村帮扶力度,要加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力度,通过城市的产业下沉,向乡村转移,增加乡村的工业项目投入,特别是有利于利用当地资源的项目更为重要。

徐阳洋(2021)认为应加快城市化步伐。让更多的农民变市民,为大规模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自然环境,要通过对农村农业产品深加工,形成乡村经济发展的持续成长的机制,而不是靠一次性扶贫输血,而要形成乡村良性发展的造血机制。

周军煜(2021)认为要激活农村消费市场。通过加大线上销售,丰富产品多样化,一方面通过扩大消费,提升消费对乡村经济的拉动,另一方面也可增加乡村市场的产品周转循环,促进商品流通,服务于经济发展新格局。

就目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层面看,党和国家出台了非常系统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发展方向与发展措施,既是理论的总结,更是实践的指导。从现有的关于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更多的是对现有文件政策的理解、解读或细化,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的不足在于囿于面上的一般性指导的研究,没有对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对乡村振兴战略可能面临的问题研究不透,对具体提出的支持措施不细不实,因此,可操作性显得不足。

基于此,文章的创新点在于充分分析乡村振兴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机遇基础上,深入研究商业银行发展乡村金融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突破传统的金融问题解决思维模式,从技术的角度来求解乡村振兴战略与商业银行经营基础性矛盾的化解,提出商业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发展数字乡村金融,并就数字乡村金融形成的技术条件、应用场景及如何发展数字乡村金融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商业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更有可行的实操策略。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商业银行机遇、难点与发力重点

乡村振兴战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是基础性和全面性的,对于金融特别是商业银行影响最为直接。激发商业银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必须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背景下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金融运行规则全面、实事求是分析商业银行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中回避不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兼顾商业银行和乡村振兴双方的利益与发展诉求,选准商业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的发力重点,从而保持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和乡村发展的经济生态都能健康、高质量地成长。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商业银行发展新机遇

商业银行无条件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在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优化金融结构的内在发展需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落地必将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商业银行的在新的历史阶段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商业机会。

1、乡村振兴战略拓宽商业银行市场发展空间。我国的商业银行经历过大一统、国有专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及股制改造,特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多种银行机构并存的商业银行体系,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都是以价值最大化、商业化为目标,因此,在经营活动中依托各自的优势展开了全面的竞争。竞争战场主要是县级以上的城市,可以说目前商业银行间的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的成本不断抬升。而另一方面,广大农村金融市场金融竞争却显得十分的不充分,除了有限的农村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类银行机构外,传统的大中型持牌商业银行尚未顾及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全面进攻或挖掘。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乡村治理有效,乡村生态宜居的目标,乡村经济的发展将会发挥后发优势,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而且城市的一些产业也会借乡村振兴战略下沉,这必然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丰富的金融资源,因此,商业银行抢先发展乡村金融,可以占据乡村金融发展的先机,锁定优质的乡村客户,为未来的发展拓展了新的想象空间,给将来决胜乡村金融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2、乡村振兴战略驱使商业银行加快转型升级。近年来商业银行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各家商业银行都在探索转型升级,但目标一直没有找到找准或找好,但是,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区域方向上一定是广大的乡村金融。这除了由于城市中的商业银行竞争已经很充分外,主要是由于我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的发展是最不充分的领域,因此,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既是商业银行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也是商业银行区域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乡村金融是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加快商业银行在业务布局上转型的步伐,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与新的特点。

3、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商业银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要着力坚定农业农村优生发展的策略,尽快构建新型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与机制,要全面实现我国乡村的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到2050年我国的农村要实现强富美的目标。显然,乡村振兴目标确定后主要是落实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无非是提出了更多更新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要根据乡村振兴的这些战略要求,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将来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是要进行服务体系的改革,要将服务乡村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二是要进行产品体系的改革,要大量开发和设置服务乡村经济的金融产品;三要进行服务手段的改革,通过数字乡村金融的发展,提升服务乡村经济的金融能力;四是要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构建与乡村经济相融合发展的乡村金融体制与机制,进一步完善、优化商业银行的整体管理架构,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商业银行经营基础性矛盾

乡村振兴战略是指乡村社会经济各方面全方位发展的战略,对于金融而言,最主要的还是其中的乡村经济振兴战略。聚焦乡村经济与乡村金融两个主体,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在协调发展上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基础性矛盾。处理不好,金融将成为实现乡村经济振兴战略最大的负面反向力。乡村经济与乡村金融之间的基础性矛盾主要表现在风险高、收益低、管理难三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高风险性。

1、乡村经济不规模稳定与乡村金融风险识别管理难度加大矛盾。

乡村经济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近年来,乡村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农业投入在加大,产业结构在优化,农业的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但是,由于乡村经济主要基于自然条件而发展,因此,一方面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另一方面,由于所处环境的信息、资源、人才等诸多因素制约,乡村经济的工业不发达,除农业经济外,其他相关产业的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而广大农村人口的收入非常单一,除正常农业收入外,主要是靠外出打工收入,且收入很不稳定。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乡村金融最大与最主要的矛盾是如果按照传统的信贷管理办法,金融业务很难落地。一是贷前调查难,无法从非系统的信息中做出风险判断,二是贷中管理难,贷款的基本要素条件不符合要求,诸如押品等,三是贷后管理更难,不仅成本高,而且也无法实现现行贷款管理办法中有关贷后按时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此外,商业银行在为乡村农民提供其他金融服务过程中,也由于人员素质及应用场景等问题,各项通常的简单的金融业务出险的机会也会大。

2、乡村经济的低回报率与乡村金融资金运用的追逐高赢利性矛盾。

同样的金融业务用于城市和乡村的成本和收益会产生较大的差距。由于乡村经济小额、分散、风险高等原因,在传统的经营条件下,商业银行在发展乡村金融时,无法形成金融的规模效应,也难以实现产品的批量化、流程化,系统化。因此,经营的成本十分的高,体现在最终的经营成果就是收益率极低,甚至出现亏损现象,财务的连续性是商业银行生存的最基本条件,特别是在当前资金仍是卖方市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资产选择机会很多,商业银行机构间还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公众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对商业银行机构的利润收益反应十分敏感。因此,多种因素会驱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偏向高回报的客户群体,而这一部分客户往往是偏离广大农村的房地产等行业。

3、乡村经济的广泛布局与乡村金融物理网点机构的急聚收敛性矛盾。

我国的农村人口占据全国人口80%左右,而农村区域也占国土面积的90%上下,显然遍布全国的乡村经济具有极度的分散性,而且布局还非常不均。西部、西南部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相对更加薄弱。而近些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机构,特别是大、中型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化过程中,对于机构布局一方面是总量上在减少,另一方面在区域上向大中型城市、经济发达地区进行集中,这类有实力商业银行对乡村经济积聚能力与辐射能力、渗透能力影响相对在下降。而目前仍留守在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及村镇银行和类金融机构,虽然数量众多,但业务体量极小,难以担起乡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重任。

4、乡村经济的低知识人群与乡村金融高金融意识、人才之间的矛盾。

乡村经济要发展,振兴,必须以现代农业为目标,而相匹配的当然是现代金融人才。但目前,乡村所属的经济技术高级人才就不多,金融高端人才则更少,能系统了解、掌握基础金融知识的人才也更稀缺。相反,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加大了与国际商业银行接轨的力度,商业银行集聚了社会大量的一流的精英人才,商业银行的设备、系统功能日趋完善,趋于系统的高端性,运行设备智慧化程度不断提高,而这种智能化的金融要有相对应的乡村金融人才来进行消化、使用,这种知识上的鸿沟一定程度将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场景与现实的乡村经济状况无情隔

(三)数字乡村金融:商业银行新场景的发力重点

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发展战略必须实施,而解开乡村振兴战略与商业银行经营基础性矛盾的钥匙则是数字技术。因此,商业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大力推广数字乡村金融为切口,通过优化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模式创新、产品开发、管理提升等,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1、数字技术破解乡村经济振兴与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矛盾。

乡村经济振兴与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矛盾总结起来最主要集中在:客户识别难度大、风险管理难度大、降低成本难度大。如果通过数字技术将这三个核心问题解决了,乡村金融就可能有与其他金融具有同等的竞争能力,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数字技术创造出乡村金融比其它金融有更多回报的业务,因为在市场机制作为基础决定力量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商业性往往是影响发展战略的最主要因素,否则也就不能称为商业银行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银行。

(1)数字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当前的数字技术主要是指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5G、云计算等最新一代技术的集成或总称。大数据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各类活动信息的收集、储存、分类、分析等,使管理者、合作者或需求方等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掌握,可以全面了解对方的所有真实的情况,这在商业银行等各个领域都可以使用,数据来源越多、越全面、越广泛,数据的作用就越大;区块链技术是通过将各种信息同时进行分布式记账,从而形成数据信息块,各种块的链接就成区块链。区块链分公链和私链。区块链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性以及智能合约等功能;人工智能是通过机器模仿人的行为与思维,通过数学算法,运用各类数据对经营活动由机器来完成,人工智能具有可替代自然人的工作或行为,可以完成自然人难以完成的数据快速计算且十分精准,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又一提升,通过视频、感知系统等设备,将物的状态可以完全按照自然人的设计进行全程控制,同时具有了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三流合一特点;移动互联网技术主要是通过移动设备依据无线信号来实现各种信息的传输,目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是手机上的各种交互功能;5G技术主要是一种通信速度与输送量的一种技术,在速度上和输送信息量上已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为各行业实时传输大流量信息的一种技术保障;云计算技术主要是指各类数据信息的存储技术,过去是在固定的物理场所内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现在云储存可以是数据无限的大且十分的安全,数据单元之间还可以有意识地联合与使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数字技术的种类也会越来越多,数字技术的等级也会越来越高,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项功能也会越来越强大。

数字乡村金融是指围绕乡村振兴目标,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在商业银行的全面应用、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的全称,包括但不限于数字乡村金融产品营销、风控、管理等等,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数字技术在商业银行乡村金融中全面应用;二是为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三是在结果上要实现乡村金融运行收入高、成本低、管理好的目标。

(2)数字技术解决基础性矛盾思路。

第一、风险管理难度的技术思路。主要是运用数字技术对乡村金融的运行风险能控制在商业银行可接受的区间内。一是通过大数据的信息,为商业银行在发展乡村金融中提供所有必须的信息,通过大数据的信息,商业银行可以与乡村服务对象保持完全的信息对称,从而根据商业银行的基本原则进行正确的信贷等各类金融业务决策;其次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押品、生产经营状态等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保证抵押物的形态完整性;第三通过区块链可以对乡村经济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跟踪、溯源,了解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全流程,有利于加强对乡村经济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对有些经济金融活动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合约管理,约束信用行为,执行合同条款,还可以保证各类信息在流转过程中保真性;第四通过人工智能可以替代自然人很多风险管理行为,诸如运用数字员工实现24小时全天候的监控,通过设立预警指标体系,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事项实时提醒,甚至可以智能化对资产进行保全等措施;五是移动互联网和5G技术可以将前述应用便利化、快速化,管理者可以完全不在特定的物理场景下完成管理目标。六是云计算技术为乡村金融业务的存储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同时,又可以在云的世界对关联的风险及业务进行分析提供便利等等。

第二、降低成本难度的技术思路。主要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对乡村金融运行成本控制和收益渠道的挖掘,其收益率能高于或不低于其他的金融业务或产品。实现在这一目标无非是要实现乡村金融产品批量化、流程化、自动化、标准化。而这“四化”要求,现行的数字技术都可以解决。在数字技术的世界中,不像自然人处理的思维,量越大可能成本越大,耗时越多,而是在一定的场景下,所有的运用都是在瞬间完成,且不多耗费更多资源或耗费十分的有限。因此,数字乡村金融运行成本一是可以对服务对象进行批量处理,对于标准化产品,可以实时完成,不需要自然人再去运营;二是数字技术可以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对于乡村金融活动可以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或约等于标准化,为数字技术的自动化运行打下基础;三是自动化即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机器可以替代自然人完成客户的选择、筛选、评估、决策,显然,乡村金融最大的成本是人力成本、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商业银行完全有可能对乡村金融运行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且还有国家各类贴息等政策,其乡村金融的收益率等于或高于其它业务种类是有可能的。

第三、客户管理难度的技术思路。主要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对客户的甄别、选择及日常的管理。由于乡村经济活动主体小而散,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实现所有乡村金融业务的平台化、线上化运作,而且,线上金融的功能相比较线下业务带有更强大功能、更集约化的结果。一是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远程距离及分散的客户但可在同一个线上平台上操作,完成金融交易;二是线上平台操作省去了大量的线下商业银行和客户的人工走访、调查、交流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经营效率;三是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于数字机器人对乡村金融服务对象进行画像、分类、识别、有关数据计算等等,并通过人工智能直接获得商业银行需要的相关的信息,不仅速度快、效率高而且成本极低,相比较传统商业银行运行的成本不到十分之一;四是可以精准地选择目标客户,对于营销的客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事先设定的条件,运用智能系统通过大数据进行海量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客户,并通过智能化系统与客户进行沟通,从而便于商业银行精准地锚定优质客户。因此,商业银行通过数字技术将乡村金融服务的供需双方在虚拟空间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零距离的有效对接。

由此可见,数字技术是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经济振兴与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基础性矛盾,而且应用的恰当,还可以在与其它类客户或产品中形成比较优势,收益更高、风险更小、管理更有效率。大力发展数字乡村金融是商业银行支持乡村经济振兴一条可行之路。

2、商业银行发展数字乡村金融措施

乡村金融具有一般金融业务的共性特征上,但又有特殊的个性金融需求,商业银行发展数字乡村金融必须根据金融的一般规律,同时又要重点考虑乡村经济的个性特征,综合应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最新一代技术,构建新型的乡村金融运行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数字乡村金融根据现行乡村经济特点,探索其发展的规律,精准识别乡村振兴成长型对象,通过技术手段强化风险管理,有效降低经营管理财务的成本,开发多样化、专业化、系列化产品,不断加大乡村金融业务拓展面,保证各项乡村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

(1)搭建线上平台:有效解决物理网点不多扩大管理半径。

在商业银行持续向集约化目标转型过程中,不可能再大规模的设立物理网点,况且这在数字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既不经济也不科学。为了不断扩大商业银行对乡村经济的渗透能力,扩大金融业务的覆盖面,各行必须搭建线上平台,通过虚拟空间银行平台的建立,打破服务空间的真空。

一是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设立专司乡村经济的服务模块;既要具有商业银行线上所有的金融服务功能,还要专设乡村金融服务区,让乡村经济金融服务对象的所有金融需求能在这个服务区找到相应的金融供给;二是不断完善乡村经济金融服务功能;目前,乡村经济不仅迫切需要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更需要商业银行的理财、投资、结算等金融服务,扩大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三是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实现线上申请、审核、审批和办结,省去线下跑路之苦,激发金融消费热情,针对乡村经济金融服务对象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其业务流程、手续尽可能简单、易操作,要将复杂的运营过程内置商业银行体系内部,而与乡村经济客户接触的尽可能多地就是一键通或一网通;四是要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平台,为乡村经济客户提供24小时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五是加强乡村经济最初基础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为金融服务决策提供最有效的支持信息,更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服务。

(2)丰富金融产品:满足乡村振兴业务需求提供个性服务。

乡村金融服务对象一般的信贷需求是小额,时间周期要符合农业生产特点,一部分会经营小生意。随着农村产业化集聚程度提升,农业生产集团化也在增强,从一般的农民投资情况看,安全应当排首位,同时养老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高储蓄仍是农民的首选。因此,商业银行提供的乡村金融服务应当充分利用数字化的优势,开发适应乡村经济发展的数字化金融产品。

一是要重点支持乡村经济中的龙头企业的发展,要通过对龙头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数据跟踪,积极推动其做大产业链,带动农村其行相关产业的成长;二是要提供小额、便利贷,要通过大数据等对所有主体的金融需求的挖掘,做到信贷业务随要随办;三是要为乡村农民提供丰富多样的系列储蓄、投资产品,尽可能不销售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切实维护乡村农民消费权益不受伤害;四是对于特殊的乡村农民提供特色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其特殊的金融需求,如孤寡老人等, 通过个性化、特色化,满足乡村农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五是要围绕国家构建新格局的要求设计乡村金融产品,要尽可能多的提供消费金融服务,通过促进农民的消费质量提高与结构优化,推动农村消费升级,扩大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助力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

(3)构建风险模型:择优保证服务重点实现风险底线可控。

乡村金融服务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真正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结构配置,关键在于乡村金融风险控制体制机制能否构建科学,且其运行结果甚至优于其它业务板块,而在现今条件下是可能且可行的。一方面乡村金融服务对象天生的纯朴,信用度极高,且2020年我国已经消灭了绝对贫困,全面达小康,为乡村金融的发展提供的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数字化程度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乡村经济也有了初步的数字化金融实施的基础。因此,商业银行应用现行的数字化技术完全可以将乡村金融的风险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一是对于已经上规模的农业企业,可以按照通常的数字风险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线上或线下完成对上规模的企业的风险程度的诊断,风险评级,并运用数字技术对企业进行全流程的管理与控制;二是对于小额农贷要通过大数据库的建设,通过数据对农户经营及过程实施全流程扫描,发现风险苗头,及时采取风险处置措施。这个全流程扫瞄包括但不限于对农户家庭收入、资产情况、生产经营情况、个人及家庭信用情况等等,从而对风险的转移与化解提供可靠的依据;三是运用数字技术对乡村金融的行业风险、区域风险等进行前置研究,提前做好风险的预防与化解准备。四是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工具在乡村金融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乡村金融实行全方位、全流程的风险监测,通过预警指标的设计,业务项目一旦触及风险指标便发出报警信号且立即采取管理措施。用区块链控制乡村金融中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风险,既控制好票据的风险,又控制好票据抵押贷款风险。用物联网技术对于乡村金融中货物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通过传感技术等进行全方位的管控等等。

(4)实现主动营销:紧抓龙头优质环保客户促进做大做强。

客户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金融的质量,有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并不完全取决于其管理水平,客户的质量也十分重要。很难相象一个身处经济发展质量、金融生态极差地方能够有高质量运行的银行。当然,乡村金融的客户也不会全都是黄金客户,其发展的质量还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乡村金融必须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优选乡村金融中的优质客户。

一是要注意客户平时数据信息资料的积累,要通过最初的走访、调研,借助于政府有关信息系统,按家逐户、按企逐家建立最初的基础档案,并进行实时动态更新,数字信息量越大越多越详尽越好,为乡村金融发展提供最可靠的信息支持,其中还要积极应用区块链技术,保证信息传输的保真性;二是要通过数据的海量分析,列出客户准入的白名单,实行客户差别化的管理;对于农村龙头优质环保客户要进行重点营销和服务,通过这类企业的做大做强,带动乡村经济的规模发展;三是要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主动营销;面对分布极广的农村客户,传统的自然人营销客户显然不可取,因此,借助于手机终端、APP等线上渠道加强与目标客户的沟通,形成合作意向,特殊情况再由自然人营销;变等客户上门为上门找客户,变客户找为选客户。保证数字乡村金融的发展始终建立在优质客户、数字信息的基础上。

(5)加大智能开发:通过智慧化管理有效地降低经营成本。

财务的连续性是任何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的基本生存原则,商业银行也不例外。数字乡村金融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商业银行发展乡村金融成本高的难题。伴随着金融竞争的激烈程度,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加大智能化开发的力度,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降低商业银行发展乡村金融中的成本问题。

一是要大力推广业务线上化,减少物理网点的投放,切实加强线上渠道的建设,网上银行、直销银行、手机银行等要与城市一样在广大农村进行同步推出,要切实加强对线上金融工具的应用知识与技巧的培训,必要时,要深入到广大农村进行面对面培训,迈出数字乡村金融的最艰难的一步;二是要提升乡村金融自动化服务程度,基于农村金融客户的体验,力求简单、明了,高智能化但并不代表操作复杂化,实现乡村金融存贷汇业务的一键化或一页化,以极简的操作蕴含极高的智慧化服务;三是要大力推广数字员工,商业银行要广泛使用数字机器人来替代自然人的操作,对于乡村金融中的统计、数据分析比对、重复简单的计算与操作等应用基本交由数字员工来完成,让商业银行腾出更多的自然人力资源投入到乡村金融发展中最迫切的培训、调研等工作上来。随着数字货币的推出,商业银行的智能化服务程度会达到更高的层面,保证乡村金融服务对象智能化水平不落后十分迫切。四是不断加大智能化等新技术在乡村金融服务中的创新与应用的力度,围绕目标,鼓励各家商业银行大胆进行数字乡村金融的创新,增加试错容错的机会和成本,从而,加快数字乡村金融的发展速度。

(6)全面输出金融:培育金融意识构建长期发展体制机制。

乡村金融发展的基础一是经济,二是人员的素质。因此,商业银行要将培育乡村金融的意识作为重要的战略来做。

一是要送金融知识下乡,要通过各种形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持续坚持送书下乡,要组织员工队伍深入一线进行金融知识的普及,要通过新品发布等让更多的人了解金融、认识金融,不断增强乡村农民最基础的金融知识,要抓住农村中的重点人群,特别是受过一些基础教育的中青年,培育农村中的金融人才基本队伍,以少数人带动多数人;

二是要送金融人才下乡。乡村的金融机构本来就少,布局在乡村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或村镇银行等,金融人才本来就稀缺,而对于广大农民来讲金融这两个字离其很远,农村的高级金融人才几乎为零。古人有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乡村经济的金融支持除了直接给予金融业务服务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要让乡村培育一支懂金融的人才队伍。因此,切实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培育农村金融人才十分必要。现有的商业银行一方面要与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人才互相交流,挂职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安排金融干部、人员到乡村挂职锻炼,培育本土金融人才;

三是要送金融文化下乡。乡村农村民风朴实,生性善良,守信守约。但随着各类信息的传播实时性与多样化,一些不良的信息也诱发着农民中少数人的失信等劣根性。因此,商业银行要夯实数字乡村金融发展基础,必须将金融的风险意识、信用意识等健康的金融文化,通过各种渠道直达农民手中、眼中、脑中,不断提升农民群体的金融意识。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乡村振兴是科学的战略选择。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类战略措施之一,是一项基础性战略,具有在扶贫攻坚到建设小康社会再到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逻辑上起承前启后作用,是进一步构建好大城市群、都市圈的基础性措施,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带有很强的科学性、对实践工作具有科学的指导性。

2、金融跟进是不可或缺的后盾。再好的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实实在在的执行措施与执行能力,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因素很多,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的支持影响力占到一半以上,因此,一定意义上说,乡村金融兴,则乡村经济兴,乡村金融强,则乡村经济强。

3、数字乡村金融是金融的方向。乡村振兴与乡村金融在发展长远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的业务配置上双方会由于不同的运行规则、风险偏好、利益分配等会形成激烈冲突,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金融思维对这些问题根本无解,而数字技术在传统金融中的运用,可以将这种矛盾化解掉或化解到最低程度,数字乡村金融是传统金融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必然选择。

4、数字乡村金融须实践中进化。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是近几年的事,而在乡村金融中运用更是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的问题还比较多,不仅仅服务对象的数字化程度还比较低,商业银行就数字乡村金融研究的不多,场景与技术的融合实践的也较少,而且,适应于数字乡村金融的商业银行体制机制尚未来完全形成,因此,数字乡村金融任重道远,需要在金融的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前行,不断形成适应乡村经济发展的数字乡村金融服务体系。

(二)研究建议

1、加大政策对数字乡村金融的扶持。数字乡村金融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成本,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所有的业务都数字化的背景下,显然,数字乡村金融还是存在较大的机会成本损失,要让商业银行能将重心向数字乡村金融倾斜 ,必须加大对数字乡村金融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力度,使数字乡村金融成为商业银行一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金融。

2、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现行的金融供给规模、结构相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通过增加专司乡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的数量增加、提升各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业务结构、大幅度提高数字乡村金融程度,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服务需求。

3、建设开放乡村公共数字信息资源。数字乡村金融关键在于乡村经济中的数据信息资源积聚程度,因此,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都可以加入到乡村公共数字建设上来,并可以享受数据资产的红利,对于一些公共数字资源须向商业银行进行开放,便于商业银行数字乡村金融的快速做大做强。

4、构建乡村金融风险管理系统工程。要从根本上解决乡村金融中的风险,还是要从解决乡村经济发展中大概率的风险,诸如自然灾害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因此,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保险业务、制定防灾抗灾管理体制机制等,为乡村金融的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基础。

5、放开银行支持乡村有关线上业务。按照现行规定,地方法人机构不能发放异地互联网贷款业务,这对于乡村经济发展而言一定意义上是堵上了一条地方法人支持乡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因此,鉴于乡村经济发展现状,放开所有商业银行有关支持于乡村经济振兴的线上业务,特别是乡村及个人的小额贷款业务。

6、确保农村资金不发生逆向流动。对于所有涉农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农村资金,必须取之于斯用之于斯,要通过监管政策法规给以明确以固化乡村资金只能在乡村区域内流动、运用。

(阅读原文,请到《中国知网》下载)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