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为什么最强湾区金融政策不再提“国际金融枢纽”了?

新金融女记 · 零壹财经 2020-05-19 22:37:17 阅读:1574

关键词:离岸人民币市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金融互联互通

最强湾区金融政策来了。5月14日,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该文件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颁布后(下称《规划纲要》),首份大湾区与金融相关的中央级文件。《意见》的发布意味着,在《规划纲要》出台实施一年之后,粤港澳大湾区金...

最强湾区金融政策来了。5月14日,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该文件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颁布后(下称《规划纲要》),首份大湾区与金融相关的中央级文件。《意见》的发布意味着,在《规划纲要》出台实施一年之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有了政策落实的细节图,粤港澳三地金融金融正式开启了湾区金融建设2.0时代。

本周,新金融女记推出系列报道“策问湾区金融”系列。我们将和你们一起通过女记视角看看最强湾区金融政策中的多个焦点问题。未来几天我们将和你一起探讨:

1、为什么最强湾区金融政策不再提“国际金融枢纽”了?
2、为什么保险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突破口?
3、对于金融科技领域,最强湾区政策最惊喜的是什么?

此外,我们还将持续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内金融业的最新动向,敬请期待。如果你还有其他感兴趣的话题,也欢迎留言,一起“策问湾区金融”。



首篇,我们将关注“为什么最强湾区金融政策不再提‘国际金融枢纽’了”。

作为《规划纲要》发布后的首个湾区金融文件,此次发布的《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五个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因此被媒体称之为湾区金融发展“施工图”.

然而,对比《规划纲要》及《意见》,女记发现,《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终极目标——“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在《意见》中却只字不提。为何“建设国际金融枢纽”的表述消失了?如果不是建设国际金融枢纽,这一次26条具体举措赋予湾区金融什么定位?与刚刚今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及刚发布的《全面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金融版图中承担着什么样的金融改革试点任务?

通读《意见》全文,女记认为,26条具体举措赋予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试验田”、“离岸人民币市场先行先试地”以及“境内外金融互联枢纽”三大重要功能,围绕上述三点,粤港澳大湾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获得一系列中央政策支持。

01 跨境金融“试验田”

毫无疑问,跨境金融是《意见》最为浓墨重彩的部分——26条具体举措中,有关跨境金融的“提升本外币兑换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举措总共12条,占比接近一半。

12条具体举措,不仅内容篇幅最多,且含金量十足。比如仅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开展本外币合一的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进一步便利跨国企业集团在境内外成员之间进行本外币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在资金池内实现本外币按需兑换,对跨境资金池业务实行宏观审慎管理等,这些措施在资本项目改革方面,给了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实际上的大礼包。且其中不少政策为大湾区“独享”政策,如 “建立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就会对现有的账户体系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试点意义重大。

在女记看来,这12条重点举措,不仅将让三地企业更好用足境外境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勾勒出了中央将粤港澳大湾区着力打造成为跨境金融的“试验田”的重要功能定位。

02 全球离岸人民币市场

从《意见》看,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重要政策指向。《意见》在人民币境外流通、清算、兑换等方面推出了多项政策措施,具体包括支持粤港澳三地机构合作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支持港澳保险公司依法取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逐步开放港澳人民币清算行参与内地银行间拆借市场,推动人民币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便利流通和兑换,支持澳门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等等。

不过,与《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及刚发布的《全面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相比,女记认为,同样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两大阵地,两地金融承担不同使命和任务,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重点打造「全球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则是「全球离岸人民币市场」。

显然,粤港澳大湾区「全球离岸人民币市场」目标的实现,将主要依托香港这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因此,我们看到《意见》在此方面给足政策,具体包括:支持港澳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强化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支持香港开发更多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及其他风险管理工具。

03 境内外金融互联互通枢纽

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条件下,构建共同的金融市场,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使命和抓手。此次《意见》中对于粤港澳三地的互联互通,也做了诸多安排。

具体包括: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基金、支持非投资性企业开展股权投资试点、发展绿色金融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等6条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措施。其中包括:逐步开放港澳人民币清算行参与内地银行间拆借市场;优化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等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安排(包括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在内地发行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逐步拓宽发行主体范围、境内发行工具类型和币种等;推动跨境征信合作,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开展跨境合作,探索推进征信产品互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征信服务等……

上述政策从具体产品和制度上进行了详细安排,让湾区金融从打破边界、促进融合,由易到难,从业务融合到规则融合,推进三地在监管制度、产品标准、业务规范等三个维度强化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补、互助和互动关系。

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粤港澳三地金融互联互通,实际上是我国探路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随着在粤港澳大湾区大力推进跨境金融以及打造全球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不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将也将为中国金融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两个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结点。


女记有话说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建设的“细节图”,《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以26条举措,勾列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作为跨境金融试验田、全球离岸人民币市场和境内外金融互联互通枢纽的三大功能定位。

至于为何这份最强湾区金融政策,不见“打造国际金融枢纽”字眼,也许是受香港.事件的影响。在女记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所谓“国际金融枢纽”实际上是主要依托香港这一全球金融中心,以单核金融中心思路打造“大湾区、强金融”格局。然而过去一年,香港经济社会的动.荡已经影响了到期国际金融地位。以上个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7)排名,香港首次罕见的跌出了前三甲。在这样的背景下,湾区金融的单核格局是否会走向多核格局?粤港澳大湾区之内是否会形成多个金融中心?值得思考。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4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