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逾期率开始造假?数说点融经营困境

下木 · 零壹财经 2019-05-03 15:16:45 阅读:46210

关键词:P2P网贷债转点融逾期率

债转缓慢、逾期飙升、裁员降薪……负面缠身的点融网已无昔日风投第一平台的风光。进入2019年后,点融虚报逾期数据更使其道貌岸然。在此,笔者就点融目前的经营数据做出解读,出借人需做好债转退出放缓和本金蒙受损失的心理准备。 金额逾期率虚报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的《互联...

债转缓慢、逾期飙升、裁员降薪……负面缠身的点融网已无昔日风投第一平台的风光。进入2019年后,点融虚报逾期数据更使其道貌岸然。在此,笔者就点融目前的经营数据做出解读,出借人需做好债转退出放缓和本金蒙受损失的心理准备。

金额逾期率虚报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的《互联网金融 信息披露 个体网络借贷》(T/NIFA1-2017),金额逾期率是逾期金额与借贷余额之比。在2019年之前,点融网一直按照中互金的信息披露标准如实上报金额逾期率。但在今年的前三个月,其上报的金额逾期率低于实际金额逾期率(即按照T/NIFA1-2017标准计算出的逾期率)。具体而言,前三月点融上报的金额逾期率分别为9.9%、11.32%、9.64%,而实际金额逾期率为12.89%、15.03%和13.16%。

图:点融实际金额逾期率高于上报逾期率
数据来源:NIFA,下木

据网贷之家《点融现金流何时能恢复?创始人郭宇航这样回应》中报道,点融在2019年最新上报的金额逾期率数值中,待偿金额包含了所有待偿本金及利息。对此,笔者认为点融是在故意混淆概念。第一,在《互联网金融 信息披露 个体网络借贷》(T/NIFA1-2017)中,明确规定借贷余额(即待偿金额)不包含利息部分,为了增加计算公式中分母的数值以降低金额逾期率,点融故意调整披露口径与监管要求相悖。第二,即使借贷余额包含剩余利息部分,点融报送的金额逾期率仍然是低估的(如下图显示)。

数据来源:NIFA,下木

对于点融披露口径与NIFA信息披露标准相悖且低报金额逾期率,笔者以为这和175号文对于“高风险机构”的定义有关。175号将未出险的、规模较大的机构分成高风险机构和正常机构。其中,“项目逾期金额占比超过10%的”机构被判定为高风险机构。明显的,点融将1月和3月的金额逾期率卡在10%以下,试图规避其“高风险机构”的帽子。

此外,不断上行的项目逾期率也与点融上报的金额逾期率背离。截止今年3月,点融的项目逾期率达到47%,意味其存量中的一半贷款项目出现逾期,这是非常夸张的水平。这也意味着目前点融45万个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对后期的催收工作提出挑战。

图:点融项目逾期率
数据来源:NIFA,下木

所以,金额逾期率误报这种掩耳盗铃之举无法掩盖点融经营不善之实。债转退出缓慢使出借人怨声四起,分支机构裁撤、人员缩减、工资延发等负面舆情不断累积,现在的点融是名副其实的问题平台。

逾期上升或持续 兑付能力存疑

往前看,点融的经营不善会传导至资产端,借款人恶意逃废债的动机较大,这会使点融的资产表现进一步衰退,陷入恶性循环。虽然3月份的金额逾期率有所下降,但仅从逾期率的趋势上来看,点融的资产表现正在不断衰退。

图:项目逾期率(账龄分级)
数据来源:NIFA,下木

由于金额逾期率虚报,所以项目逾期率成为观测未来资产表现的关键指标。从上图不难看出,M3以下的中短账龄项目逾期率仍然处于高位,意味着存量资产的风险暴露速率不减。考虑到P2P M1+账龄逾期贷款的高迁徙、低回收,点融的项目逾期率或继续保持上行趋势。

此外,逾期率的攀升也暗示点融“兜底”能力的不足。T/NIFA1-2017中的逾期金额是站在出借人的视角,即“出借人到期未受到本金和利息的金额总和”。如果平台的风险保障金计提充分,或者引入保险、担保等第三方增信机制,逾期债权会被上述机构和专项计划全部受让,平台的逾期金额为零。但点融最近的累计代偿金额增长疲软,其“兜低”能力可能不尽如人意。

平台的兜底能力主要与其经营产生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上的历史积累有关。目前,点融每月的贷款发生额在4亿元左右,能产生的收入较为有限,兜底能力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资金。目前,点融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程度目前不得而知,但2017年的财务报告显示其净资产为负。可以预期的是,点融的贷款撮合业务在未来难有起色,平台现金流降继续承压、兑付能力存疑。

图:点融的贷款发生额
数据来源:NIFA,下木

出借人需做好两个心理准备

对于在点融平台的出借人,笔者以为需要做好两个心里准备。

一是债转退出速度不如人意,甚至在后期放缓。 二是承受一定损失。

债权转让放缓主要与几个因素有关。


第一,期限错配严重。绝大部分大型平台通过“投标计划”进行募资,该产品具有自动投标、循环复投、期限丰富的特点,受到出借人的青睐。但同时,资金端与资产端的期限错配也饱为诟病,并在流传的备案试点文件中被抹杀。具体而言,剩余未偿贷款的加权平均期限决定了整个资产池的回款效率,资产端期限越短回款速率越快,流动性越好;出借人的剩余在投期限决定了平台未来到期资金数量或者说最大流失规模,一般而言资金端期限越长的平台流动性压力越小。回到点融,其此前对接外部长期大额资产,资金端通过“小融包”这类活期产品进行募资,所以期限错配较为严重。当雷潮发生后,在一部分出借人赎回资金时,便发生流动性危机。

第二,新增流动性减少。期限错配较为严重的平台需要获取新的流动性去承接那些债转标的。在此前市场行业繁荣的状态下,高收益、期限短的投标计划对出借人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新增流动性充裕。但在市场动荡中,出借人风险偏好降低,平台新增出借人较少、留存率也降低(到期赎回、续投金额较少),使得新增流动性无法承接债转退出的需求,导致出借人退出排队。于点融而言,在行业口碑崩坏、负面频出的如今,其吸引新增出借人的能力在不断减弱。

第三,高逾期、高坏账。回款效率除了与资产端的期限有关外,也与平台的资产表现相关。逾期过高必然使到期偿付金额下降,如果这些资产没有外部增信或者平台代偿能力不充分,那其回款金额的数量也是较低的。而正如上文所提及,点融现在遭遇高逾期和低代偿的困扰,所以资产池的回款效率堪忧。

正是因为上述第三点,出借人需要做好承担信用风险的准备。目前,点融的逾期水平处于高位,如果平台良性退出,投资人将持有债权到期。对于已经逾期的债权,其催回率是令人堪忧的。所以,出借人的本金可能会蒙受一定损失,具体损失与匹配标的的逾期情况有关。如果点融最终的金额逾期率(账单口径)与项目逾期率(订单口径)一致,那出借人本金的平均损失率可能接近50%。

当然,点融也存在翻盘的可能性。一是引新的投资机构入股注资,计提充分的风险准备金以缓释信用风险;二是有第三方愿意受让逾期/坏账债权,使出借人安全上岸。但以目前点融的状态,这两种可能性较低,投资机构一般不太愿意拯救负面缠身、不确定性较大的公司。如果有当地政府部门介入,出面缓释点融的经营风险,且点融在上海试点备案名单之列,其被救赎的几率会稍高一些。

但总而言之,出借人需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债转退出放缓或在最后蒙受损失是大概率事件。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