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网贷备案故事之监管篇:“考官”压力和难题

新金融女记 · 零壹财经 2018-02-09 15:20:12 阅读:14605

关键词:互金备案新金融风险

2018年网贷行业最重要的关键词,非“备案”莫属。 随着广东、北京、上海等主要P2P重镇网贷验收、备案指引公布,网贷行业备案进入实质性实操阶段。 对平台而言,这是启程一年多的网贷合规之路的最后一公里,尽管充满不确定性与挑战,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 ...

2018年网贷行业最重要的关键词,非“备案”莫属。

随着广东、北京、上海等主要P2P重镇网贷验收、备案指引公布,网贷行业备案进入实质性实操阶段。

对平台而言,这是启程一年多的网贷合规之路的最后一公里,尽管充满不确定性与挑战,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

对于“考官”相关监管部门而言,这其实也是一场艰难的备战。网贷监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构建过程,第一批备案名单将是各地监管部门在既定监管框架下对辖区内监管细节盖棺定论的关键性动作,他们压力重重。

为了记录下网贷行业关键的“备案”时刻,新金融女记将在近期推出“网贷备案故事”系列报道。——我们的报道,旨在为行业合规的关键时刻,记录下这一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今天,我们先从这场备案主要“考官”——地方金融办说起。他们看起来是强势的监管方,但他们也有很多难题。今天我们的故事从监管开始。

监管的压力:首批名单到底应该透露出什么尺度

“首批备案名单极为关键,是标准,更是态度的表现,谁都盯着看。”主政华南某地金融办的相关部门领导对于备案毫不掩饰出压力。

监管的压力不言而喻——“按照目前各家平台的整顿情况看,不存在百分百符合规定的平台。”广州一家平台负责人在接受新金融女记采访时表示,没有100分的平台,就看监管把及格线定在80分还是60分。首批名单到底多少家,哪些平台得以成功备案,将直接向行业亮明这一轮监管尺度的松紧和底线。

女记从某地的网贷行业圈内甚至听到一种说法,有平台放言,没有一家平台是完全合规的,如果自己不能成功备案将举报其他的平台。

然而现实是,备案的席位有限,首批能够拿到备案平台肯定是少数。而各地监管到底会给出多少备案名额,是目前业内最为关心的。对此,各类媒体的报道显得十分热闹——“上海首批备案或不超过10家,个别第一梯队P2P平台可能无缘首批”、“深圳首批备案或在3月前,数量不超过30家”。

也有第三方给出了评估。融360报告称,根据调研了解和业内人士消息,融360网贷评级组预计,从全国来看,能够拿到首批备案的平台将不超过400家。目前,北京有500多家平台拿到备案整改通知书,预计首批备案在100家以内、上海共有250多家平台拿到备案整改通知书,预计首批备案平台不超过100家、深圳首批在30家左右、杭州首批备案平台在30家以内、福建首批不会超过30家、江西首批不超过10家。

“其他地方的情况我们不清楚,但至少目前广州是没有这个名额的。”一位参加过多次监管会议的知情人私下对新金融女记表示,不仅平台没底,现在负责验收地方具体监管部门心理也不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数目。“哪怕内部会议上,也绝对不会有一个具体数据的名额已经形成共识,这是非常明确的。”上述知情人人士表示,目前所有的,都是外界的猜测而已。

备案细则的难处:如何确保备案细则的有效性和智慧?

备案的冲锋号是在2017年12月8日吹响,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当日下发了《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业内称“57号文”,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万众瞩目,自然如履薄冰。监管的一个决定,可能将让平台努力了一年多的合规动作宣告无效,生死攸关。

然而,留给各地监管准备的时间实际上非常紧张。“每个地区平台不同,所面临的情况自然有所不同。”靠近监管的人士对女记称,以其所在的地方为例,行业都觉得备案细节出来太慢,但实际上,监管需要不停地调整细节,才能确保落地时的可实操性和精准。况且在此过程中,上级监管部门对于网贷的监管细则调整也一直没有停止。此刻定下来的有效备案细则,也许没多久就失效,如何兼顾未来的调整方向,需要智慧,而多部门商讨,总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

比如最近发布的广东版备案细则,最终的发布时间远超过计划时间。整个1月份,主要监管们之间密集开会,反复商议推敲备案细则,成为负责验收、备案的广东银监局及金融办的工作常态。

原因是由于对某些细节条款的反复商讨和推敲出台时间不断延后。此外,就连分工上,也经过了不断地调整。

最新的来自监管层的独家信源透露,广东分级监管中,省一级的红线从10亿降低到9亿元,一亿元只差,就有平台需要“升级”监管——从市级验收升级到省级验收,验收标准或许更加严格。

查处的难题:该不该动手、什么时候动手是个问题?

你以为,在这场备案中,监管只是负责打考分的“考官”?其实他们也是另外一个角度的“解题者”。

一旦一家大规模互金平台倒下了,将会有多大的影响?于是动不动手却成了一个烫手的问题。——「不动手吧?得多少人继续深陷,以后留下更大的隐患!」「动手吧?万一爆了,形成群体事件怎么办?」

所以,对于中国互金行业而言,当下正在进行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肃清和重新确立游戏规则。如何面对过去几年无制度、无监管之下遗留下的“历史问题”同样困扰着当下的监管当局,他们需要足够的智慧判别形势和趋势,制定出万全之策。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