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资讯

众链贷:让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不差钱”

商业资讯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19-10-29 阅读:15315

关键词:众邦银行小微企业供应链众链贷

众邦银行独创“五角星”,全面发挥民营银行组织灵活、决策链短的优势。
小微企业一般都是围绕产业链上的核心大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融资需求来自于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因此服务产业供应链的供应链金融成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利器。

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后,今年7月9日,中国银保监会又下发《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核心企业等合作搭建服务上下游链条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完善风控技术和模型,创新发展在线金融产品和服务,实施在线审批和放款,更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作为湖北省首家民营银行,自2017年5月成立以来,众邦银行秉承“专注产业生态圈,帮扶小微企业、助力大众创业”的使命,打造由金融科技驱动的互联网交易银行,探索走出了一条服务小微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为服务供应链产业生态圈上的小微企业,众邦银行打造“N+1+N”的信用融资模式,推出综合供应链金融产品“众链贷”,目前已与中农网,化塑汇,卓钢链等优质B2B供应链管理平台进行深度产融一体化合作,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供应链小微企业的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促进相关产业供应链的良性运转和实体产业的发展。

科技赋能,“三个实”改变“不敢贷”“不愿贷”

开业伊始,众邦银行就基于互联网交易银行的定位和服务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宗旨,来进行金融科技应用布局。2017年前后,银行业刚刚开始使用分布式计算开展业务,众邦银行即投入5000多万元进行分布式项目落地,到2018年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达到1.5亿元,行内从事科技研发和大数据的员工超过60%。   

传统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不敢贷”“不愿贷”,在众邦银行看来,问题主要在于三个层面:第一,小微企业存续时间短导致服务风险很高,平均经营时长在2-3年,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能活3年以上;第二,小微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开展业务,大多是轻资产运营,缺乏有效抵押物,银行也很难开展抵押贷款;第三,小微企业数字化经营水平低,缺乏可信的经营数据,造成银企信息不对称。

面对这些问题,众邦银行依托金融科技构建交易信息可得、交易行为可信、交易风险可控的“交易信用”模型,对小微企业融资进行全流程、数字化的风险管控,有效提高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风险识别和定价能力,做到 “敢贷”、“愿贷”。真正疏通堵点,确保资金能随时、随地、随需的滴灌到供应链上以往难以覆盖的节点,将金融活水渗透到实体产业的毛细血管和细胞单元。

具体来说众邦银行的“交易信用”模型做到了“三个实”,即实时、实情和实物。实时是借助5G、区块链、物联网等底层技术和多层级的账户体系,对企业的订单、资金、物流、仓储等数据实时在线采集、验证,智能洞察企业融资需求;实情是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企业全维度数据、上下游数据和实控人相关数据进行穿透式智能分析,确保企业交易行为可信,杜绝企业虚假融资;实物是用电子围栏、智能标签、云仓、生物识别等管控手段,对货物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可视化、动态的货物监管,严密管控企业风险。

为高效服务产业生态圈供应链的交易场景,实现有交易的地方就有众邦银行服务的目标,众邦银行搭建起传统核心+互联网核心的双核心科技系统,推出华中地区首家开放银行,通过B2B2C模式将完整的金融服务能力无缝融入场景中,通过H5、SDK、API等应用形态实现金融服务“即插即用”,快速赋能供应链小微企业。

与此同时,为保证金融科技驱动下的产品快速迭代、业务高并发的特点,众邦银行在科技研发层面提出项目敏捷化、产品组件化、业务标准化和架构平台化的“四化”建设。众邦银行还独创了“五角星”敏捷工作机制,将风险、产品、运营、科技和业务人员置于一个项目单元中,全面发挥民营银行组织灵活、决策链短的优势,项目建设周期从最开始需要120天才能完成的大型项目缩短到只需要45天就能完成,绝大部分项目只需15-20天,从而保障产品研发、业务对接等工作的快速、顺利推进。

数字风控,从“面对面”到“键对键”

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众邦银行已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深入到风险决策的每一个环节。

众邦银行从开业之初就组建了自己的大数据风控团队,并自主研发了集反欺诈神经网络、生物雷达和智能建模于一体的“倚天”智能风控决策平台。随着金融科技在风险管理中的广泛应用,风控已经从“面对面”演化到“键对键”,核心的风控逻辑已不再是“见其人信其行”,而是“听其言观其行”,“倚天” 智能风控决策平台通过全流程的线上运行对海量交易、消费、社交等客观行为数据来进行千人千面的精准画像,而非面对面的尽调信其主观人品。截止到目前,众邦银行已获得5项风控人工智能专利,申报了4项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智能评分专利。

在服务供应链小微企业的过程中,众邦银行发现企业的融资行为与企业相关自然人的信用情况呈现正相关关系,“倚天”智能风控决策平台不仅判定企业的“交易信用”,同时还考察企业相关自然人的“主体信用”。在数据使用上,“倚天”除使用“四流合一”的企业经营数据外,还大量采用第三方数据,如个人征信数据、行为数据、企业税务数据、票务数据、生产资料数据(水,电,气)等,“倚天”通过100+个数字模型和6000+个数据维度完成对企业和相关自然人的360全方位画像,并结合企业的融资行为和实际控制人信用的相关性判定,提高了对小微企业的风险判定的能力。

通过“倚天”智能风控决策平台,小微企业无需抵押、只需通过交易场景平台线上申请,就能完成对企业信息的认证和风险判定,进而完成智能化的信用评分和授信审批,发放纯信用、纯线上、零人工的信用贷款“众链贷”。“倚天”让每一笔供应链贷款,做到精准额度控制,让资金便捷流通在供应链生态圈各个环节。
 
通过深度参与、广泛布局供应链交易场景,借助创新模型、科技手段打造智能风控体系,众邦银行打通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分钟”,促进了产业和金融的共生共荣。
 
【服务小微案例】

众链贷-邦收:账期从半年变成2小时


某地桑蚕高效生态产业示范区,在蚕茧收购站,茧农们手持卡片等着卖出蚕茧。这张卡片里详细记录着农户的劳力、桑叶面积、蚕房面积等信息,每次出售的蚕茧数量、等级、价格等也都有记录。

卡片的背后,是众邦银行与中农网合作开发的“智慧蚕茧收购链”,茧农的基本信息和交易数据能实时传送到后台,众邦银行再通过中农网提供的完整数据及实物动态监管,为茧丝采购商提供融资,并将采购货款直接打入与IC卡对应的茧农银行账户内。有了众邦银行这套收购链后,采购商就能得到“众链贷-邦收”贷款产品,也能和茧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茧农的账期从以前的半年变成2小时。

众链贷-邦采:采购原材料不愁钱

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创建于2007年,是专业从事复合包装袋、复合材料卷膜等生产型企业,与化塑汇是多年友好合作伙伴。该公司有大量下游客户发来的订单,但因为缺乏资金而不能采购原材料,不得不限制生产规模。

为解决塑化行业内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众邦银行与化塑汇联合打造了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该平台打通并采集了融资企业的上下游交易数据,并通过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保障订单流转各个环节数据的真实性。当企业需要融资时,众邦银行会依据平台提供的企业采购信息,包括品类、数量、金额、供货时效等,以及上游供货商材料出库、运输、在库管理等信息,为采购企业智能审批“众链贷-邦采”的额度和期限,并将发放贷款直接打到上游供货商账户上。在帮助该企业及时采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众链贷-邦采”也保证贷款专款专用,有效控制风险。

众链贷-邦信:无需抵押或担保,信用良好即可贷

某食材生产企业从事粮油生产经营多年,常年向超市、学校等单位供应粮油米面,是这些单位多年的合作伙伴。每逢双十一、春节等重要时点,公司都需要提前大量备货,资金需求会直线上升,但由于企业和超市、学校之间没有正式供货,无法通过应收账款、存货向银行申请融资。

为解决超市、学校等单位上游供货商的资金需求,众邦银行推出纯信用供应链金融产品“众链贷-邦信”。融资企业通过线上提交贷款申请,众邦银行通过融资企业授权获取企业的主体信息、法人征信、法院诉讼、税务记录以及与上下游企业的过往交易等全维度数据,在此基础上众邦银行通过自主研发的“倚天”智能风控决策平台线上审批并发放贷款。上游供货商只需线上进行三步操作,无需抵押或担保,即可实时获取“众链贷-邦信”信用贷款并可循环使用,有效缓解采购备货的资金压力。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白菜金融积极响应监管试点号召 普惠金融合规在望

下一篇>解读消费金融:十年的进化与回归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5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