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行业再获政策利好:扩内需促发展,行业“自律”是前提

消费金融 任俊东 零壹财经 2019-10-08 阅读:18792

关键词:消费金融现金贷

在整治乱象的同时,国家对消费金融行业的支持力度也在大不断加。
从2009年中国银监会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至今,消费金融已经发展十年。经济的发展为消费金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消费金融行业的”自律”发展,也能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

8月27日,消费金融行业再获政策利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动专业化消费金融组织发展。”

一、消费金融行业发展黄金十年

随着政策对消费金融领域的规范,消费金融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了相当程度的积极作用。下面简要回顾消金十年历程:

快速发展

2014年7月,央行、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支持消费金融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同年,作为行业第一款信用支付产品,京东白条推出,为用户提供“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赊购服务。

2016年3月,央行、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鼓励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创新,鼓励拓展汽车金融、健康消费、信息与网络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政策对消费金融场景的拓宽和消费金融产品的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及时治乱

随着消费金融进入迅猛发展阶段,行业内出现了众多违法违规现象,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偏离了消费金融的本源。2017年开始,监管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多部委就消费金融业务颁布了多项规范管理通知,分别针对校园贷、网络小贷、“现金贷”提出了严格的清理整顿措施。  

监管政策明确规定,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政策对行业乱象的及时清理整顿,能够取缔风险过高的产品,关闭无业务资质的公司,为行业长期发展提供良好规范的市场环境。

大力支持

在整治乱象的同时,国家对消费金融行业的支持力度也在大不断加。2018年8月,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指出要“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适应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提供和改进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发展消费信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满足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升级型消费的金融需求”。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提升金融对促进消费的支持作用,鼓励消费金融创新,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把握好保持居民合理杠杆水平与消费信贷合理增长的关系。

2019年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动专业化消费金融组织发展。

二、消费金融拉动我国消费增长新引擎

投资、消费、净出口一直是拉动我国GDP增长的“三驾马车”。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贡献率的角度来看,上半年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达到60.1%。

我国消费金融渗透率不高,消费金融未来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消费贷款的增长对于刺激消费需求、提升生活水平、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步入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新常态”,消费逐渐取代投资、进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数据,2019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7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0017亿元,增长8.8%。


就消费信贷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而言,这一比例在中国仅为7%左右,但在美国和韩国,这一比例分别接近20%和24%左右。在美国,消费金融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高达66%,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16%左右。

去伪存真,脱离消费场景的现金贷不是消费金融。无论是京东数科的白条,还是蚂蚁金服的花呗等,都依托于电商消费场景,对促进消费需求释放、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有着的巨大作用。

而无消费场景的现金贷,假“消费金融”之名行“高利贷”之实,将资金流向炒房、炒股、民间借贷等。导致过度借贷、信贷反复、催收不当、利率过高以及侵犯隐私等问题。

2017年12月《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指出: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无疑表明国家对于无消费场景的“现金贷”坚决打击。

三、巨头扎根万亿蓝海

利用科技赋能,将金融服务渗透到多元化场景中,并在政策红利下持续深入。不仅如此,科技创新还能全面提升消费金融业务的风控精准度。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我国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由12.97万亿元增长至37.79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84%。

BATJ作为互联网巨头,并凭借丰富的消费场景、庞大用户数据、流量、资金等优势,在消费金融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

近几年,消费金融场景朝着全面化、多样化拓展,从电商延伸至旅游、教育、家装、医美、婚庆等新型消费领域,主要消费场景趋于饱和。


消费金融应高度重视场景化导向,在产品流程设计上与新消费等行业产品购买场景紧密结合。随着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元化、竞争场景越来越细分化,消费金融机构的综合实力面临巨大考验,金融科技或将成为消费金融机构下半场的致胜法宝。

上个月,央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定义,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还特别提到,要鼓励发展特色的、面向具体的领域、场景的金融科技,而不是大而全的发展。

四、消费金融行业自律各方在行动

在消费金融十年发展的关口,如何消除乱象,让行业回归健康的发展之路?我们可以看到行业头部企业已经在做相关的思考。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许凌,在最新一期的《中国金融》发表题为《自律是消费金融良性发展的基石》。文章呼吁:

消费金融良性发展的关键是行业自律。为了良性发展,消费金融行业的当务之急是严格自律,建立审慎的文化,保持对风险的敬畏之心。

对于用户来说,充分了解借贷风险是帮助他自我约束的重要因素。

对于企业来说,明确规则红线,遵守自律原则。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放任企业以消费金融之名行现金贷之实,否则会让整个市场为之埋单。


文章最后表示:值得欣慰的是,监管正在加快顶层设计,以期进一步建立“自律”“克制”的文化,为行业的理性发展护航。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表示:互金协会正在积极开展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信息披露标准制定。目的一方面是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通过宣传教育引导金融消费者理性借贷、合理消费。

另外,建议行业加强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信息孤岛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互金协会牵头组织会员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未来,随着信用信息共享规模进一步扩大,将与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形成有效补充,与国家金融信息的基础数据库形成有效补充,帮助精准获客、降低风险、解决重复授信的问题,也帮助互联网金融机构加大信息共享提高风控能力。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央行、银保监会发布《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推九方面举措

下一篇>数说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总规模达4000亿,头部企业增速放缓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6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