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科技

开放生态打造新金融服务!100+银行嘉宾共话金融科技未来

银行科技 任俊东 零壹财经 2019-09-06 阅读:26633

关键词:新金融服务银行金融科技生态

从未来市场、政策监管、商业模式、营销环节、风控环节、技术选择等方面全景呈现科技加持下的零售金融。
8月22日,央行印发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简称《规划》),明确了我国今后三年金融科技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针对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以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等话题,再一次引起各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和监管部门的热烈关注和讨论。

2019年8月,2019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暨2019零壹财经新金融夏季峰会在贵阳举办。本次齐聚100+银行嘉宾与顶级金融科技公司高管,众多大咖在会上展开激烈讨论,共同挖掘银行与科技未来合作的“共赢点”。

零壹财经推出2019零壹财经新金融夏季峰系列报道,对峰会100+专家学者、银行嘉宾、金融科技公司高管的观点和演讲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从未来市场、政策监管、商业模式、营销环节、风控环节、技术选择、防欺诈环节等方面全景呈现科技加持下的零售金融。

系列二:商业模式

打造金融连接器

针对金融科技未来商业模式,“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创始人柏亮表示:开放银行不仅仅是银行的事,能够跟金融和生态之间建立起连接器关系的,都具备这样的一些资质,不仅仅是银行在搞开放银行,正是因为大量的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和一些场景公司的推动,使得开放银行能够进入到比较快的发展阶段。

我们把开放银行的理念扩大到开放金融,简单来看金融机构通过技术手段,现在比较流行的是ATI的开放,这是相对简单的方式,与第三方机构(包括技术类、场景类、提供工具服务的,等等)平台合作,不仅仅是建立一个技术平台就可以,还涉及到银行的客群、渠道、产品、运营、风控等等一系列的改变。

简单回顾一下,英国是开放银行发展比较早、制定标准比较早的,逐渐从英国向欧盟推开,然后其它的美国、亚洲地区快速发展起来,这是几个标志性事件。


中国最早提出这种想法或者有一些基本形态的是中国银行2013年推出来的“银行开放平台”,他们当时的开放跟现在讲的开放银行的理念和实践有一定的距离。中间这几年有一些银行做过尝试,但是一直到2018年,主流银行才纷纷出来宣布搞开放银行,而且开放了多少ATI,开放ATI最多的有200多个ATI接口,所以有的人把2018年称为“开放银行元年”。

开放银行的基础结构,一是银行扩大到金融机构,把存贷惠和资源管理核心的能力、服务产品化、组件化,通过金融科技实现与开放平台的对接。二是要有一个开放平台的建设,尤其是E联银行,怎么样打造开放平台连接器。三是通过开放平台把金融机构和商业生态之间很好地结合起来,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享受“没有感觉”的金融服务。


现阶段,金融连接器是现代开放银行,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银行都在做的,首先是连接起来,这是互联网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现在做的最重要的是连接,在连接的基础上寻找最好的商业模式。

连接有几个阶段:一是最早的项目合作连接,还谈不上开放银行。二是机构的合作连接,银行可以给机构做一些服务。现在更多是第二到第三个阶段,从机构服务一到对的连接到开放银行多对多的连接,尤其是线上的互联网银行和大的科技公司,实现多对多的连接。在此基础上,往下进入到生态发展阶段,不光是线性发展,而且是相互成为一个共生共存的生态系统。


在连接上,我们发现主要有三类连接方式。一是场景连接。这是过去做得对最多的,把客户连接起来,把场景放到各个服务上去,你有零售我在零售上连接一个接口,背后可以使用我的服务。二是算法的连接、工具的连接。很多机构没有场景和用户,但是通过他的技术和大量的数据,做出来对用户从识别到风控、到催收都有非常好的工具,他跟银行建立起连接,然后从银行的业务里面,有的是收固定的费用,有的收提成,有的分利润。最底层的是数据连接,这是现在国外、欧洲、美国开始建立一些数据连接的标准,但是中国现在基本上是静止的,各种数据上的管理办法,就是银行跟外部机构的底层技术连接,相对来说比较少,把数据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变成了产品和服务或者其它的方式,各自把握自己的数据,在业务上进行合作。

现阶段,在开放中场景的选择和需求的相应是当前的焦点,这是站在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的视角,怎么样能够快速地占领比较好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上快速响应用户服务,把服务建立起来,把地域建立起来,这是当前竞争的焦点。

大家都在进行连接器,我们相信接下来连接器会爆发、会多元。比如,我们梳理了5000多家金融科技公司的数据,发现这5000多家科技公司里面,大部分都想做类似的事情,有的提供风控、有的提供营销,他们都想把自己变成金融连接器。我们开放的商业模式的深入或者监管完善,未来场景会更加多元和紧密,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场景跟不同的机构形成连接。

因为这种双向的开放,未来会打造新的金融体系,是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虽然背后是不同的机构提供,但它在高度地融合,所以从用户的角度你感觉不到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的区别。以前的感觉很明显,办银行业务去银行,现在依然很明显,很多事情必须上银行APP才能做,未来这些东西都会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的生态。

打造出以客户为中心的“三化”金融新零售模式

结合平安金融科技方面的商业模式,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支持部总经理崔文静表示:基于对市场的变化、基于对客户的了解,形成第一阶段新金融的模式,从2016年12月开始,正式启动战略转型第一步。虽然我们整体的战略转型远景目标叫“智能化的银行”,我们锁定在OMO上。线下是智能化的零售门店,亲情化,柜台人员越来越少,更多人员走出柜台。智能化反映在客户所用的工具和行员所用的工具都是远程和线下,客户来到银行更多不是办业务,而是高风险、复杂类、监管要求和需要我们关系处理的。但是,门店和APP之间,有互联互通的,门店的工具和APP是联通的,客户可以在APP上先预约,完成所有的收入,到门店就是最后的完成、确认和验核的过程。


OMO怎么做?首先,通过OMO综合化。刚才说到客户对银行的诉求已经是全方位、多渠道的诉求,所以我们立足金融服务给客户金融化的支撑,通过“口袋银行”APP给客户提供服务。到现在为止,一个客户的孩子要出国,境外交学费可以从APP上完成,这是综合化的部分。

综合化之外,还有场景化,有两种:一是给金融服务找场景,二是为生活服务建场景。所有的场景,首先是放在“口袋银行”上,其次是放在新门店上。我们经常在新门店做快闪活动,把车的服务、健康的服务、保险的服务、银行的服务全部放在快闪上,甚至把跟百度、高德地图合作做快闪合作,把场景放在线下,场景在线上是容易的,把场景放在线下是不易的。我们把场景在2个“O”上赋予场景能力,既有向外的延伸,又有自己服务延展的部分。


个性化,银行是拥有数据最多的单位,但是过去我们自己拥有宝藏不知道怎么用。现在我们把银行数据、集团数据、第三方数据,在合规的前提下,数据应用形成客户完整的视图。基于对客户行为的分析形成建模,变成NBA,就是最佳实践推荐,通过口袋银行、网点、门店、行员,不仅把客户智能化,还要赋能行员,行员有口袋银行+APP,让他知道客户来没来、客户是谁、客户要什么、他们应该如何服务,形成千人千面智能化的客户管理、行为管理和客户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用三年时间,在这个过程,包括线上、线下和自己员工的智能化赋能,我们取得了一点成就。经过三年转型,再造了一个零售。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很多业务的指标,都是在2016年底的数据指标,有两倍以上的增长,所以我们看到这是再造零售。从零售银行看到的核心数据,上面一层是银行数据,下面一层是客户数据。APP的用户数和零售客户数都有很好的成长,看到从传统的零售银行到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以科技引领的零售银行的第一阶段我们走过的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说到人均产能要赋能,人均产能要提升,市场份额上也会有很好的改变,不过这也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未来智能化零售银行的路还很长。


金融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全景

结合京东金融科技方面的解决方案,京东数科金融数字化应用业务总经理程雁宾表示:我们推出来“金融开放平台”,希望建造一个平台商业化模式,通过跟生态系统共享数据、算法和交易、流程以及其它的业务功能,这里面还包括像用户、场景等等。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客户、员工或者第三方乃至开发者,甚至是里面的生态合作伙伴,比如科技公司、供应商等等提供服务,使银行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构建出它在新的技术环境下的新的核心能力,这是金融开放平台的初衷,最后帮助银行实现无感获客,而且无处不在。

我们希望围绕核心客户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搭建整体的金融解决方案。而这个金融解决方案,整合了京东的科技能力,包括京东数科的科技能力,推动生态金融的触角向更多场景延伸,使金融+科技领域得到更多的体现。


开放平台布局。左侧是金融机构有很多业务场景,包括存款、理财、贷款、账户、支付、结算保险等等,机构也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等等。我们吸引了开发者的生态,同时开发者平台聚集更多能力,打造第三方的银行操作系统。这里面,会把我们跟业务相关的能力全部集成进去,比如互联网相关的产品能力、新技术相关的科技能力,基于大数据的风控能力,还有基于互联网这么多年积累的运营能力。同时,我们会打造一个基于京东又大于京东的API集市,里面包括很多有商业价值的数据API,比如交易、流程、渠道、数据等等,都会包含在整个金融开放平台里面。它形成一个插座的底座,可以让银行对它进行自由的插拔和读取。

另外,我们搭建一个大的场景平台,基于京东又远远大于京东,我们会整合很多内部的东西,同时会整合生态的东西,使它形成最终的即使在金融开放平台上,使银行或者各类金融机构通过这个金融开放平台,可以很轻松地获得它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去成长自己的业务,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我们最终服务于银行的几个业务板块,首先是智能的信贷,我们打造的是2B、2C是根本,但2B是未来打造核心差异化的特点和竞争力的地方。另外,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我们做了挺多尝试,会有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平台,叫银行竞选。短短几个月内,给几十家合作伙伴创造千亿级的规模。供应链金融,在京东的场景下,非常顺其自然地发生了技术。未来通过开放平台做到更多,还不仅仅是自己的供应链金融。所以,基于京东大于京东的产业体系。产业金融,前天我们跟E联银行签订的战略合作会议上,我们对这个方向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讨论。我相信这一点未来会是跟我们银行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和产生突破的非常关键的点,也希望自己把这个领域内的能力贡献出来,服务好金融机构,做好帮扶。做好这些东西是我们关注的核心,比如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词大家耳熟能详,但是真正的技术输出并不多。我们希望跟E联这样的伙伴,把它树起来,未来大家可以看到。


解决方案全景。最上层是我们给大家做的场景服务,里面包括京东数科的场景,覆盖了所有的场景。我把场景罗列出来,还有京东商城、京东物流的场景,还有基于京东上下游和京东数科上下游打造出来的大企业场景、中小企业场景,还有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这些场景会成为我们帮助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服务的一个引擎。在这个引擎之下,我们会打造一些SAAS的东西,不一定是技术上的SAAS,类似于可插拔的东西。还有技术运营平台,在构建中,目前有案例,比如跟工商银行的合作,但案例不是很多,把互联网的运营能力或者新技术情况下的运营能力抽象化之后有更多的技术可能。这之下,我们服务的对象覆盖国有大行、城商行、国商行和民营银行,我们跟大多数银行之间建立起了非常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1000亿规模,年增长超20%!与100+银行嘉宾共话金融科技未来(市场篇)

下一篇>掘金科创板:金融科技再出发 | 零壹智库第37期闭门会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昌爽国藩

昌爽国藩

存贷汇

0 回复

昌爽国藩

昌爽国藩

开放API

0 回复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5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