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互联网红利见顶,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再进化方向在哪?

孟永辉 · 零壹财经 2019-07-15 20:50:58 阅读:8342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产业互联网变革智能科技风险

外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并不乐观,简单进行渠道上的改变而不去改变金融本身的做法只能将金融行业的风险进一步扩大,而不是控制到合理的空间里。 当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承载这种风险的时候,我们便会开始各种乱象的发生。 当互联网金融收割流量的盈利模式不再奏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科...

外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并不乐观,简单进行渠道上的改变而不去改变金融本身的做法只能将金融行业的风险进一步扩大,而不是控制到合理的空间里。

当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承载这种风险的时候,我们便会开始各种乱象的发生。

当互联网金融收割流量的盈利模式不再奏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开始将赋能金融机构看成是下一个发展风口。通过将新技术与金融行业的风控、征信、客服等相关环节深度融合来改变传统金融的组成元素,从而提升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

相对于仅仅只是改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用户的接触渠道,这种深度改变金融本身的做法似乎更加具有张力。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乱象频出让人们对于未来金融科技化的期待开始增加,而科技巨头的率先垂范更是让这种趋势变得可能。

一场与深度改变金融行业的深度进化开始出现,通过将新技术不断加入到金融行业的具体流程当中,金融行业的内在开始了全新变革。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金融行业内在元素开始发生改变,由金融行业的内在变革所带来的新效率的提升将开始出现。

流量不再是利器,金融再进化需要新方向

回顾整个互联网金融的进化史,其实就是一个流量收割的历史。

通过将线下的流量集中到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坐拥百万级,甚至千万级流量平台的出现。原本需要在传统金融机构中完成的对接,现在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便可轻松完成。

然而,仅仅只是流量的输送和信息的撮合并不能够带来金融行业的长久发展,只有深度改变金融行业本身,才能让金融行业的发展走得长远。当流量红利见顶,我们需要找到的是金融行业再进化的新方向。

1、相对于金融的渠道来讲,金融内在的流程和环节更加需要被改变。互联网金融改变的仅仅只是用户和金融产品接触的渠道而已,并没有改变金融行业本身。

所以,我们看到诸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仅仅只是做的是流量的贩卖而已,并没有真正改变金融本身。

当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开始落幕,我们看到是一场远离互联网金融的大逃亡,政策监管的加剧、资本的退潮更是加剧了这种趋势的上演。

我们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将发展的目光聚焦在赋能金融机构身上,通过改变金融行业的流程和环节来实现金融行业效率再度提升的目的。

随着金融行业赋能方式的逐步成熟,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到金融行业的赋能行列当中,从而给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改变。

相对于仅仅只是改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渠道,这种以深度赋能的方式来改变金融行业流程和环节的做法,将会极大地提升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

2、新技术将取代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将被新金融所取代。基于互联网技术所诞生的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经典模式就是通过平台模式来实现金融行业效率的提升。

所以,我们可以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称之为平台型的模式,这种模式是由于互联网技术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

通过将尽可能多的流量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输送到互联网金融平台,我们实现了金融相关各方在平台上的无缝对接,从而提升了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

当互联网技术的流量获取速度不断减缓,借助互联网的方式开始越来越多无法获得较多的流量,于是,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遭遇发展困境。

当金融行业的发展进入到新阶段,新技术将会取代互联网技术成为推动行业再度进化的全新动力。同时,那些原本在互联网时代无法被改变或者破解的痛点和难题,现在开始借助新技术的手段来实现。

当新技术取代互联网技术成为推动金融行业的新动能,我们将会看到一个以新金融为代表的全新时代的来临。

3、金融的功能不再是投资和理财,而是更多地在于数据上的显现以及实体经济运行上的支撑。所谓的金融并不能够仅仅只是局限在投资和理财上,而是要挖掘金融的更多表现形态以及让金融行业真正回归到实体行业本身。

相对于金融行业来讲,找到投资和理财之外更多的功能和属性,或许才能让金融行业可以应用到更多的领域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看到在金融监管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以BATJ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其实都是在弱化自身在投资、理财上的标签,或是不断加大在金融机构赋能上的布局,或是不断挖掘金融行业的数据功能、预测功能等新功能。

另外,这些互联网金融巨头不再仅仅只是将目光聚焦在撮合上,而是开始更多地关注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不再将投资和理财看成是金融的唯一,不再一味地做信息撮合,而是更多地挖掘金融行业的新功能和属性,不断用金融的手段去支撑实体经济的运行。

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或许正在回归一种更加理性、客观、全面的发展状态里。

相对于互联网金融时代对于投资和理财的不断透支,这种以金融功能再挖掘和金融作用的再回归为代表的全新进化正在越来越多地开始出现。

当流量不再是金融行业成败的利器,人们开始寻找更多新的发展可能性。

以产业互联网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对于一线金融机构的赋能仅仅只是一个方面。另外,金融行业更多地开始从浮于平台表面更多地落地到实体本身,一个全新的金融再进化由此开始。

产业互联网时代,金融行业再进化的未来在哪?

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主要是以获取C端用户和流量为主要突破口的,流量是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重中之重。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互联网金融是消费互联网时代以流量和平台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那么,在产业互联网时代,金融行业的再进化将会呈现怎样的状态?金融行业再进化的未来在哪呢?

向一:以新技术的应用为突破口,金融行业的组成元素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用户的金融行为更多地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这一点没错。

但是,金融行业的真正参与者依然是以人为主的,即使一些线上的操作依然是以人为主要组成部分的。

进入到产业互联网时代,特别是随着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的逐步展开,原本以人为主体的金融行业的组成结构将会被大数据、智能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所取代。

未来,将会越来越多新的元素将会在金融行业当中出现,并且将会真正把金融行业的组成元素从传统时代的以人为主,转变成为以新技术为主。

如果我们寻找金融行业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进化新方向的话,那么,以组成元素的深度改变为代表的全新进化将会是一个主要方向。

当金融行业的内在组成元素由人转变成为新技术、新元素之后,金融行业的效率提升将不再仅仅只是局限在互联网式的去中间化上,而是更多地开始关注金融行业本身的改变以及由这些改变所带来的效率提升上。

如何让新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当中,去改变传统金融行业的组成元素,所谓的金融行业再进化才能有所突破。

方向二:抛弃投资理财的传统功能,金融再进化将引爆功能的再蜕变。从本质上来看,互联网金融时代其实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投资理财的一种透支,通过互联网的触角不断将各个人群的投资理财的功能不断激发来找到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野蛮生长。

然而,一味地投资用户的投资和理财的功能,只会把金融行业带向浮于表面的怪圈。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最终将互联网金融时代以用户和流量为终极导向的发展方式引入到了以回归金融本身以及回归实体为代表的发展方式上。

当金融行业重新审视自身,它会发现传统时代的供给方式已经无法继续有效满足用户的根本需求,只有真正将金融行业的供给方式进行改变,才能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不再像互联网金融时代一样仅仅只是用金融行业的投资和理财的功能供应给C端用户,而是开始寻找金融的新功能,从而将金融行业的对象从C端用户拓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里。

所谓的金融再进化的新方向或许正是在于"回归"以及由"回归"所引爆的新功能的拓展和进化。

方向三: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对立的状态将消除。以流量争夺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带来的是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势同水火的关系,这一点在电商领域同样存在。

或许这是所有"互联网+"模式的通病。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所导致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以BAT为代表的大型赋能平台的出现,这些平台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数据积累和模式积累,他们可以将这些赋能给金融机构,从而驱动金融机构的变革。

让原来做金融的继续更好地做金融,让原本做技术的继续更好地做技术,再通过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让两者实现优势互补,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对立的状态将会得到消除。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将原本扯不清的金融与科技的关系进一步厘清,从而可以将金融行业的再进化带入到一个全新阶段。

如果我们寻找金融进化的新方向的话,那么,以金融和科技关系的进一步厘清为代表的全新进化的开始将会真正将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深陷流量陷阱的互联网金融有了新的突破口,新技术的不断落地、新模式的逐渐成熟、新功能的不断挖掘都在为我们打开金融进化的新通路。

以此为契机,金融行业将开启以再进化为代表的新金融时代,可以预见,未来的金融行业将不再仅仅以去中间化来提升效率,不再以投资和理财为噱头,真正回归金融本身,一切重头开始。

一曲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再进化新乐章或将奏响。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