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淘金助贷:BATJ躺着赚钱,中小玩家夹缝求生

资讯 投中网,晨曦 零壹财经 2019-06-16 阅读:10521

关键词:新金融互联网金融

和所有被监管的金融领域一样,助贷市场的弱点,依旧是牌照。
和所有被监管的金融领域一样,助贷市场的弱点,依旧是牌照。

1、《权游》与助贷

《权利的游戏》迎来大结局,最终季槽点众多,被粉丝直言“神剧烂尾”。但众多槽点中,有一点跟金融相关。

当你在腾讯视频追剧按下暂停键时,借贷广告会马上弹出。你随手一点,就会被导入一个最快一小时借款20万的借款页面。

(权游广告画面,来源:腾讯视频截图)

《权游》配网贷,好一个有反差的混搭。

但这种广告模式,在金融领域,早已屡见不鲜。比如,玖富万卡等小贷产品曾出现在共享单车ofo的APP开屏页面上。

网贷借助流量平台获客的玩法最早可追溯到2014年。

早期,BATJ这些流量巨头们为贷款平台推荐借款用户的行为,被称之为“导流”。而如今,它们有了个新名字——“助贷”。

“导流”与“助贷”称呼之间的转变,引发了业内的争议,大多数人认为,这两者不可混淆而谈,承担的责任也大不一样。

比如,有从业者认为,只要为贷款机构,推荐了借款人,进行导流,就是助贷;但更多的人认为,单纯的导流并非助贷,只有完成获客,并进行风控,最后将合格的借款人推荐给贷款平台的行为,才是助贷。

一时间,关于助贷的真正定义,监管层与从业者各方观点不一,从业的玩家对其定义也各不相同。

2、什么是助贷?

到底什么是“助贷”?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层的定义是,通过平台自身获取借款人,对用户进行首次风控筛选后,将较为优质的借款人导流给银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信托等资金机构。

由资金机构经过终审后,完成对借款人放款的业务叫做助贷业务,而提供借款人的机构叫做助贷机构。

而对于部分从业者而言,他们并不这么认为。

“没有进行风控,单纯的导流,也叫助贷。”就职于一家助贷平台多年的从业者李秒认为,只要帮助资金端实现贷款的模式,都属于助贷的范畴。

而是否要通过风控手段,对借款人进行初筛,只是各家助贷机构选择的模式不同而已。

“常见的助贷模式有两种。”李秒称。

第一种是助贷机构纯粹的充当渠道,为资金方导流。

比如,银行有一款自营的贷款产品需要推广销售,但自身推广及获客渠道能力有限。银行会选择将其诉求告知助贷机构,如:产品的准入原则、客户年龄范围、学历程度、工资奖金等具体要求。

助贷机构会按照银行的指示,去寻找相应的客户,最终能否形成交易,与助贷机构无关,也不需要承担风险。

“这就跟代销一样,但这种模式现在大多已经死掉了,利润太薄。”李秒直言,交易成功一笔,才能收到一笔佣金,交易失败,便无钱可赚。

第二种模式对于助贷平台而言,操作流程较为复杂。助贷机构要完成从获客到风控的所有贷前审批流程,再将合格的借款人推荐给资金机构。资金机构进行终审,通过审核的借款人,便可获得放款,用户还款时直接将钱还给金融机构。在此期间,助贷机构还要参与对借款人贷后的管理。

因助贷机构在放款过程中介入流程较多,能更加确定借款人的安全性,利润也相对较高。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助贷平台与资金机构合作的主要方式。

但对于部分上市公司而言,他们对助贷有着明确的定义,在业务运营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底线。

“要保证资金流向形成闭环,用户提交贷款申请后,平台负责风控初筛,之后需要经由金融机构做终审再把贷款发放给借款人,而用户还款时也是直接还给金融机构。”360金融金融资源中心总经理严钰蓉简单概括了这种平台助贷模式。

这与李秒谈及的第二种助贷模式争议不是很大。也就是说,业内关于助贷定义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机构在导流过程中是否要承担风控?

但截至到目前为止,行业中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尽管这已不是一个新鲜的模式。

3、助贷首批玩家

助贷的出现,要追溯到2007年。

彼时,堪称助贷领域的鼻祖——国家开发银行与深圳中安信业,达成协议。国开行提供资金,中安信业则提供获客、风控、贷后等全流程服务,率先开启“银行+小贷”的模式。

随后阿里巴巴、工行合作推出的“银行+电商”的模式,亦被归类为助贷。

不过,由于彼时的商业行业对于助贷业务的接受程度偏低,以至于这种全新的模式并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

2013年,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助贷模式开始崛起。

那个时候,互金平台为求快速扩大规模,烧钱引流,很快便从其他互联网平台或机构获取了大量借款人,但由于自身资金不足,又或缺乏牌照,不得不将部分客户推荐给银行,以此途径赚取点中介费。

“银行不喜欢脏活、累活,很难放下身段去线下获客。”某助贷平台负责人肖宇直言:“但我们愿意。”他们介绍客户给银行,除了赚取银行给的佣金,还可以顺便开展一些别的业务。

这种模式,银行也特别喜欢。银行不用亲自扫街,通过助贷机构的牵线搭桥,就可以获得借款人,完成每年上级规定的放款业务。顺便,还能完成开卡业务。

“借款人在哪个银行借钱,就需要开一张相应银行的银行卡,以便于接收贷款和还钱,开卡的数量可以使银行的年度账面业绩变得非常漂亮,一举多得,他们何乐而不为。”肖宇极为乐观。

在需求互补的情况下,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机构一拍即合,将助贷模式运用得漓尽致,双方规模一度获得快速增长,实现共赢。

据证券日报报道,有第三方机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截止到2017年年底,涉及到助贷业务的机构已有近千家,若加上线下的助贷机构,已不止千家。”

4、助贷起死回生

好景不长,就在风风火火的好日子持续了四年后,助贷模式遭遇到了诞生以来的第一次强监管。

2017年底,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小组与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小组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141号文)明确规定银行不得为为无牌机构提供资金放贷或联合贷,一时间,春风得意了几年的部分助贷机构陷入困境。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此后的一年里,诸如乐信趣店品钛等平台依靠助贷业务赚得盆满钵满。

拍拍贷、360金融、小赢科技这几家上市公司,更是靠助贷业务撑起了2018年全年业绩。

其中,360金融助贷收入为31.08亿,占总收入69.9%;拍拍贷通过助贷业务全年撮合借款额高达614.98亿。

2019年年初,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工作、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简称:《175号文》),明确规定部分网贷机构可转型为助贷机构,助贷再次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眼下,不管是金融机构还是助贷平台,都有各自的需求。助贷越来越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流量和资金的不均衡。”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称。

“金融机构上千家,资金分布相对分散,对于任何一方机构来讲要么流量过剩,要么资金过剩,这种趋势也是很难逆转的,助贷的生命力会越来越强。”

除银行之外,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说是助贷模式兴起之后真正意义上的首批玩家。

但由于早期的互金机构在引流过程中,自身没有足够风险识别能力,导致中小银行在放款过程中,潜在风险迅速提高,这使得厌恶风险的银行,有了叛离之心。

为了保证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互金平台开始走上兜底的不归路。

如果借款人出现坏账,由助贷机构全额赔付。他们希望以此来减少银行的戒备。 

在助贷模式中,小的互金助贷机构仿佛处处受制于资金端,毫无话语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资金机构断掉资金流。

“银行的资金成本最低,谁都想抱住这个大腿,但谈何容易。”肖宇坦言。

然而天外有天,自视清高的资金机构,也有被巨头压制的时候。

这是继早期互联网金融玩家之后的第二批玩家——BATJ,它们手握流量与技术,来势汹汹。

BATJ的强势入局,一方面浇灭了资金机构的嚣张气焰,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中小助贷机构的竞争压力。这样的压力既来自于市场流量的抢夺,也来源于对资金端的获取。

5、BATJ强势入局

2014年以后,以BATJ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先后成立金服公司。在体量与技术的驱使下,巨头们很快成为成为资金机构们的首选,老牌互金助贷玩家们被晾在一边。

“有些资金机构,闭着眼睛给这些巨头放贷,他们完全不愁资金,每天资金机构们排着队去寻求合作,送走一波又来一波。”李秒称,相比于中小平台,互联网巨头优势明显,资金机构主要看重的是这些平台的体量。

BATJ旗下的金融公司与资金机构合作的方式通常有两种。第一,将长期缺乏信用记录的小部分次级客户给银行做联合贷;第二,直接向银行引流,通过销售数据获取佣金。

值得注意的是,BATJ这样的巨头也不仅仅只是跟银行合作,比如:蚂蚁金服也曾2015年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趣店展开合作,为其提供流量入口;今日头条旗下“放心借”也与中银消费金融互惠互利。

“虽然这些互联网巨头优势占尽,但在早期他们也需要为资金机构提供风控等服务,并或明或暗承担一部分兜底,”李秒直言,“但在2017年底,情况发生了转变。”

《141号文》下发,其中明确提及,银行不得为无牌照机构提供资金放贷或联合贷,外包风控,接受无担保资质公司兜底增信。至此,兜底模式被彻底扼杀。

随后,BATJ旗下相关金服公司以监管政策为由,申明未来合作将由银行自主风控,平台只做风险评估,并不再兜底,巨头的态度越来越强硬。

“如今,BATJ的助贷模式跟大家一样,都是流量+风控。”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这种助贷模式在前两年就已经是一些金融科技公司的主流业务,只是关注的人不多而已。


图片来源:零壹财经

监管之下,夹缝求生的中小助贷机构,开始酝酿出一套新的玩法。

“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或者保险公司,让第三方作为担保,同时缴纳一笔保证金,数额为再贷余额的5%—10%,交给银行,借款人发生坏账时,这笔保证金就可以直接作为赔偿。”李秒直言,这笔保证金,要么由助贷机构来出,要么通过第三方机构找借口从借款人手上收取。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机构只要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不要担保公司。”肖宇透露,原因在于融资担保公司可能会有倒闭的风险,但保险公司不会。

监管之下,流量系巨头仍是佼佼者,而中小玩家只能夹缝求生,但这也并没有妨碍另类玩家的崛起。

6、另类助贷玩家

这类低调的玩家,在助贷这片大蓝海中隐匿的淘金。

合作多年的小微企业是他们开展助贷业务的利器,掌握的核心运营数据使得这类玩家底气十足。

“我们服务的都是小微企业,他们的借款需求相当旺盛”一家从事税务公司的员工王鹏透露,“税收其实是入口,我们的风控部门会根据各家企业的运营数据制定风控模型,然后对接银行,给有借款需求的小微企业授信。”

“但在这个过程中,借款人的财务数据、工商数据极为重要,这是衡量借款企业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标。”王鹏补充到。

围绕自身业务获取用户资源,积累一定数据后,帮助有借款需求的小微企业对接资金端,从事助贷业务,正在成为部分拥有流量资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我国的两大ERP软件提供商金蝶、用友;知名的电子发票平台航天信息与百望;与对家国税局建立合作的知名“银税互动”平台微众税银、东方微银等。

“我们这些小微企业跟别的行业不同,合作多年,对这些借款企业的运营数据了如指掌,没有还款能力的企业我们是不会帮他们跟资金机构贷款的。”

王鹏称,在与资金端对接的过程中,是需要兜底的,如果借款人坏账,他们要通过全额或分期的形式一分不少的偿还给银行。

“公司从去年年底才开始做助贷业务,到现在已经有近五千万的放贷规模了,基本上没有产生坏账。”王鹏对于这个数据极为满意,“有流量有需求,这些资源不用白不用。”

还有一些助贷机构,他们前期围绕借款用户帮助其向资金借款,后期则围绕借款用户做在其他领域做更多的服务,赚取更多的利润。也就是说助贷业务只是机构开展终极业务的一个环节或基础,而并非盈利的全部。

入场玩家前赴后继,助贷机构遍地开花。

助贷,真的如此美好?其实,不然。

7、助贷难言之隐

资金的获取,暗藏的风险,以及监管的不明朗,无一不是助贷机构所面临的痛点。

“找资金就很难,大多数资金机构看中助贷机构的规模和知名度,主体越好,沟通成本越低”李秒直言。

“在这个行业,品牌极为重要,BATJ这样的巨头,资金机构排队寻求合作。某些背景较好的公司,仅银行就能对接三四十家,但一般小的助贷机构,资金机构是不屑的,因此小的助贷机构很难跟大银行进行资金合作,只能下沉。”

助贷机构一般将资金端来源为分为三个等级。

一等是银行机构,资金成本低,三到四个点,但要求高,助贷机构需要自担风险;

二等是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及信托公司,资金成本能高到14个点左右,但对借款人要求相对于银行有所降低;

三等便是一些排名较为合规的小贷平台。

“资金端对于每个借款主体的放贷额度有严格的限制,超过额度一概不放。因此,各家助贷机构往往会对接不同级别的资金端,满足自己需要,但有一个点是越小的助贷机构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零壹新金融日报:科创板与香港股票市场不是竞争关系;中金资本发起设立中金上海长三角

下一篇>谷燕西:如何用区块链为全球个人信贷行业带来范式改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5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