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圈点近期银行业监管重点:要求做好“五项监管统计信息工作”,中资银行海外风险补短板

夏心愉 · 零壹财经 2019-04-10 09:53:22 阅读:9168

关键词:五项监管银行不良率银行业监管银行罚单

今年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承上启下的一年。我们对银行业监管态势的整体感觉上,无论是从弥补制度短板的“打补丁”、还是严监管处罚的“贴罚单”这两个维度看,严厉程度已经低于“三三四十”监管风暴时期。 还记得2018年初,一大批经过前期调查取证后进入行政处罚阶段的银行...

今年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承上启下的一年。我们对银行业监管态势的整体感觉上,无论是从弥补制度短板的“打补丁”、还是严监管处罚的“贴罚单”这两个维度看,严厉程度已经低于“三三四十”监管风暴时期。

还记得2018年初,一大批经过前期调查取证后进入行政处罚阶段的银行业大案被原银监会公示。从2018年2月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几乎每周五下午收市以后,都有上千万甚至过亿元的“天价罚单”开出。到了今年,总算,那些让银行人闻罚单丧胆的日子似乎过去了。

但是,“没那么严厉”可不代表“放松”。“愉见财经”独家从银行人士处探闻,监管要求银行近期做好“五项监管统计信息工作”,包括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监测分析、开展压力测试、完善风险早期预警体系、加强客户风险系统应用、增强风险监测联动。

如何看待近期的监管政策?“愉见财经”就此话题请教私聊了一位接近监管人士,他提到了两个重点,一是让我们关注中资银行海外风险补短板,二是境内整体上“巩固整治金融乱象成果多管齐下”。

“会里的对外新闻口径是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主题是巩固治乱成果多管齐下,中资银行海外机构风险应当重点关注。合规问题的根源是公司治理和合规文化建设,除了极个别机构仍然隐藏了不少问题,系统性风险是可控的。”他说。

关注中资银行海外机构风险

2019年以来金融开放步伐加快,一头是外资金融机构加速走进来,另一头也是中资金融机构加速走出去。但是,在当前全球金融环境波动,国际政治、贸易环境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中资银行的海外经营风险也可能加速暴露。

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前中资机构海外分行也因为“反洗钱不力”等原因被批评或要求整改,但“大动干戈”的例子还是很个别;但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国外监管也越来越动真格了。

例如,2016年某大行纽约分行就被罚2.15亿美元。(该分行前一年在当地净利润也不过就6.04亿美元。)

近年来,国有大行的确频频遭到境外监管机构处罚,暴露出对当地监管环境不熟悉、游戏规则吃不透等诸多问题。上述接近监管人士表示:“几个机构境外被罚事件,凸显出我们对国际合规标准的不了解,甚至是长期忽视。”

而当前,高水平全方位开放,离不开对标国际合规标准。

对此,监管今年以来可没有闲着。“愉见财经”梳理了一下——

- 今年1月,银保监会公布施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五十五条具体办法中包括: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识别和评估面临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采取与风险相适应的政策和程序等;

- 为推动在境外设有经营性机构的中资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集团合规管理体系,健全挂进合规管理机制,银保监会同期还给商业银行下发了《关于加强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合规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包括落实整改责任,严格违规问责等内容。

一名银行业人士对“愉见财经”表示,制定并执行更加严格的合规标准,的确意味着短期内合规成本上升,目前差距还很大,达标成本也很高。但如果不主动和国际合规标准接轨,后果则是处处被动,成本更大。

多管齐下巩固前期整治成果

说回到境内主体部分。巩固前一阶段金融乱象整治所取得的成果,依然需要多管齐下。

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4月7日),银保监会以及地方银监局(含分局)针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违规行为,已经开具并披露了548张罚单(含处罚告知书)。其中,地方银监局开具222张,银监分局开具326张。

鉴于罚单披露必然的“滞后性”,按已经公布的罚单数额估算,可能还有近百张罚单“在途”。

“愉见财经”独家从银行人士处探闻,监管要求银行近期做好“五项监管统计信息工作”,包括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监测分析、开展压力测试、完善风险早期预警体系、加强客户风险系统应用、增强风险监测联动。

对于30万亿银行理财市场而言,经历了2017年“三三四十”针对同业理财的乱象治理和2018年资管新规、理财办法、理财子公司办法对表外业务进一步规范约束后,银行理财的监管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2月28日,银保监会创新部主任李文红在通气会上提及下一步的监管工作时表示,将抓紧开展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等配套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监管规则体系。

除了理财业务外,交叉性金融风险也是今年的监管重点。1月12日,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肖远企在重点监管工作通报会上说,对于交叉金融业务,监管并不是采取简单的“一刀切”,主要还是根据交叉金融业务和产品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第一类重点整治的是助推“脱实向虚”、使资金在金融体系空转的交叉金融。这类业务的危害性主要是把资金瘀积在金融体系内部,不让资金直接跟实体企业对接,同时又提高了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

- 第二类重点整治的是违法违规、扰乱市场秩序的通道业务。

肖远企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这些方面着力;同时,也会着重针对一些监管空白、交叉领域制定相关制度,例如目前非贷款还没有针对性的分类。

另外,一些制度还需修改,比如公司治理领域,不少机构的组织形态发生了变化,应对其股权架构、治理主体进行完善;还有一些新领域、新产品、新机构、新经营模式需要“补短板”。

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压实不良率”。尽管从近期各银行披露的财报来看,资产质量的整体情况已经向好,但是,上述接近监管人士还是敲了个警钟。

他表示,近期银行加速补充资本了,接下来真实反映及发现和处置不良才是今年监管布置的重要工作,怕就怕个别机构的管理层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延迟风险暴露,就会引发暴雷。是哪几家?应当自知。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4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