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保险

5万亿市场的数字化转型,还有多少红利值得奔赴 | 2024年度展望

互联网保险 苏越 · 零壹财经 2024-02-07 阅读:52119

关键词: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保险保险科技

朝着智能化、便利化及个性化方向迈进。

作者 | 苏越 来源 | 零壹智库
 
1月26日,保险业2023年全年经营数据出炉。数据显示,2023年1月到12月,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5.12万亿元,同比增长8.37%;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4%。对比2022年全年的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58%,原保险赔付支出下降0.79%,2023年度显著回暖。
 
金融监管新格局传递出新的讯号,传统的粗放扩张模式已成为过去式,保险行业正加速步入以“高质量转型”为主题的竞争时代,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共识性的关键推动力量。

保险科技正在深刻改变整个保险业的格局,使其朝着智能化、便利化、个性化等方向迈进。

2023年,保险科技一级资本市场整体低迷,但健康险、车险生态以及综合技术和场景服务商仍然获得青睐。数据资产入表趋势下,数据要素已是保险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引擎,而大模型的横空出世,也为保险行业创造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数字化背景下,坚持合规与安全保障是保险行业持续发展的底线。保险公司对大数据和隐私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以期快速、有效地获取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应用场景的数据信息,从而克服信息不对称对风控和定价的干扰。保险价值链在不同场景下、不同数据方、不同机构间进行了分工细化与资源重配。

在信息系统安全方面,数年的密集攻坚突破后,2023年金融信创进入常态化的新阶段,头部保险公司逐步深化云原生分布式架构转型。

2024年,保险业将“稳定”发展,并在寿险、财险领域均有创新机遇,比如养老金融、网络安全保险,保险产业链中也将迎来更多元化的机构,丰富保险科技的技术生态和应用场景。
 
一、保险科技投融资市场持续低迷,健康险与综合服务商仍获青睐

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内共有8家保险科技公司获得融资,2家被并购,另有车险服务平台车车科技成功上市,涉及领域包括健康险生态、车险生态、保险IT、大数据服务等。

零壹智库此前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保险科技公司获得18笔融资,披露总额为5.5亿元,仅占全球的1.2%,数量和金额分别同比下降55.0%、94.5%,而2023年继续下滑到10笔3.4亿元左右。保险科技一级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但健康险、车险生态以及综合技术和场景服务商仍然受到资本的青睐。镁信健康栈略数据都获得C+轮融资,后者融资额近2亿元;车车科技成功借壳在美国上市,成为继水滴公司2021年以来第二家上市保险科技公司。

此外,泛华完成对MGA机构中融慧金的收购,持有后者53.77%的股权。2023年一季度,泛华总保费规模达到44.4亿元,同比增长29.0%,超出行业8.9%的平均增速;新单保费规模8.5亿元,同比增长51.4%,超出国内上市险企14.9%的平均增速。这部分增长,就有中融慧金的贡献。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中融慧金链接了近400家持牌中介机构,贡献新单保费约1.9亿元。
 
表1:2023年中国保险科技融资并购情况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二、数据智能成为保险科技新的增长点

保险业拥有大量的数据,这为数据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持,从而为行业提供最为有利的预测和概率评估能力。

数据智能需要建立在数据应用和数据中台的基础之上。

数据中台是支持数据应用建设的基础设施,支持多样化的数据处理和计算场景。数据应用则在数据平台上构建的应用,用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例如获客、营销、运营等环节。2023年,腾讯微保全面升级平台服务体系,着重对理赔环节的“理赔帮手”服务进行迭代更新,上线了微信快赔服务,该服务支持微信一键理赔、支持线上电子发票、理赔时效达成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截至目前,“微保安心赔”平台在线报案率超98%,服务客户数超474万人。

腾讯微保依托微信这一强生态在用户触达方面的优势,根据用户的不同诉求,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搭建社交、支付、医疗健康交融的场景生态,以期提供更加完整高效的服务体验。

升级后的“理赔帮手”通过深度图像理解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智能化提效理赔业务流程,实现了检测资料、自动审核、智能快赔等多个自动化环节,提升用户理赔时效。同时,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和医疗大数据,实现行业内首个智能调查模型,降低案件发调率。

2023年9月,中国人寿在发布“数智消保”管理系统,基于华为MRS、魔方网表、smartBI等大数据技术工具,打通集团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全链路,构建集团级消保主题数据中台,实现消保数据动态分析、核心指标及时监控、潜在风险智能预警。这也是科技赋能保险行业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三、数据安全与科技创新需要寻求平衡点

保险行业依赖大数据等不断更迭的数字技术,驱动数据处理,探索数据创新。然而,繁荣背后隐藏风险,数据的价值和流通引发个人隐私担忧与合规警惕,数据安全与科技创新需要寻求平衡点。2023年,隐私计算技术逐步在保险行业落地,在与保险科技结合后,实现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等数据保护的同时,促进了保险交易中数据的流通交易,实现数据的价值挖掘,破解数据孤岛难题。

举例来说,针对保司新能源车理赔风险识别能力差、新能源车用户投保难、投保贵的问题,蚂蚁保车险构建了车险联合定价精算平台,实现了多方安全计算和联邦学习,可在隐私环境下与保司进行联合数据建模。

融入车险保司的历史理赔数据、蚂蚁保的车主用户数据、三方公司的部分新能源车驾驶行为数据,车险联合精算平台以蚂蚁集团“隐语”隐私计算框架为内核,实现了多方机构敏感数据的隐私互通,为多方安全计算、隐私建模、联合定价提供技术保障。

该平台在引入了“从人”风险特征与深度学习模型后,产出的模型相较于传统精算的GLM模型,其风险识别性能提升了20%以上,为保险精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截止目前,蚂蚁保已与多家保司在车险联合定价项目上开展了深入紧密的合作,数据显示约75%的车主保费平均下降了8%。

基于隐私计算的车险联合定价技术,实现了多方机构敏感数据的跨域共享,突破了传统车险精算在数据、特征以及算法方面的局限性,有效地助力模型效果的升级,创新的精算建模应用为保司带来了两倍的风险量化能力提升。

四、“多云多芯”呈规模化应用态势,分布式技术进一步落地

伴随保险机构云化建设进入深水区,头部公司正逐步从以资源为中心的云化阶段,迈向以应用为核心的云原生时代。

近年来,“多云多芯”在金融行业呈规模化应用态势,保险核心系统部署上云成为行业共识。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77.42%的保险机构已采用云计算开启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混合云为数据与应用程序部署提供了更高灵活性,是保险核心系统偏好的云部署模式;34.62%的保险机构已建立“IaaS+PaaS+SaaS”的多层次云能力。

云平台建设是一项贯穿基础资源、技术架构、开发治理的复杂工程,因地制宜的策略、循序渐进的规划、核心技术的掌控将成为保险机构降本增效、长期发展的关键助力。

2023年,太平洋保险的金融级云原生转型进程取得新的突破。6月,太保共计四个不同业务方向的项目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DevOps系列标准评估,表明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该成果主要依托于太保集团DevOps2.0体系建设项目,是中国太保数字化转型及云原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太保多机构、多朵异构云的特点,DevOps2.0建立了开发运营一体化的企业级IT研发生产线,通过构建稳态和敏态融合的双模交付模式,制定“端到端”的持续交付流程及规范。

该项目打造了一套多机构租户化和多云环境相兼容的覆盖了需求、开发、持续集成、测试、部署等环节的DevOps一体化平台,以此提升投产频率,提高项目质量,提升和突破太保的研运能力。

五、大模型为保险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科技的进步逐渐使得风险管理原则从风险等量管理向风险减量管理演进,保险科技公司依托于新技术的应用,将原本不可保风险转化为可保风险,将原本限制承保条件放宽至全面承保,创造出更加广阔的保险市场空间。

人工智能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保险行业,在客服、营销、理赔、定价和承保等环节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ChatGPT引爆生成式AI热潮,大模型无疑成为2023年的技术热点。

金融业对大模型的趋势已有共识,它将在产品创新、服务提升、拓展风险边界等方面给保险行业带来更大的空间。

多家险企都在探索将大模型和AIGC应用于保险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目前,大模型、AIGC与保险业的结合仍处于理论推演和实践探索阶段,正在凝聚力量推动商业化落地。

2023年7月,众安保险发布AIGC中台“灵犀”,并在包括产品定制化、定价动态化、销售场景化、理赔自动化、客服人性化等内部场景进行深度实践。灵犀可以允许机构用户在大模型内嵌入行业专业领域知识库,实现AIGC在保险垂直领域的应用快速适配,也支持把企业内部应用工具包装成大模型插件,让大模型更加贴近业务应用场景,通过AIGC助推企业业务能力提升。

2023年11月,中国人保正式发布“数智灵犀-人保大模型”,并介绍演示了两款人保专属问答领域大模型应用——“人保智友”和“聪明宝”。该大模型是基于科大讯飞星火金融大模型底座,经过私有化训练调优形成的中国人保专属企业大模型,也是其首个落地的企业级大模型。

大模型底座的文本生成、语音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代码能力、多模态能力七大核心能力与险企的现有业务系统深度集成,提供全面、准确的智能问答服务,实现对内运营、对客服务等业务的智能化创新。

六、2024年期待与展望

保险科技积累多年,2023年保持活力的同时亦有突破。

2024年,在寿险、财险领域,都将面临新的政策红利和市场红利,并在更加丰富的产业链中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创造更多元的场景和服务。

1、寿险领域:保险科技正在迎来养老金融新机遇

2023年,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3.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25%,重回两位数增长水平;赔付支出8189亿元,同比增长27.8%。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养老金融首次在如此高层级的会议中被正式提出,也是首次被列入国家金融的重点工作。

2023年11月,个人养老金先行试点迎来实施一周年的重要时点。随着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发展,“三支柱”的养老金制度框架已经形成。叠加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第三支柱重要性更加凸显,养老金融的发展势在必行,而人身险公司相比于基金等其他主要机构参与者具有先发优势。

在养老产业链方面,部分头部险企已布局多年,形成包括保险产品、健康管理、综合养老社区等在内的专业养老服务体系。从长远来看,保险公司可以实现从保险业务到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等场景的生态延伸,构建“二次增长曲线”。

在此过程中,险企、医疗相关机构关键数据开始互联互通,基于多维度用户画像数据,可针对细分用户客群输出定制化方案,促进优质医疗健康资源和健康保险的深度融合;数智化的人体健康监测与评估系统,为保险行业带来了转型契机,保险公司开始引入可穿戴设备等科技辅助手段以实现减量风险管理。

2023年获得融资的镁信健康也是联动医疗机构、药企、保险公司和患者数据的典型案例,形成行业支付方、产品及服务供给方与用户需求方三方的循环,助力解决带病体保障难题。

2、财险领域:网络安全保险处于“巨大发展期的前夜”

在当下经济活动高度数字化的背景下,风险管理和网络安全保险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实际上,近年来,网络安全保险已成为全球财险市场增长最快的板块,有权威机构预测,至2030年左右,全球网络安全保险市场规模将接近400亿美元。现有的网络安全保险产品和服务尚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升级和网络安全威胁的多样化,企业和个人对于网络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强。部分地方政府在推动网络安全保险落地的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呈现指数级增长,但相较于现有市场基数,规模仍相对较小,网络安全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的风险管理工具,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然而,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网络安全风险的日益凸显,网络安全保险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3、数据链:结构更丰富更复杂,“保险+场景”潜力巨大

近年来,依托于用户数据的蚂蚁、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依托于车主数据的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依托于互联网医疗数据的圆心科技等大健康企业先后进入保险行业,经营保险相关业务。拥有数据优势的第三方成为“搅局者”,丰富了保险及自身产业链,并为保险科技带来更多机会。

例如,比亚迪、蔚来等头部新能源车企先后以注资收购等方式将跨界保险经纪。新能源车企利用车主的驾驶行为数据来做风险筛选和定价,迭代技术,优化精算模型,基于车联网技术、车主数据与车险业务的啮合传动,创造了新能源车险业务巨大的保费增长成果。

数字化转型促使各细分领域的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日渐智能化、数字化和数据化,这些企业了解终端客户、掌握行为数据,可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定制保险解决方案,跳过传统营销渠道,推动场景式保险需求或嵌入式保险。

随着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进入快车道。数据要素化背景下,保险行业将逐步克服行业数据孤岛,推进业务、技术与数据的有效融合,用有数据优势的保险新势力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网络安全保险呈现指数级增长

下一篇>没了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6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