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互联网贷款迎“验收”:有人出局,有人入局

消金界 · 零壹财经 2023-08-17 06:58:43 阅读:6104

关键词:个人消费贷款互联网消费金融贷款银行业

作者 | 消金界 黑玛丽 来源 | 零壹财经专栏 在“2023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谈到,“联合消费贷规模高的时候有两万多亿,目前只剩6000多亿。” 当下,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新规过渡期已经正式结束,相关业务也迎来了整改验收期...

作者 | 消金界 黑玛丽 来源 | 零壹财经专栏
 
在“2023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谈到,“联合消费贷规模高的时候有两万多亿,目前只剩6000多亿。”
 
当下,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新规过渡期已经正式结束,相关业务也迎来了整改验收期。消金界了解到,在过渡期延长的这一年里(2022年7月12日至2023年6月30日),大部分城商行已经完成了余量业务的整改,然而“压降”依然是大部分城商行的主旋律。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随着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收缩,包括上饶银行宁夏银行石嘴山银行龙江银行在内的城商行,其所在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规模也呈现大幅下降。
 
有人出局,有人入局。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主动合规、主动作为的大背景下,也有不少城商行积极调整互联网平台合作模式,持续推动个人贷款业务转型升级。包括汉口银行昆仑银行等在内的城商行,正在不断加大面向区内客户的互联网合作贷款投放力度。
 
同时,不少城商行也披露了更为详细的合作模式。比如,龙江银行的互联网贷款业务主要以保险增信为主;盛京银行的互联网贷款业务中,附有担保增信的贷款占比约63%;廊坊银行的助贷业务中,由合作方提供担保增信的贷款占比12.8%。

银行在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中,有的会通过不同的合作策略,在合规的基础上,来减少集中度风险;另一方面,有些银行也采用了“一刀切”的办法,以实现绝对的合规与安全。

互联网贷款业务在扶助小微、服务消费等方面的成果有目共睹。行业的整顿整改,关乎行业未来质量,还须要多方更加重视。
 
01
头部城商行:积极推动与头部互金平台合作
 
纵观头部城商行,2022年虽然个人消费贷款增速虽有所放缓,但总体上仍保持较高水平。

在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指导下,这些银行在积极搭建自营消费贷款场景的同时,也在积极与蚂蚁、度小满、微众、网商银行等头部互联网金融平台加大合作力度,通过开展联合贷款及助贷业务,推动消费贷款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头部城商行通过参与设立消费金融子公司,消金子公司贷款业务规模的增长,也会带动母行合并口径零售贷款业务规模的增长。
 
消金界统计发现,截至2020年至2022年,江苏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1987.93亿元、2533.59亿元、2850.90亿元,处于领跑位置。

北京银行依然在加码助贷、联合贷业务。2022年其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343.01亿元,同比去年同期的940.76亿元,增幅达42.76%。
 
此外,截至2020-2022年,宁波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1784亿元、2198亿元和2433.48亿元;

上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1581.09亿元、1419.36亿元和1505.48亿元;

南京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1175.21亿元、1167.84亿元和1443.31亿元;

杭州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456.30亿元、562.72亿元和657.53亿元。
 
不过,也有一些城商行受互联网贷款规模压降影响,导致个人贷款业务规模及占比有所下降。

比如,截至2022年6月末,天津银行互联网贷款中联合贷款模式产品余额289.40亿元。这一数字相较于2021年末的637.31亿元,跌幅超过一半。
 
02
中西部、东北部城商行收缩最明显
 
对于大多数中小城商行来说,从2021年开始,就在积极按照监管政策,对存量业务进行整改。具体包括暂停联合贷款新增业务,存量业务逐步到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所在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小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些位于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城商行,此前受限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监管差异等原因,不少银行靠互联网贷款业务,实现快速扩张。如今在监管指导下,这些地区银行的收缩也最为明显。

比如,消金界发现,此前在助贷业务比较激进的宁夏银行,近年来互联网联合贷款增速显著放缓,如今基本上实现了异地互联网贷款清零。

2022年,龙江银行加强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并大幅收缩互联网贷款业务规模,全年未新增投放互联网贷款,互联网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大幅下降,并导致个人贷款业务规模出现下降。截至2022年末,该行互联网贷款业务余额10.3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85.77%。

与之对应的,该行2022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6.66亿元,相较于2020年的120.41亿元,跌去近九成。

截至2023年3月,石嘴山银行实现互联网贷款余额20.06亿元,其中异地互联网贷款余额1.84亿元,相较于两年前的109.87亿元,已经跌去了八成。

截至2022年末,乌鲁木齐银行个人贷款总额215.45亿元,其中互联网贷款余额16.43亿元,同比下滑67.64%。

此外,也有不少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风险已经暴露出来,因此也在逐步压缩互联网贷款业务规模。

比如,2020年至2022年,哈尔滨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681.46亿元、796.46亿元和781.32;其互联网贷款余额分别为98.24亿元、254.96亿元和195.36亿元;2022年末互联网贷款不良贷款率为2.94%。
 
03
汉口银行、昆仑银行、东营银行加码互联网贷款
 
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地方城商行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消费贷、经营贷、互联网贷款多点开花;另一方面,在主动合规、主动作为的大背景下,也有不少城商行调整互联网平台合作模式,持续推动个人贷款业务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这些银行逐步将省外互联网贷款置换为省内线上互联网贷款及自营线下消费类贷款,不断加大面向区内客户的互联网合作贷款投放力度。
 
比如,截至2022年末,汉口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72.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28%。

截至2022年末,昆仑银行互联网贷款余额261.35亿元,较年初增长48.8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10%。

这些银行之所以零售信贷业务取得较快增长,主要都是源自线上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发展。

此外,包括威海商业银行、东营银行、济宁银行在内的山东地区城商行,个人消费贷款也取得较快增长。这无不归功于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推动。

比如,东营银行2022年个人消费余额较年初大幅增长85.70%至80.05亿元,主要就是因为加大与小赢普惠、拍拍贷等互联网平台机构合作发放联合贷和助贷。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包括招联、马上、小米等在内的消金机构,正在逐步探索和城商行的联合贷款业务——一方面可以利用城商行较低成本的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解决消金公司杠杆率的问题。
 
04
分润模式or固收模式
 
而在具体的业务模式上,我们看到,这些银行逐渐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助贷模式下,第三方合作平台负责获客,公司全额出资发放贷款。在联合贷款模式下,银行与第三方合作共同开展线上贷款业务,合作方出资比例不低于30%;按照收益分配情况可分为分润模式和固收模式,银行与平台方按照约定比例出资,并按照出资比例各自承担相应风险和享有收益。
 
分润模式为银行全额收取客户利息后,按约定比例与合作机构分成,银行承担全部风险;固收模式为银行全额收取客户利息后留存固定收益,剩余部分作为平台手续费支付给合作机构,实际净收益率固定。

比如,龙江银行存量互联网业务主要为与头部保险公司合作,龙江银行出资比例为100%,全部业务由龙江银行独自审批,同时采取保证保险提供增信。

截至2022年末,廊坊银行助贷规模158.24亿元,助贷中由合作方提供担保增信的贷款占比12.80%。

截至2022年末,盛京银行互联网贷款余额258.17亿元,其中联合贷92.29亿元,助贷157.23亿元;附有担保增信的贷款占比约63%。

截至2022年末,青岛银行互联网贷款余额104.32亿元,主要采用助贷模式,对部分子产品引入融资性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进行增信,获客合作方主要包括上海淇毓信息科技公司、重庆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平安普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增信合作方主要包括:福州三六零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平安普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承德银行披露得更为详细。零售贷款方面,该行与蚂蚁集团京东科技等合作开展线上联合贷款,自营产品有享e融、承e融等贷款方式。该行线上个人消费类贷款额度大多在1万到20万元之间,2022年末零售贷款户均余额1.09万元。

在风险管控方面,合作平台承担线上联合贷款第一道风险筛查工作;该行通过内部风险管控模型,通过反欺诈评估、授信额度评估、利率定价评级、风险预估等建立二道防线,各合作平台的通过率为60%左右,

行业内,一般自身风控实力较弱,规模小,会选择固收模式;如果自身具备一定规模和风控能力,则更多会采用分润模式。

虽然银行会采取不同的模式,来减少集中度的风险,但是显然,分润模式对银行的考验更高,其实际收益率取决于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风控水平。

总的来说,金融机构不能简单作为出资方,依靠外部机构发展,而更应掌控贷款的风险管理环节。在与互联网平台合作的过程中,金融机构须按照监管要求,逐步积累自身的风控水平和风控能力,落实放贷的主体责任。而只有这样,互联网贷款业务才能按照政策的指引,实现长远发展。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