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推荐

巨头上市盛宴:新金融迎来成人礼

专栏推荐 董云峰 零壹财经 2020-10-14 阅读:2355

关键词:平安普惠新金融独角兽财富管理陆金所零售信贷

中国新金融领域三大超级独角兽将齐聚资本市场。

随着陆金所控股(简称“陆金所”)公布招股书,中国新金融领域的三大超级独角兽将齐聚资本市场。

回过头看,2017年末的那一波上市潮可以视为泡沫时代的尾声,而即将到来的这波上市潮,标志着强监管洗礼过后的新金融全面步入成熟期。

这场巨头上市盛宴,也是一场成人礼。

01 巨头的盛宴

10月8日,陆金所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上市文件,将以股票代码“LU”寻求在纽交所上市,承销商包括高盛、美银证券、瑞银、汇丰、平安证券(香港)等。

按照此前市场传闻的20亿至30亿美元融资规模估算,陆金所有望成为美股市场迄今最大的金融科技IPO。

这让今年四季度的新金融上市潮变得圆满。就在上月,蚂蚁集团京东数科先后递交上市申请。如无意外,新金融三巨头将很快齐聚资本市场。

根据《2020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以行业排名来看,蚂蚁集团以1万亿人民币市场价值位居首位(金融科技分榜第1),陆金所以2700亿元人民币排名第4(金融科技分榜第2),京东数科以1300亿元位居第12(金融科技分榜第5)。

按照目前市场预估的融资规模,三巨头合计募资将超过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00亿元,堪比当年国有大行的上市盛宴。

众所周知,在2017年四季度,亦曾有过一波新金融上市潮,彼时的主角是草根创业公司,虽然最终完成IPO的企业并不少,但其含金量较本轮不可同日而语。

近年来,随着监管政策逐渐明朗,行业环境日趋规范,以三巨头为代表的头部新金融平台,在整肃之后越变越强,推动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而这恰恰是新金融走向成熟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场上市盛宴,可以视为中国新金融的一场成人礼。

02 陆金所有何不同

目前,陆金所的主要业务包括科技驱动下的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服务,分别由平安普惠和陆金所(lu.com)运营。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陆金所的累计借款人数为1340万人,管理贷款余额为5194亿元,近7成用户为小微企业主;财富管理平台注册用户数达4470万人,活跃投资客户数达1280万人,客户资产规模达3747亿元。

在商业模式上,基于技术平台的收入为陆金所的核心收入,主要包括零售信贷服务费、理财交易和服务费。2020年上半年,这部分收入占比已经从2017年的61.9%升至83.5%。

从业绩来看,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的营收分别为278亿元、405亿元、478亿元、2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0.27亿元、135.76亿元、133.17亿元、72.72亿元。2017年-2019年,其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接近50%。

现阶段,陆金所的营收规模与蚂蚁存在一定差距,较京东数科更胜一筹。不过,相比其他两大巨头的业绩起伏,陆金所展现出了更为稳定的盈利能力。

据奥纬咨询(Oliver Wyman)统计,在所有新金融平台中,陆金所的零售信贷业务排名第二,财富管理业务排名第三。前有蚂蚁集团,后有京东数科,陆金所想要更进一步,压力显而易见。

然而,如果仔细考察陆金所的业务结构,会发现它并非没有机会。

陆金所不太一样。与蚂蚁、京东数科等纯线上的金融科技公司相比,陆金所的线上线下渠道整合能力,以及依托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优势,可以满足更复杂、更高额度的金融需求。

举例来说,在陆金所的财富管理业务中,近75%理财资产来自中产富裕人群——投资规模超过30万元的客户,并且资产100万以上的客户占比达到46.7%;目前其人均用户持有资产规模为2.93万元,是蚂蚁集团平均每用户8000元资产的3倍多。

概言之,蚂蚁和京东的主战场在线上,更聚焦普惠群体;陆金所采取的是错位竞争策略,线上线下相结合,更聚焦中产及以上人群。

过去多年来,在互联网巨头的流量与场景优势面前,陆金所之所以稳居新金融第一阵营,正是得益于这种差异化的能力。

平安集团功不可没。依托这家综合金融巨头的渠道,陆金所得以接触到该集团约2.1亿金融服务客户,其中不少人是小企业主、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

03 大戏刚刚启幕

2020,一个非比寻常的年份。新冠疫情重创了社会经济,却也成为数字化进程的催化剂。

在近期的外滩大会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就认为,疫情产生了大量线上的生态消费信息,把科技和数字化推前了至少10年。

这一年,三巨头共同掀起上市盛宴,既充满了戏剧性,又暗含了历史的必然性。

作为金融领域的主要细分行业,中国的零售信贷市场与财富管理市场依然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并且其数字化进程仍然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

奥纬咨询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达89.7万亿元,其中46.6万亿未被满足;截至2019年末,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达192万亿元,其中理财产品仅占比26%。

据奥纬咨询估算,到2024年,中国中小企业未被满足的的贷款需求,有望达到50万亿元;新金融平台(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者)管理的资产总额有望从2019年的7.6万亿元增长至27.5万亿元,五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9%。

大戏刚刚启幕。在这场成人礼过后,巨头们将在新的起点上,加速开疆拓土。

另一方面,伴随着新金融的渐趋成熟,三巨头的战略重点亦在走向分化,令行业的未来更具看头。

可以预见的是,基于流量与场景方面的统治力,在纯线上领域,蚂蚁集团的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小额、高频的消费信贷以及小微信贷。

眼下京东数科整体更强调to B的产业数字化,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白条、金条等零售信贷产品,还将是主要营收来源。

于陆金所而言,与平安的协同、风险定价和高客经营等三大差异化能力,是其在市场上进可攻、退可守的杀手锏。

再往后看,还有一批重量级的竞争者虎视眈眈,诸如美团、字节、小米。

而这,才是水大鱼大的新金融市场的迷人之处。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数字经济的他山之石

下一篇>金融科技的新“拐点”:成为新商业基础设施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9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