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P2P活期真的非死不可吗?

互联网+ 董云峰 · 零壹财经 2016-02-03 阅读:3903

关键词:p2p活期理财

P2P活期有甜头,也有生机,但绝非长久之计,更难籍此安身立命。

 

对于P2P活期产品,我一直持抨击态度。原因很简单,不是余额宝,非要拿自己和余额宝做比较,但其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与货币基金根本不是一回事;除了期限错配,平台垫资与资金池的问题,也很难避免。

 

尽管如此,P2P活期产品依然在蓬勃发展之中,小金理财、真融宝、财神爷爷、懒财网等平台规模上升很快,小金理财累计成交已经超过200亿元,上线不到半年的财神爷爷去年末成交就达到了66亿元。

 

P2P活期何以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显然,这类收益比较高,流动性又好——随存随取对投资者来说实在是太爽了。目前主流活期产品的收益在7%-9%,秒杀银行存款和余额宝,比起一些大型P2P平台的定期产品也不落于下风,很难不招人喜欢。

 

今天想说的是,P2P活期并非死路一条,原因在于它的本质是P2P平台向投资者给予流动性补贴(承诺),并因此成为一种获取用户和转化用户的重要手段。

 

这就是说,P2P平台名义上提供的是活期产品,但实际上是一种具有随存随取权利的定期产品。随存随取是平台提供的流动性补贴,用以吸引投资者。

 

沿此逻辑,投资者买入活期产品,可以视为对平台的一次初体验和试探,在此过程中,如果平台能够令投资者感到满意和放心,就很可能推动其追加投资,并选择收益更高的定期产品。

 

这是由当前P2P行业的现状所决定的。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将P2P理财作为投资理财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e租宝、大大集团等负面事件频频爆发,P2P社会形象整体较差,人们普通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不过,这种怀疑和观望,难以浇灭人们对更高收益的追求。对普通居民来说,信托及私募基金产品达不到门槛,银行存款和余额宝收益走低,而几次股灾打碎了人们的股市淘金梦,楼市目前的阶段对投资需求来说也难言乐观。在这种情况下,P2P活期产品结合了余额宝的高流动性和P2P的高收益,击中了很多人的心。

 

对余额宝收益不满意,所以偏向于P2P,而由于对P2P不放心,所以选择活期P2P。

 

这一逻辑的实质是,人们选择的还是P2P,但是出于对信用风险的担忧,提出了超高的流动性要求。一旦这种担忧出现下降或者基本消除,其对流动性的要求将随之下降--投资者不仅不会出现频繁进出,还有可能追加投资,以及从活期迁徙至定期。

 

一个佐证是,P2P活期产品的追加投资率较高。从笔者接触的一个P2P活期理财平台来看,根据其最新公布的12月份运营报告:53.78%的上月首次投资的用户在本月再次追加投资。用户的追加投资,实质是代表了对该平台的信任票。

 

而追加投资的下一步,很可能是定期。仍以上述平台为例,在首次推出加息(定期)产品后,已经有14000多名用户选择了投资定期产品。

 

另外,一些良性的势头也正在出现,诸如许多活期平台都调低了账户投资上限,高的50万,低的10万,此举可以降低投资者集中度,减少流动性风险。

 

话说回来,P2P活期终究是高风险业务,因为资金流入流出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也很难持续进行补贴,尤其当活期产品达到一定规模时--除非平台采取高比例的期限错配操作或者加杠杆,总之是规模越大,风险越大。

 

最后,所谓的大数据和智能匹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期限错配的祸根,在现有阶段,当黑天鹅事件爆发之时,它们不过是渣渣而已。

 

P2P活期有甜头,也有生机,但绝非长久之计,更难籍此安身立命。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未来金融研讨会:众平台激辩股权众筹风控

下一篇>唐宁的宜信蓝图:海外市场、众筹和区块链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6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