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解读金融污染与绿色金融治理

陆岷峰 · 零壹财经 2022-04-11 19:59:28 阅读:11389

关键词: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绿色经济绿色金融金融污染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新理念包括了绿色经济、环境发展、政治生态、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五大内容,新理念是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完全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过程的新理念,绿色金融是绿色经济的主体部分之一,既要充分发挥金融在绿色新理念转化为绿色新行动、新成果中的杠杆作...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新理念包括了绿色经济、环境发展、政治生态、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五大内容,新理念是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完全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过程的新理念,绿色金融是绿色经济的主体部分之一,既要充分发挥金融在绿色新理念转化为绿色新行动、新成果中的杠杆作用,又要对金融业的污染进行整治,回归绿色本源.

这就需要消除金融市场价值体系中的灰色地带,校正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市场导向,锁定绿色金融目标的“锚”、着深绿色金融的“色”、夯牢依法治绿的“墙”、拉紧绿色金融评价的“链”、划好绿色金融发展的“桨”、抓牢绿色金融发展的“点”,将绿色新理念成为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新底色”,不断坚持和完善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引言

绿色理念是指导绿色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方向与准则,对社会起着引导和驱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理念,绿色作为五大核心新理念之一,体现了绿色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

绿色理念要通过绿色行动体现出来,金融业是经济体最重要的运行要素,其绿色理念不仅体现在金融企业的绿色行为,更是对社会各服务对象的影响与制约,研究绿色金融的建设与发展对整个绿色理念的弘扬与实践有巨大的示范作用。

环境污染、生态污染、政治污染、文化污染、金融污染等等反绿色行为,都是对绿色理念的一种践踏,虽然各种污染源在形态上不同,但在行为、行式、治理等方面是异曲同工的,因此,研究绿色金融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理念,推进绿色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消除金融市场价值体系中的灰色地带,校正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市场导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绿色理念的研究


陆岷峰(2020)认为绿色理念是关于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生态理想及其价值观的一种信念导向,它是一种目标,就是人们是将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积极向上、健康正义、先人后已等作为一种目标,追求,是一种标准,就是作为企业、人和社会组织是健康向上的还是不良向下的一种评价标准,是一种行为。因为任何理念不是空洞的说教或概念,而是要通过扎实行动来体现出来,这三者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徐博欢等(2020)认为绿色发展理念是对人类全方位的一种要求,也可以是人类的一种道德标准。理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内容也会不断打上时代的烙印和记号,总体上社会是进步的,因此,理念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新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一切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推动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汪祖刚等(2019)认为绿色发展新理念十分重要,一定意义务讲,精神污染比环境污染更可怕,如果理念、指导思想错了,一切行为都会跟着错,比如有些地方提出“宁可毒死,也不饿死”反绿色理念,结果导致区域经济虽然有些指标是增长了,但人的生活质量是下降了,因为污染化工企业的盲目发展,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新理念,举国都坚守绿色治国,环境卫生各项指标快速得到改善,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上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金融污染根源追溯的研究

陆岷峰(2020)认为金融污染的根本原由还是源于金融的劣根性,金融企业和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微观主体一样,它首先是有利已的本能与本性的,当所处的环境完全是正能量,金融企业的行为也是正向行为,但是,当其所处的环境是负能量或好坏混杂在一起,其本能所有的自私自利一面就会被激活,价值最大化会成为金融企业的唯一行动准则,在这种指导原则下,赢利性会成为判别信贷政策、金融行为的主要准则,此时出现的违反规经营、高管案体频发、信贷支持偏向等等就完全可以理解为劣根性的一种本能表现。

徐博欢等(2020)认为金融污染的成本太低,有限的处罚对于金融企业巨额的利益而言不值得一提。成本过低的结果是使更多的人去违规,出现劣币挤兑优币的反向调节,少数金融机构出现的伪创新,借创新之名,搞表外经营,资金空转,避实就虚,为了自身济利益,乱收费、通过层层产品钳套,加大了实体企业的成本负担。对绿色金融发展还处于经营道义上约束,没有硬核措施,全国近46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愿坚持赤道原则只有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等为数不多商业银行公开表态坚守此原则,一方面说明绿色尚未深入金融企业的灵魂,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没有做到绿色的底气。

汪祖刚等(2019)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都是按市场规律行事,当资金是卖方市场,资金成为最稀缺的资源,金融企业会占据主动的地位,此时,具有投资冲动与约束力较差,在众多的选择中会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多的项目进行投资。在信贷结构上,由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风险相对较大,同样涉及环境保护项目的投入时间也较长,见效较慢,因此,在信贷投向上往往选择利已的项目,而对于是否危害于社会或宏观效益往往考究不多,虽然金融支持的一些污染项目非主观与本意,但客观上成了污染的助手与帮凶。

(三)关于绿色金融建设路径的研究

陆岷峰(2020)认为金融污染不仅对金融业本身健康发展是一种伤害,更是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金融业作为社会公众服务业,其能量会通过特有的渠道传导到社会各个层面。因此,对金融领域的污染要出重典进行治理,治理已经是一项底线思维,是突破了道德、法律、规定、预期的思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行为,属于对症下药,也是阶段性工作。治理也是绿色金融建设的一种方法与路径,通过治理不正常的现象,可以达到净化金融市场的目标。现在的金融治理在处罚上过多注重对机构的惩治,同时较多的是事后治理,而且在处理上主要侧重于经济手段,而对于金融企业来说,最不缺的就是金钱了,因此,其效果往往相对较差。

徐博欢等(2020)认为绿色金融建设最关键的是要加强金融人的道德水准建设,治污先治人,对于价值无底线、道德低下的金融人,尤如新冠病毒,一天不除,仍会反复;另一方面要培养金融企业能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利益的关系,克服盲目、自私的思想,要有较高的政治站位,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有时代的奉献精神,因为,要加强党对金融企业的全面领导,切实发挥党对金融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监管政策、监管理念融化于金融企业的文化当中,将规范行为成为金融人一种自觉行动。

汪祖刚等(2019)认为首先要提高绿色金融的科学认识,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这些年发展很快,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在又步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每一次变化都伴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持续加大,这就存在着开了窗户既吸收了新鲜空气的同时,必然会飞进来几只苍蝇一样,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污染是必然的,这个观点好象有道理,实际上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如果室内无吸引苍蝇的饵苍蝇也不会飞进来了,因此,发展绿色金融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正确的导向、正确的理念,只有方向正确了,金融业才会沿着绿色理念的目标坚定前行。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重视坚持绿色发展新理念深得人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已经成为金融人的必选项目,然而,目前,如同绿色发展其他研究与实践成果一样,还是较多地集中于就问题解决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找出绿色发展中反复出现问题的根由。

文章的基本观点认为:反绿色行为一是在不断突破绿色理念所能认可的底线,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极大的负能量;二是反复出现,久治不绝,似有春风吹又生之势;三是带有较广的普遍性,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种绿色文明中反复出现的这三个问题其根本原因一定是体制或制度设计上出了问题。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市场价值导向的负功能区是各类污染反复出现的根本缘由,只有将市场的底色完全绿色化,以市场为基础的社会、文化、环境、生态等也才有了绿色的基础,绿色新发展理念也才有落地生机的土壤,解决市场的底色绿色化是落实绿色新理念的根与本。

为此必须消除金融市场价值体系中的灰色地带,校正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市场导向,锁定绿色金融发展目标的“锚”、构筑绿色金融法律体系的“链”,划好绿色金融标准的“桨”,坚守绿色发展的思维“底线”,将绿色新理念成为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新底色”,通过坚持和完善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用以推导全社会绿色理念落实的新路径]。

三、绿色发展新理念下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绿色理念、绿色金融与金融污染的理论逻辑思维与结论

1、绿色政策制度力度在持续加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绿色理念的实践,特别是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不断出台政策、文件,着力构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2015年初我国新的《环境保护法》面市,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陆续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规定,提出绿色金融体系和绿色信贷工作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绿色金融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016年人民银行等部委又共同了发布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绿色金融的若干具体措施,2017年,全国24家系统内重要性银行的绿色信贷绩效纳入到央行宏观审慎考核(MPA)。银保监会加强也是积极加强对绿色金融的监管与引导,出台节能减排授信、绿色信贷指引、能效信贷指引等。

今年初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再次强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地方一些城市积极响应,如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基地,寻找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探索区域性绿色金融体系运行机制。

各商业银行则不断加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据统计,全国绿色信贷规模逐年都在超常增长,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2013年末为5.2万亿元,2019年末就达到10万亿元,从产品系统看,绿色债券品种也在不断创新丰富,2017年末,我国境内外发行绿色债券累计达4799亿元,在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量的中占 30%左右,(见表1:2013—2019年21家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单位:万亿))处于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表1:2013—2019年21家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单位:万亿)

2、环境污染状态与绿色金融发展相向而行

 常规情况下,随着绿色新理念的提出,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将污染治理作为近三年的三大攻坚战役之一,生态环境应当越来越好,然后,现实中上情况与绿色理念提出来的理想目标差距还是较大的。

从大气污染情况看,我国能源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石油、所占的比例少,导致大气污染问题非常突出,特别是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对环境都造成大气污染,其中一氧化硫,粉尘,烟尘、机动车排气污染突出。

从水环境污染情况看,全国约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无法使用。城市湖泊、大型淡水湖泊(水库)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由氮、磷污染引起富营养化加剧,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90%的城市水域受污染,南方城市由于水污染造成总缺水量的60%—70%;在对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

从土地荒漠化、沙化、水土流失情况看,目前,荒漠化面积在以年增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荒漠化土地甚至已占国土陆地面积的27.3%,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从20世纪50年代5次增加到90年代的23次,水土流失也很严重,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94.91万平方公里。

从废弃物污染情况看,每年工业固体废物增长7%,每年城市生活垃圾增长4%;大部分危险废物处在低水平利用或进行简单的储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大约在20%左右,随着外卖行业的发展,无数的塑料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外卖垃圾引起的“白色污染”严重,外卖垃圾围城也很严重。

从室内环境污染情况看,由于建筑、家具和现代家电等与办公器材造成室内严重污染,每年我国约有一万人死于室内污染,室内空气是室外空气污染的5—10倍。

3、践行绿色理念须回归市场治理

从环境污染状态与绿色金融发展相向而行的实景来看,并不是绿色理念没有发挥引领作用,也不是金融不作为,而是市场自带的负功能发挥作用,污染的诱惑力太大,成本太低,利益的驱动力带有不可抗性。市场经济的魔力在于无形的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方面,市场用无形的手,通过价值规律、市场竞争规律等,驱使社会各微观主体为了价值目标而努力,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中本来有守规则与不守规则竞争两大类型,对于不守规则,由于低成本、不择手段、以牺牲同类或社会效益为代价而获取自己的超额利润。对于有理性、有情怀、有自我约束力者而言,规则是有效的,但对于不理性、无情怀、无自我约束力者而言,破坏规则将是获得最大收益的手段或捷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首先,市场是强调价值实现的,其次所有的企业主体或个人都要生存、都要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市场会驱使其奋力实现,第三,由于企业和个人都有自私的劣根性,因此,其不择手段等劣根(错误的价值观,只顾自己而不在意别人)容易被市场的魔力所激发,第四企业的这种劣根实际上是市场经济机制自带的负面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见图一:社会微观主体价值目标实现图)从图一可以明显看出社会微观主体在

图1 社会微观主体价值目标实现图

实现价值目标过程中,其反绿色行为流程图及影响的因素。

①表示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无形手和政府的有形手都在发挥作用,并提出社会微观主体的价值最大化目标,当然这个目标中正能量必然会附带负能量的目标;②社会微观主体在运行过程中,此时有两条路径可供选择,一条是完全规范、守德的绿色行为,此时有可能会付出更多的成本,而另一条是反绿色的行为,是由于价值目标中的负能量发挥主导作用,其行为突破法律、道德的底限的行业,③行为的结果,坚守的反绿色行为的微观主体都可能实现了价值目标,且后者还有可能实现较前者更多的价值目标,但是,往往是以牺牲社会长远利益、宏观利益、他人利益为代价的,这是社会所一提倡和不允许的。

将微观主体的行为,统一到绿色行为上来(见图二社会微观主体绿色行为价值目标实现图)从图二可以理出清淅的治理思路。①第一步同图一①的流程,

图2 社会微观主体绿色行为价值目标实现图

市场和政府同时对市场发挥调节作用,但市场是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当然也包括了金融的作用;②社会微观主体在运行过程中,此时有两条路径可供选择,一条是完全规范、守德的绿色行为,此时有可能会付出更多的成本,而另一条是反绿色的行为,是由于价值目标中的负能量发挥主导作用,其行为突破法律、道德的底限的行业,但在图二中,通过绿色治理体系的建立,一方面作用于目标价值中的负能量,通过正能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引导、约束微观主体的反绿色行为,④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从而使可能或已经的反绿色行业转化为绿色行为,⑤最终所有的社会微观主体活动都是绿色行动,实现的价值也是体现绿色理念的价值。

在这个流程当中,最重要是实现社会微观主体的反绿色行为的转化,这就要通过绿色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来解决,如何要解决社会主体这个市场目标是绿色的,同时加以规范、制度的约束,社会主体的行为就会规范运行,从而将这种负面魔力、磁性变成一种正向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坚持理念统领、发挥市场基础作用、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制定绿色金融标准、加大奖惩力度、瞄准主要矛盾,绿色理念的运行才有可靠的基础。

(二)推进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

将绿色新理念成为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新底色”,不断坚持和完善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须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1、坚持理念统领,锁定绿色金融目标的“锚”

坚定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就是要将绿色发展新理念金融化,要将新理念作为一切金融工作的出发点与立足点,要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金融机构的行为导向,锻造绿色金融理念的“扇骨功能”,使金融机构如同“扇面”一样紧紧呼应“扇骨”的所有行为,为此,金融机构应当坚持绿色金融理念,让金融发挥资源配置基础功能,使得资金从污染性行业逐步退出,更多地投向绿色、环保的行业。

一是明确金融机构对促进绿色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把绿色特性嵌入金融运行基本规则,从金融和环境的关系入手,重新审视金融,引入生态文明理念,并以此改造金融体系和金融系统;二是依靠金融手段和规章制度影响企业的价值导向,为绿色产业发展倾斜足够的金融资源,推动传统产业的向生态化和新型绿色生态产业方向发展。

2、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着深绿色金融的“色”

坚持和完善绿色金融治理体系,提升绿色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发挥市场基础作用来构建绿色金融理念长效机制是关键,这就需要消除金融市场价值体系中的灰色地带,校正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市场导向,让绿色理念成为市场导向的目标。

在具体策略上,充分运用市场机构来选择产业、企业,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对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优化、淘汰和约束的作用,利用金融政策和资本市场的资金引导功能和优势,抑制高污染行业的过度发展。

一是要规定市场准入标准,要将是否绿色作为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坚持绿色优先的原则,对于支持环保事业的金融业务要有更多的优先帮扶政策支持;二是提高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绿色行为的定价,提高其投资回报率,降低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绿色行为的税费和其他成本。三健全财政对金融机构发放绿色贷款的补贴机制,加大贴息力度,逐步放开贴息标准限制,简化审批流程,鼓励金融机构发放绿色贷款。

3、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夯牢依法治绿的“墙”

绿色理念不能虚化,必须要有坚强的法律体系做保障,构筑绿色金融法律体系要有具体的目标、措施作保证,做到法律之“墙”要高不可越,厚不可穿,通过法律的强制力,确保所有的金融行为绿色化。通过法律的规范,将一切金融行为关进法制化的笼子中,要由污染治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攻坚战,转向持久战、转向一个自觉行动,不断提升金融企业的风险与污染识别能力,使绿色金融成常态化。

一是明确金融机构的环境法律责任,允许社会公众监督、投诉金融机构向污染项目直接或者间接提供资金。适当的时候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以及《保险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明确金融机构对所投项目环境影响的法定审查义务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督审核权利。

二是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消费者的绿色环保理念。以国家立法作为基础框架,鼓励各省、市、自治区人大根据辖内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绿色发展的地方法规。

三是坚持以民事责任为主,刑事、行政责任为辅的方针,进一步加大有关责任部门执法权力,完善并不断优化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加大企业污染环境投入的成本,驱使金融机构主动地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持续坚持绿色金融发展理念。

4、制定绿色金融标准,拉紧绿色金融评价的“链”

当前,人民银行、银保监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绿色金融的行为标准,绿色标准体系这就是绿色价值理念的作用,要将绿色作为挣钱的分水岭,标准是奖惩的依据,是低于法律效率,但是标准要求高于法律的准则,在准则与法律之间还是有较大的弹性空间,是人们日常行为最主要的依据,如果一切以法律不为标准,哪社会的层次就很低了,标准是根据时代、场景的不同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提升的,更细,更易操作,在详细程度上比法律条款详细多了,因为法律不可能处处都描述到,且时效性很强。

但是,标准体系没有法律的约束力强。绿色金融标准范围很广,包括但不限于金融行业标准、产品标准、行为标准、道德标准等等,一方面由监管部门制定,另一方面由各金融机构制定,还有一些是行业协会制定等等。

5、加大奖惩力度,划好绿色金融发展的“桨”

坚守绿色金融发展的思维“底线”,切实加大对反绿色行为的惩治力度。目前,一些金融企业由于反绿色行为的成本很低,因此,对于自觉坚守绿色理念与行为主动性不够,对反绿色行为抵抗力不强,重要原因之一是对于绿色金融没有力度到位的奖惩措施,虽然有《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但法界线往往是最后底限,大量的工作还是依赖平时的主动作为,而奖惩措施则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对绿色金融的行为大奖,而对于反绿色金融行为要重罚。具体奖罚上:

一是要将绿色金融发展目标列入各个金融企业的公司章程,作为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将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公司层面的目标,而要成为公司全体机构和人员的目标;

二是要制定明确的奖惩标准,对于积极坚守绿色理念,大力支持环境保护的金融企业要给予重奖,而对于反绿色金融行为的企业要进行重罚,处罚的标准要超过其可能带来的所有收益,使其无利可图。

三是对金融企业的分支机构,一级法人机构要切实履行绿色金融发展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分支机构及工作人员的绿色行动及后果也要进行相应的奖惩,列入到日常工作的考核当中。四是积极支持金融企业加大对绿色金融的科技投入,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6、瞄准主要矛盾,抓牢绿色金融发展的“点”

发展绿色金融重要的是要抓住主要矛盾,一是要重点抓好信贷投向,要将绿色标准作为绿色金融的行为准则,一方面要确保信贷业务的体现绿色理念,另一方面一定要支持重大项目、重大投资、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环境治理。

二是要积极培育金融企业的绿色理念,将绿色金融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19],培育金融企业的绿色文化,规范金融企业的行为,处理好企业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

三要需要建立稳定的跨部门、跨条线协调机制,确保绿色金融发展一致性。构建“一委一行三会”、财税部门、金融机构以及财政部门等多方主体的职责的双向信息沟通与共享平台,要将环境保护有关的技术信息和行业标准、违法违规处置情况及时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

四、结语

金融在社会经济生活当中处于核心地位,绿色金融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社会和示范效应,发展绿色金融,坚持以绿色理念的市场导,加以利益杠杆引导,形成法律、标准、奖惩等为一体的是绿色金融治理体系,辅以强有力的制度执行力,绿色新发展理念会成为社会的全方位的自觉行动与行为,绿色新发展理念也有就了坚实的行动基础。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7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