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中小商业银行: 决战在有毒资产市场上

陆岷峰 · 零壹财经 2020-05-25 12:06:22 阅读:12706

关键词:不良贷款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贷资产质量

摘要:信用风险是中小商业银行各类风险中的基础和重点风险,信贷资产质量是形成信用风险的根本原因。中小商业银行定位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基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中小商业银行不仅仅是中小微企业日常经营资金主要供应商,更是中小微企业疫情期间的主要...

摘要:信用风险是中小商业银行各类风险中的基础和重点风险,信贷资产质量是形成信用风险的根本原因。中小商业银行定位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基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中小商业银行不仅仅是中小微企业日常经营资金主要供应商,更是中小微企业疫情期间的主要救助者,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的不良资产的抬头增长的趋势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加之中小商业银行本身也受疫情的伤害,如何应对疫情危机、严防不良资产的“癌”变扩散,保持中小商业银行群体的健康发展,倍加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治理力度及科学治理迫在眉睫。

一、引言

中小商业银行和中小微企业(以下简称“双中小”)是我国市场经济中两个最重要的微观群体之一,分别属于于金融和实体两个生态群体中数量最多、单个体量最小、地位又特别重要的成员,“双中小”互相以对方为目标客户、依存、共促的两个群体,中小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就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作为市场定位和初心,而中小微企业又主要依赖于中小商业银行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相比较中小微企业而言,中小商业银行的社会影响面更广些,除了自身的价值外,还是一个社会公众机构,其承载着社会资金安全等职能。因此,保证中小商业银行群体健康生存十分必要,而健康的银行又必须有健康的客户,中小微企业本身生存环境相对较差,抗风险能力较弱,而本次汹涌而来的疫情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推向了成长途中的谷底,这无疑也将中小商业银行推向了选择的火山口。中小商业银行或将面临巨额的不良资产,面对可能的重负的不良资产的分散与化解,常规方法与速度解决不了消除不良资产带来负面效应之渴。必须多维度开展中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自救行动。以保证“双中小”互相促进、互助发展,在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上更健康成长,而中小微企业也能够从低谷走向快速恢复增长。

二、文献资料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小微企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高死亡率情景将再次重现,本来中小微企业的死亡率就高,生命周期平均也就三年半左右,而本次疫情的影响,这一问题将会更加严重和突出。

周军煜等(2020)认为2020年的新冠疫情一方面表现为自然人的灾害,而另外一方面因为应对疫情,中小微企业不得不停工停产等,造成了经济发展出现急刹车,从而直接影响股市、全球供应链、经济大机器正常的运行。从目前几个主要经济指标表现情况来看,已经属于经济、金融危机的性质。

陆岷峰(2020)认为中小微企业深受本轮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涉外型中小微企业实际上受了双重打击,一是直接停工停产,二是国内复工复产时,国外疫情又开始爆发进行停工停产,原有的订单统统取消,而且在时间上相对于非涉外企业要长到四到五个月。

徐阳洋等(2020)认为中小商业银行受到疫情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疫情危机直接表象在中小微企业,但结果将直接表现在中小商业银行,而且这种影响是全面的、长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会越来越大。据迪普思数字经济研究所调研预测,如果没有特殊的救助措施,涉外中小微企业约有70%左右要关门停产,而这些原先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贷款将直接会变为损失类不良贷款。

陆岷峰等(2020)认为在这场疫情中,中小商业银行也是受害者,首先除了有限的线上业务外,主要的业务也是停工停业近二个月时间;其次金融业务也是有个连续性,两个月的断档使上下游业务的链条断裂,如存、贷款业务项目发生脱节;第三部门银行的员工也受到病毒感染,影响正常的复工复业。

为了保证社会就业稳定,必须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政策上、道义上、经济上的救助,高伦等(2020)认为在经济环境相对宽松、稳定的情况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都很困难,疫情发生并没有使中小微企业的质态上变好,反而是走坏的一个趋势,在这个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救助,实际上中小商业银行此时的信贷投放实际上基本都是有毒资产,将会给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大伤元气。

陆岷峰(2020)认为.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发展较为稳健,在支持实体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日趋突出,然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了不良资产有抬头趋势,且本轮疫情不良资产的影响还有个滞后期,预计未来三年内中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将会出现一个小高峰,而经营质态将会进入一个大的低谷,中小商业银行也面对难以跨越的界碑,相当一批微型的商业银行将会面临生死大考。

欧阳文杰等(2020)认为当前,党中央、国家及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为“双中小”度难关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一方面为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另外一方面积极对中小商业银行进行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双中小”发展难度与困境。但是,外围的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商业银行的对不良资产的消化与化解,因为,最终的买单人仍然是中小商业银行自身。

中小商业银行有不良资产是商业银行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重要的是如何尽可能少或尽可能地对商业银行产生最小的影响。

徐博欢等(2020)认为.不良资产的最终表现为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损失,但是,不良资产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却是多维度的,不仅影响利润、还影响资本金、机构形象、机构评级以及市场定价等等,对不良资产的风险评估既要评估其本身的负面效应,还要评估其扩散功能所可能带来的后果。

陆岷峰(2020)认为.从历史上历次较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的后果来看,受伤最重的往往是中小金融机构,大量的中小商业银行会为经济的奔底而买单,成为重要的被合并重组的对象。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及现实条件,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也是可以被破产、重组或并购的,因此,不论在什么经济环境下,保护好中小商业银行自己才是对中小微企业最大的保护,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周军煜等(2020)认为中小商业银行面对不良资产的大幅度增加,首先要进行上门催收,加大对信贷经办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力度,督促责任人尽心尽力尽责管理信贷资产;其次要依法催收,对于催收无效的要及时移交给法院,进行起诉,依法保护信贷资产;第三可与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将不良资产打包出售或委托专业催讨公司进行催收。

从上述理论研究工作者所述观点来分析,大都已经关注到“双中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疫情对“双中小”的深度影响,在治理对策上也提出了许多可行有效的方法。研究的不足在于缺少系统性,对中小微企业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缺乏定量分析。文章根据近十年来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变化趋势,对信贷资产质量的趋势特点作了研判,同时,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作了全面的分析,为中小商业银行防范与化解不良资产提供了方法基础与措施设计的逻辑前提。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加强对不良资产管理的同时,主张主动进行风险管理,而不是等到不良资产形成了再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通过发展、优选客户、转型等等,让风险由隐形转化成无形,实现过程中化解。

三、中小商业银行:疫情危机、信用风险叠加与综合治理对策

(一)信用风险叠加的形势基本判断:局部风险很大

1、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提升


中小商业银行一般是指除工农中建交邮以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约占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98%以上,资产总量的40%左右,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中规模较大的机构其资产又占这一群体的资产约65%左右。基于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驳备水平较高以及中小银行业机构中较大机构的资产质量相对较稳定,系统性风险并不显现,但局部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度较高,整体行业资产质量下行,且下行底部时间长短,还有待于时间及各指标的走势来确认。

中小商业银行目前是我国以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规模较小的市场主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银行机构,是当前践行普惠金融目标的最主要载体,更是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现行商业银行管理体系的十分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各方面业务增长速度较快,从总资产规模看,在银行业中占比越来越高,到2020年2月末,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37.44万亿元,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总规模也达到38.48万亿元,两类机构资产合计占至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26.4%,可以说,中小商业银行的健康的发展对于我国银行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见图一中小商业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
图一 中小商业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资料来源:wind)

另一方面,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上作用也是越来越大,中小商业银行发放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占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越来越高,从2018年末数字看,中小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这一占比达到52.4%。

图二 中小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资料来源:wind)

2、疫情爆发前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已不容小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向好,即使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规模不断冲击新的高点,面对金融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近三年三大攻坚战之一,中小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呈现向好趋势,然后,新冠疫情的发生,大量中小微企业将陷入死亡、萎缩性发展状态,不良资产增多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中小微企业所带来新的不良资产基本对冲甚至还超过了近三年系统性风险攻坚战取得的成绩。

在持续的内外部经济发展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压力下,中小商业银行面对不良“双升”压力持续加大,信贷资产质量走低趋势进一步确立。

根据银保监会网站有关数据统计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2月间,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处在高位,特别是2018年6月以后,不良率持续高于4.00%,当然,近年的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也有所抬头,2019年9月这一指标也达到2.48%,分别比同期国有大型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高出了1.16和0.85个百分点

四大类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走势有较严重的分化,明显具有不良贷款向中小商业银行聚集的态势。

特别要关注的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上升速度极快,三年之内的不良额已经超过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额,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不良额差距在缩小,2019年12月份农村商业银行不良额为6155亿元,同期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额为8959亿元,但从总资产看,国有大型银行总资产分别为110.57万亿元,而农村金融机构(包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总资产只有37.22万亿元。
图三 2017-2019年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情况对比(资料来源:wind)


图四 2017-2019年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情况对比(资料来源:wind)

3、疫情爆发“催化”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1)不良继续攀升


疫情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的巨大冲击,其中对批发零售、物流运住宿餐饮、输、文化旅游、建筑等重点行业受影响最为明显,一些高杠杆和现金流紧张的小微企业受打击更重。工业企业经营生存难度加大,由此产生巨额不良贷款只是时间问题,湖北、广东、河南、浙江、湖南、安徽、江西等地疫情相对较为严重地区的经济运行质态行短期已受到较大影响,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疫情导致其生存危机,不少在加速退出市场。由于小微企业贷款半数以上是由城商行和农商行发放,这就给本身较高的不良贷款率带来更高的不确定因素。

表一 银行资产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wind)

(2)中小微企业通常情况下其不良率就相对偏高

通常情况下,中小微企业的死亡率就较高,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平均生命周期约3、5年,远远短于西方发达国家,而遭遇到新冠疫情这种停工停产断链的极端情况的影响,大量的本来生存就很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会提前结束生命,一些勉强支撑下来的中小微企业也是满身受伤,一些较好的中小微企业发展也可能由此掉头向下,即使在通常用情况下,中小微企业的不良资产率高于大中型企业约两个百分点左右。

(3)疫情将使中小微企业连累中小商业银行发展

新冠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和监管理机构、金融机构都积极想办法帮助中小微企业度过难关,涉及到中小商业银行的一些政策虽然能暂时缓解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境,这是必须也是必要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极其有效的,但是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后续发展还是深埋了较多较大潜在的风险点。

首先是新贷政策。疫情期间新增的贷款基本上是有问题企业的贷款,好企业、发展韧性强的中小微企业不存在资金链断链等情况,出现问题的一定是质量相对较差中小微企业,这个期间发放的贷款从一开始就是带病发放,基本上是用于企业发放工资,而此时的信贷投入是没有现金流回报的。因此,之后的资产质质量可想而知;其次对于存量贷款不断贷、不抽贷,要续贷等,这就意味着,一部分资质好,纯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疫情过后还会走好,但如正好属于疫情期可能变坏的小微企业此时不断贷、续贷,恰恰给这部分企业以喘气之机,让矛盾暂时掩盖,却大大让商业银行失去了最佳的风险控制与化解时间;有些风险引爆点正好是疫情期,企业出现问题往往是断崖下跌。第三对于逾期的不良贷款无条件展期且不收罚息,其结果是中小商业银行负债与资产对应的期限结构发生错配,资金价格也发生错配,同时,对银企之间格守信用观念、契约精神也受到很大冲击。

(4)疫情将使局部地区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加大

根迪普思数字经济研究所调研报告显示,中小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高的行,不良率相对高于低的行,对于本次疫情影响,报告显示,可根据疫情控制程度分为两类区域,即湖北省区域及湖北省以外区域,小微企业也可再分两类,即涉外小微企业和非涉外小微企业,可以将湖北省区中小微企业和涉外中小微企业归为一类受灾对象,将湖北省外中小微企业和非涉外中小微企业归为二类受灾对象,对于服务于一类受灾对象的中小商业银行其资产不良率约新增1%,二类约新增0、4%,而同时服务湖北省内的涉外中小微企业的中小商业银行其不良率约约新增1、8%。

从政策及市场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扶持和影响信息来判断,基本也是异曲同工。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多次定向下调中小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增加抗疫再贷款,2020年4月3日更是又再次针对省级以下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及没有跨省行政区域的城市商业银行下调风险准备金1个百分点,涉及中小商业银行约4000家机构;三月份,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我国六家银行评级展望已经从稳定调整为负面,这六家银行除富邦华一银行外,其余五家银行均为区域性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中小商业银行,共同特征是贷款组合可能对经济下行更为敏感。

4月1日西部一家资质较好的中小商业银行在香港股市表现十分抢眼,从下午14点28分开始,盘中股价急挫,一度暴跌49.57%,最低跌至0.58港元,创上市来股价的新低。无论是政策的支持与关心还是评级机构的负面展望和二级市场的过度反应,都是对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及发展韧性的一种担忧,只是表现和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5)信贷资产质量拖累中小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指标

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最重要、最基础的资产,占整个资产的比重80%以上,因此,信贷资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会延伸或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或指标走坏。

首先是影响财务指标,直接影响中小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核销呆账要冲抵驳备,要减少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水平,而利润指标又影响到许多与利润相关联的指标,如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后续又会影响到资本市场对上市银行的估价;影响盈利能力。

从中小商业银行实际运行情况看,近年来其资产利润率是呈逐年下降趋势,2019年12月,我国的城商行和农商行资产利润率分别是0.70%和0.82%,比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低0.86%、大型银行低0.94%.由于不良贷款余额的增长不仅会增加坏账损失,还会使中小商业银行的利润直接减少,进一步侵蚀贷款损失准备金,中小商业银行不得不增计提拨备,进一步减少利润,影响盈利能力大。

由于受疫情影响,中小商业银行传统类中间业务收入增长也显乏力。从与消费相关性较强的银行.卡业务收入来看,已经面临明显阶段性下降,信用卡新开户数短期内已经有有较大的回落。同时,疫情对进出口的冲击还不利于中小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收入的增加。由于整体市场处于预期相对偏悲观的估计中,公募基金和私募产品代销等以及资本市场相关的新型中间业务收入也在走弱。网点客流量相对减少也影响着中小商业银行拓展理财、资管类相关类业务。


(资料来源:wind)

其次是影响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发展指标和发展能力。对于不良资产较多的中小商业银行一是投资者不敢直接投资,有实力的资本或股东难以看中,作为存款投资人囿于风险因素也会远离高不良的机构,而机构本身为了尽快提升财务能力,往往又会对资产进行高定价,又会挤走一部分优质客户;

第三直接消耗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一方面从监管指标角度,风险资产规模越大,消耗的资本越多,离监管指标的要求越远。城商行和农商行由于本身资本补充工具就不多,相对较高的信用风险进一步侵蚀着资本水平。通常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要不断为贷款计提损失准备,按监管部门现行规定,拨备覆盖率一般掌在120%~150%之间,贷款拨备率一般掌握在1.5%~2.5%之间。城商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状况欠佳、资产质量下行的情况下拨备覆盖率会逐年降低,2019年12月农村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接近已下调的最低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只有128.16%,低于同期国有大型银行的234.33%。而且城商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还会进一步侵蚀二级资本,使得资本充足率进一步承压。

图三 2017-2019年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对比

(资料来源:wind)

图四 2017-2019年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对比

(资料来源:wind)

第三还会影响中小商业银行品牌形象,削弱市场竞争能力。

(二)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危机治理对策

化解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时对不良资产进行清收、催收十分必要,然而,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构建一套系统的多样化的保持资产质量处于一个高水平的机制,这就是要通过发展,加大资产规模稀薄不良资产,增加利润消化不良资产,科学管理控制不良资产等主动型风险管理模式。

1、加鞭发展,化解风险。

用发展解决发展中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中小商业银行的重要的特点是规模小,因为规模小所以其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化解风险的水平也较低。

因此,应对不良资产和风险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保持业务的健康、持速、快速的发展,要作为化解和处置风险的最主要手段来抓。

业务的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不能大起大落,所谓业务的健康发展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可能性和自身资源条件的充分运用最大化。通常情况下业务增速要跑赢大市、跑赢同行、跑赢不良增速,只有这样,才能加大资产的规模,摊薄不良资产率,也只有发展了,才能有提更多的风险驳备用于化解不良资产,消除不发生危机的基础。

2、加大核销,屏蔽风险

现在有些中小商业银行会计报表上一边是反映较多的不良资产,一边是反映较高的风险驳备率,这当中可能是由于核销手续难具备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经营指导思想,有的认为不良是前任造成,故持续挂在账上不处理,这不利于商业银行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提升。

因此,一是要分类从紧,就是要对所有的资产严格按照五级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标准要从严;二是要驳备从高,即根据资产风险分类结构,尽可能多提些风险驳备,以丰补欠;核销从快,数量从大;要积极主动核销,对于符合条件的能核尽核,尽量尽快减少不良资产的数量;四是要灵活的方式管理不良资产,要突破传统的不良资产催收的方法,可以灵活用打包处置,资产证券化,以时间换空间,将不良资产转化成生息资金,通过发展的方式来化解不良资产,提高中小商业银行的综合收益。

3、加速探底,度量风险。

对不良资产的管理重要的点是要精准摸清底数,一要掌握不良底,主动自测,要对本行的资产质量充分揭示,对不良资产的性质、结构、分布、企业都能够准确的分类,尽可能多提风险驳备;

二要掌握政策底,一方面要了解产业政策要求,明确国家支持和扶持的企业和重点,不能盲目救助,对于一些淘汰的企业,当死则死,不然会一起死,保护自己是保护小微企业最好的方法,救助小微企业是救自己,但有些是不能救的;

三要掌握监管底;即监管导向十分重要,即使本次疫情发生后,监管部门明确指出对于不断贷、续贷等政策,仅仅是疫情期临时性政策,并不表明降低监管标准。

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特别是在救助过程中还是要坚持风险底线,监管部门划定的底线不能突破;四是压力测试底;即要通过各种指标的模拟测试,推算在极端情况下,本行所能承受的不良资产数额和不良率,便于在经营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做到心中有数、经营有度。

4、加瓦攻关,冻结风险。

不良资产是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是新闻媒体特别关心与关注的对象,媒体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的力量,社会的投资者,当然也有个别媒体因为各种原因会放大事情的本身。不管如何,作为中小商业银行而言,最重要的是科学应对新闻舆情。

一是主动介入,当商业银行出现不良资产较多时,稳定存款人的信心最重要,与其做站台性背书或宣传,不如实实在在统一口径通报化解不良资产的具体措施,二是客户应对;特别是存款大户,要让存款投资人感到安全感、信任感,这需要平时信任的积累及重大问题处理事情的方法与态度;三是同业应对;现在很多中小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于同业市场,因此,给同业市场的信心也很重要,保持金融市场的空间对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全局更有利。

5、加码结构,分散风险

规模的增长要以结构的优化为前提,没有优化的结构,规模的增长只能是盲目与无效的,并且会产生更多的不良资产。因此,中小商业银行的结构优化须做到,一是主动优化结构,将结构的优化作为应对不良资产的首要策略来抓,严格按照监管要求来设计发展的结构;

二是要布局好资产负债结构,这个是最大也是最主要的结构,要做到以负债结构来设计资产结构,而不是用资产结构来倒逼负债结构;

三是要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做到大中小客户的结构适当的比例,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尽可能多的微型客户更利于业务的稳定,避免过度依赖于大型客户而形成业务的上的波动,造成业务上的不稳定;

四是注意资金期限结构的配置,严禁资金短存长贷,造成流动性的风险,要充分考虑存款可能下降而导致的流动性的不足,留有足够的空间;

五是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专业化、特色化经营是竞争之道,但是,在此基础上适当或尽可能多的实现业务经营多元化十分必要,避免业务过度集中可能带来的行业性风险;

六是资产的布局要考虑到行业分布结构的合理性,同时,作为地方金融机构,要通过尽可能多的零售业务来应对可能的区域性资产结构带来的区域性金融风险。

6、加速转型,化解风险。

适应时代,超越时代是中小商业银行求生存快发展最佳的方法与路径,即使没有新冠疫情的故事,中小商业银行适应时代、超越时代的发展也是其生存的之道。目前,必须主动转型,适应数字化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当前疫情问题所造成突发性的“坑”。

一是要坚守正确的市场定位,确立“小而优”、“小而精”的发展原则与方针,强调发展的前提是健康、协调,而不上虚胖、虚大。规模要以集约化为前提,以优化结构为基础,特别是不能为规模而规模,以资金空转为方法,制造虚假繁荣;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将商业银行成为个人谋取政治资本的平台或手段,用单一的市场占比来显示个人的政治地位,而要以商业银行协调性发展为根本;

三是要坚守中小商业银行成立时初心,精心耕耘;四是要坚持战略定性,以特色化、专业化为立行之本,以本土化为业务发展的边界,做好自己当做的事;

五是要坚持数字化、轻型化、集约化、线上化的发展策略,积极融合到数字经济发展大潮当中,不断提升数字化经营的水平,将科技作为经营的基因来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只有核心竞争能力强了,才能应对各类风险。

7、加盟头羊,转移风险。

中小商业银行要坚持开放的发展新理念,当今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对抗性竞争走向竞合竞争,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取得最大的竞争效果。中小商业银行天生的局限性带来的投资规模不大、产品创新研发能力不足、高精尖人才积聚能力不强等等是无法克服的,也是无法通过主观努力能够解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加盟大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寻求合作,借寓生存。

一是要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有实力的股东单位,不断充实资本力量,夯实应对风险的基础;二是要加强与国内外大的金融机构合作,以替补者的身份,错位经营;三是要积极参加区域资金联盟,资金互助,抱团取暖,以群体力量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8、加强保护,防范风险。

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的中小商业银行要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但千万不能依赖地方政府的保护,要不断提升发展的市场化水平与能力,用市场的规范与手段来摆正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避免非经济性的行政干.扰;在救助中小微企业这个重大战略选择上,保住中小微企业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中小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保中小微企业就是保自己,然而前提是中小商业银行首先要保护好自己,自杀式救助不是科学的方法,非理性的保只能是盲目的保,最终谁也保不了,且造成的社会成本更大。三是要积极推进救助立法,央行,地方政府要积极动用可控资源来支持中小商业银行的救助行动,要积极支持中小商业银行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来进行选择性救助,以救助手段来推动结构优化,实现“双中小”的良性健康生存与共同成长。

9、加选客户,远离风险。

主动选择客户,科学识别客户,识别风险,有优质的客户是商业银行远离风险的基础,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大力运用金融科技,支持中小微企业从来不是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小中选大,好中选优,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中小微企业的选择余地十分大,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获得率不到20%,而在剩下的80%中至少还有30-40%的中小微企业属于优质或可供选择的小微企业。

如何选择优质中小微企业,进行精准的风险识别,一是要建立中小微企业数据库,尽可能的收集大剂量的中小微企业客户信息;二是要打通中小微企业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库通道,通过数据信息描绘并锁定目标客户;三是进行线上营销,将金融产品与中小微企业进行有效对接;四是要通过建模评估,平台化建设,实现产品批量化,业务流程化、价格模型化、业务线上化,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完全实现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线上办理;四是充分运用区块链技术、物联网等技术,加强中小微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日常监控 ,构建预警系统,加强风险的实时控制;只有选择了优质客户,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远离风险。

10、加深改革,拒绝风险。

信贷资产风险的本源来源于企业的本身,然而能否会成为中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审批管理体制。现行的中小商业银信贷审批体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信贷审批主观化,凭经验及一言堂式的决策,结果导致不良资产成堆放形成。

因此,解决中小微企业不良资产的根本路径就是要深化信贷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其关键就是要深化信贷审批体制改革:第一实行专业审批,要让专业人做专业的事,将授信业务交给业务专家审批与管理;第二实行数字审批,对于小额、结构性、标准化金融产品,实行数字化审批,提升审批的客观性;第三要实行专家审批;改变信贷审批凭经验或质量指标审批;第四要实行行外咨询团队审批,借助于外脑,通过建立外部专家审批库,用随机概率产生的专家参与审批,可杜绝可能产生的新道德风险,通过内外审批互相验证,确保信贷资产审批的科学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双中小”的健康发展与生存意义十分重要,而新冠疫情的出现是对“双中小”发展的一次大考,作为处于卖方市场的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当以市场规律为运行的基本规则,在保证自身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竭尽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不二的选择,面对可能产生的不良资产,只有以科学的手段、正确的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保持“双中小”共优、共赢、共发展。

 (阅读原文,请到《中国知网》下载)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7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