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金融

18万亿元!发改委:上半年消费运行平稳,未来潜力广阔

消费金融 丁丹 零壹财经 2018-08-02 阅读:5124

关键词:发改委消费细分市场监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天上午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扩大消费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议由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主持。

消费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居民消费领域的发展一向颇为重视,近几年先后在该领域颁布和落实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居民消费的扩大和升级。刘宇南介绍说,2018年上半年,我国消费运行总体平稳向好。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并伴有如下四大特征:

其一,消费结构持续优化。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了10.6%和14.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速。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旅馆住宿支出分别增长了39.3%和37.8%,运动型多用途汽车销售同比增长了9.7%,增速比基本型的乘用车(轿车)高了4.2个百分点。

其二,服务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了11.4%。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增长12.5%。文化娱乐市场也十分火爆,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320.3亿元,观影人次达到9.01亿,分别增长17.8%和15.3%。

其三,网上零售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国网上零售额4.1万亿,增长了30.1%。其中,实物商品零售额3.1万亿元,增长29.8%,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了20.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7.4%,比上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

其四,农村居民消费的潜力持续释放。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10.5%,增速高出城镇1.3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占比达到14.4%,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

但刘宇南强调,在消费整体平稳运行的同时,亦不能忽视其背后存在的某些隐忧,如在重点消费领域市场还不能够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监管体制也不能很好的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迅速发展等。针对上述问题,刘宇南指出,这也为发改委及有关部门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着重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壮大消费新增长点;其次是健全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最后是健全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消费一直是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但是我们也发现今年五六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回落,请问回落的原因是什么?未来我国消费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态势?谢谢。

【刘宇南】
上半年统计数据发布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的情况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我们发改委也十分关注这个事情。记者提到这个问题,正好利用今天的机会把我们分析判断的情况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首先,我们认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消费情况非常重要的统计指标,但是它主要统计的是居民实物消费,不能完全反映居民服务消费的发展情况。所以,我们要全面分析消费运行情况,就不能仅仅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个指标。综合服务消费和实物消费总体情况看,我们认为我国消费仍然保持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这主要基于三点看法:
一是我国服务消费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也是如此,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家政这些服务消费十分活跃,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已经超过40%,成为消费的“半壁江山”。

二是反映实物消费的“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增速其实也不算低。近年来我国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已经达到了36.6万亿元,可想而知,在这么大一个总盘子上,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增长9.4%,增速是不低的。

三是消费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继续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说明消费品市场的供给是比较充裕的。

其次,我们认为五六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所以有所回落,主要还是受到了一些政策性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比如进口汽车关税下调的政策预期,可能使一部分居民出现持币待购情绪,7月1号下调进口汽车关税会导致持消费者持币观望的情绪加重,出现延期消费现象。从数据来看,5月份、6月份当月汽车类商品销售同比分别下降了1%和7%,我们也算了一下,如果扣除掉汽车类商品零售短期因素影响之后,实际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月份增速达到了10%左右,6月份接近11%。季节性因素也导致消费市场出现了短期波动,今年的端午节是在6月份,去年是在5月份,端午节三天假期错月拉低了5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第三,住房销售增速回落,也带动了住房相关消费的增长放缓。今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较去年明显回落,上半年同比增长3.3%,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2.8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家具家装类的商品销售增速回落态势明显。

此外,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对一部分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提升可能也有所制约。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我们也有一个初步判断,收入对消费的支撑作用也有所减弱。

至于下一步发展态势怎么看,我们感到,汽车进口关税下调政策效应将逐步释放,一些季节性影响也会逐步消除,短期负面影响因素逐步减弱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应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同时,随着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消费软硬环境得到不断健全,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这样就会使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总的来看,我们认为我国居民消费仍然会保持平稳增长。谢谢。

【新华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下一步中国百姓消费升级主要领域在哪些方面?如何促进这些领域的消费进一步满足百姓的需求?谢谢。

【刘宇南】
这个问题是大家十分关注的,对于中国居民消费的转型升级怎么看,社会上有很广泛的共识。对这个趋势,大家认为,我们国家居民消费整体已经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转向更多的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的趋势特征,这是大家有广泛共识的。所以我觉得,下一步促进消费,就是要围绕消费升级的方向,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切实满足基本消费,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大力培育新兴消费,激发潜在消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我认为,促进消费,下一步应当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促进实物消费不断提档升级。要加强引导、强化监督,确保市场主体提供安全放心的吃穿用消费品。加快提升信息产品供给体系质量,积极拓展信息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建立绿色产品多元化的供给体系,丰富节能节水产品、资源再生产品、环境保护产品、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等等绿色消费品生产。

二是要推进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变化。我们要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持续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家政这些居民需求旺盛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支持社会力量和市场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服务产品。

三是要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要建立健全适应平台模式、共享经济等创新发展的法律法规,我觉得在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政府要积极提供一些制度供给,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鼓励与消费者体验、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等相关产业加快发展。

四是要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梯次升级。要加快农村吃穿用住行等一般消费的提质扩容。推动电子商务向广大农村地区进一步延伸和覆盖,畅通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鼓励和支持一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市场拓展。加大农村地区水电路气、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健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有效降低农村流动成本。谢谢。

【中阿卫视记者】
现在很多中国消费者对国内产品和服务信心不足,使得购买力外流?对此怎么看?谢谢。

【刘宇南】
谢谢您的提问。确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消费,也给当地注入了很强的购买力,这也充分反映了我们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愿望的提升。我个人也关注过一些服务领域,比如高端医疗服务的海淘问题,确实数量不小。之所以会出现购买力外流、海淘,其实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来看,是我们国内居民对高品质、高端产品和服务有了旺盛的需求,而国内市场暂时没有办法满足居民需要。第二方面,也是大家长期关注的,就是对我们国内产品和服务信心不足的问题,我们也不回避。对海淘问题,如果从扩大国内消费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也是问题导向,一是如何增加国内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来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要增强居民对国内消费市场的信心,改善大家的消费预期。

我感觉,解决这个问题有几个环节是很重要的:

一是怎么样去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要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带动产品创新,提升中高端产品供给质量。要积极推动国内产品品牌建设,培育一批能够展示中国优质形象的品牌和企业。同时,对国内短时间内确实生产不了的,我们还是要立足构建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大消费领域有效有序开放力度和外企合资合作,促进高端产品和服务生产。这是从供给来讲。

二是要加快完善消费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这里面有一些很重要的工作。一个是要加快建立健全高层次、广覆盖、强约束的质量标准和后评价体系。还要围绕消费需求旺盛、与群众日常生活十分相关的重点消费品,构建新型消费品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实施促进质量提升。在居民关注的养老、健康、家政等生活性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要加快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带动行业提升标准水平。

三是要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信息采集,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起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机制,为大家提供公共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服务和消费预警提示。建立健全守信“红名单”制度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向社会公布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信息。这是下一步很重要的工作。

四是要优化消费者维权体系。要加快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部门协作机制,畅通消费者的诉求渠道,强化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要建立常态化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消费者信息保护、数据交易和共享相关制度。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和虚假广告宣传,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积极作用。谢谢。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从美国消费金融行业出发预测2018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

下一篇>“不做贷款的电商不是好销售”,vivo进军消金界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5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