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块链

没有挖就出来的矿,可信吗?

区块链 洪烨 · 线性资本(ID:LinearVenture) 2018-07-18

关键词:比特币数字货币挖矿区块链FCoin交易所

“交易即挖矿”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够掀起如此巨大的交易量狂潮,还引得其他交易所纷纷效仿?
说起“矿”,很多人会想到它是一种稀缺资源。资源都是有价值的,其采掘过程凝聚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009年,中本聪自行开发了一种“矿”,以所谓货币替代品的身份进入人们的视野,在2013年美国承认其合法性后迅速风靡全球,创造了诞生以来涨幅近千万倍的神话。没错,它就是比特币(BTC)。

比特币与“矿”有何联系?这源于生成比特币的过程被赋予了一个极富代入感的词汇“挖矿”。该名称的由来是其指数递减的奖励机制,类似于贵金属的采掘产出规律。初始时的2009年1月,每创建一个新区块奖励50枚比特币,到2012年11月减半为25枚,再到2016年7月减半为12.5枚,最终到2140年,所有的比特币(2100万枚)将发行完毕,再无新币产生。

比特币这种矿是否有价值?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当然这里所付出的并非人类劳动,而是机器劳动。挖矿过程中矿工们争相完成一种基于加密哈希算法的数学难题,该算法极难破解却极易验证,否则也不会有从CPU到GPU再到ASIC的矿机芯片改革,因此对于矿机来说完成该项计算的难度与通过人力采掘出贵金属的难度相当,需要付出高昂的算力(从会计的角度看是矿机的折旧)与电费(矿机工作的基础)才能挖矿成功。

Source:BitcoinWiki

不仅如此,比特币这种矿还具有经济意义。事实上,比特币仅是挖矿的一种激励,可以看成是副产品,挖矿真正的目的在于去中心化(分布式)的验证结算。矿工在破解难题后需要验证区块链上的交易记录方能获得比特币,这一机制的设计十分巧妙。一方面,为了获得比特币这一激励,矿工不得不认真验证区交易记录;另一方面,你都舍得花费那么大的算力破解难题,难道还会吝啬一点点验证的时间吗?正因如此,挖矿本身就能够实现分布式验证结算,发挥共识价值,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信任和激励问题。

自比特币搏得较高关注度后,类似的数字货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尽管挖矿规则多种多样,但矿的本质都大同小异。

直到今年的6月6日,FCoin交易所的平台币FT开启“交易即挖矿”,这一新型模式打破静寂,在所有币种几乎全线下挫、市场情绪极度低迷之时,迅速吸引海量资金,24h交易量甚至超过OKEx、币安和火币这三大交易所之和,FT价格也是在需求拉动下暴涨百倍。在此之后,OKEx(百家交易所计划)、币安(数字资产交易所开放联盟计划)等交易所纷纷效仿此模式,“交易及挖矿”成为大众热点。

那么“交易即挖矿”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够掀起如此巨大的交易量狂潮,还引得其他交易所纷纷效仿?“交易即挖矿”的本质是一种交易返佣机制,即用户在Fcoin交易所进行币币交易时,产生的交易手续费换算为等值的FT,于次日全额返还给用户。表面上看,这一机制仿佛是用户通过交易挖取了FT,“交易即挖矿”由此得名。用户望文生义:只要交易就能挖矿,比什么矿机解题爽快多了,于是刷单大军浩浩荡荡涌入市场。FCoin交易所在推出“交易即挖矿”的同时辅以分红机制(平台将每日收入的80%依FT的持仓比例分红给持仓者)和邀请机制(成功邀请者可以以FT的形式获得被邀请者交易手续费20%的返还,6月23日FT流通量超过15亿,返还比例下调至10%),进一步加大了激励力度,交易量被迅速推高。

既然“交易即挖矿”如此轰动,我们不禁要问它是昙花一现还是长久之计?笔者认为该模式的可持续性会受到以下三点限制:供给无度、价值无存、经济无效。

供给无度

有人会问FT的发行总量为恒定的100亿,并承诺永不增发,怎么能叫“供给无度”呢?这里的供给无度指的并不是发行总量,而是同步解锁机制。“交易即挖矿”以FT形式返还交易手续费本身就解锁了部分FT,此外FT在总量结构上有特殊安排,“交易即挖矿”分配给用户的FT仅占51%,另外的49%为基金、团队及私募投资者所持有,后者预先发行且冻结,根据每日用户FT的持仓数量按51:49的比例同步解锁。通俗来说,用户好不容易通过大量交易挖到51单位的FT,基金、团队及私募投资者就会因为这一举动自动拥有49单位FT,听起来像什么?这不就是货币当局开启了印钞机么?不,比印钞机还要快,几乎瞬间货币供给就翻了一番!也难怪有人吐槽“交易即挖矿”是变相的ICO了。

数据来源:FCoin官网

供给无度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实际购买力下降。FT短时的价格高涨主要由于其总量未尽,大众对于“交易即挖矿”的新鲜感较强,需求拉升能够覆盖供给增加。一旦市场情绪转向或流通量接近100亿上限,“交易即挖矿”的模式便自动失去活力,价格会受到通胀效应的猛烈打压。

事实上在“交易即挖矿”模式公布后,FT的生成速度约为每天1亿(包括用户+私募),若此生成速度维持不变,掐指一算大约两个月后FT的发行总量便会消耗殆尽。此外叠加FT分红率暴跌的因素,FT价格从最高点1.22美元下跌至目前的0.25美元,一个月内跌去近八成。

数据来源:FCoin官网

价值无存

如前文所述,传统的挖矿过程需要付出机器劳动(算力与电费),因此挖出来的矿是有价值的,那么“交易即挖矿”呢?

很显然,在“交易即挖矿”模式下,用户仅需要点一点鼠标即可完成交易,获得FT形式的交易佣金返还,并不涉及任何的劳动付出,也就谈不上价值。价格=价值+情绪,这种没有挖就出来的矿失去了价值支撑,其涨跌犹如无根野草,任由情绪的恣意蹂躏。

经济无效

挖矿仅是一种激励手段,其背后蕴藏的经济意义才是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服务业的根本。传统的挖矿机制能够实现去中心化的验证结算,发挥共识价值,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信任和激励问题,而“交易即挖矿”却会误导用户为了交易而交易,除了鼓励用户成为做市商,增加些许市场流动性,降低变现成本外,其经济意义并不明显。况且该举措究竟是意欲缓解流动性不足,还是助长投机气焰,恐怕自有公论。

模式成疑,启示莫大

虽然没有挖就出来的矿可信度成疑,但“交易即挖矿”给予我们莫大的启示: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下不会长黄金,信息化时代任何错误定价导致的套利机会会在瞬间消失,投机空间被急剧压缩。无论是交易即挖矿,还是其他等同于挖矿的形式创新,要想有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让投资者付出等同的劳动成本,同时巧妙地解决经济或社会中的问题。希望公开透明、社区自治、又提出“三主一创”平台分布的FCoin交易所及其跟随者们会为投资者着想,探索出更为合理而稳定的挖矿机制,将币圈生态建设得更加美好。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荒诞的“凯恩斯式”加密经济主义者

下一篇>香港金管局宣布推出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21家银行参与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5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