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银保监会李均锋:普惠金融五大机遇、三挑战与五大对策

观点 李均锋 零壹财经 2018-06-15 阅读:13502

关键词:普惠金融银保监会普惠金融小微企业金融体系

互联网金融不一定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也不等于互联网金融。
本文系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普惠金融部的主任李均锋在“2018陆家嘴论坛”上的演讲实录,经零壹财经编辑整理而成。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

——————

互联网金融不一定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也不等于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是指可以为各类市场主体和人群提供合理有效的金融服务,使每一个需要金融服务的人都能享受到合理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也好,大数据也好,在解决这些人群服务中有它的优势,提高了效率,提高了体验,提高了可获得性。新时代,我们发展普惠金融面临着五大机遇:
第一大机遇,中国发展普惠金融有制度优势和体制优势。2015年政府发布了普惠金融规划,2017年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三农和扶贫领域,从政府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证上为普惠金融提供了保障。

第二大机遇,这几年推进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机构和产品供给体系,各类银行发行机构非常多,现在也形成了一些新型专业化的信贷机构。

从农村来讲,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一个营业网点,每个行政村都有一定手段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每个农户都有基本账户,我们叫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户户有账户。大多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我们这几年已经基本做到了这一点。

供给效果来看,当前整个银行业普惠金融的供给数量还是比较大的,小微企业贷款31万亿,占整个银行贷款的25%,涉农贷款也是31万亿,获得贷款小微企业户数达1620万户,25%左右农户在银行贷款。金融扶贫领域,我们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额达2500亿,大概覆盖26%左右的贫困农户。

第三大机遇,最近这几年,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技术在中国金融领域应用非常快。金融科技助推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普惠金融效率,现在很多商业银行都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融资上实现线上融资,很多银行在线上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实现秒贷、秒批,效率非常高。

互联网大数据也在支付领域现在都非常方便,中国在几个方面在国际上是领先的,数字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在国际上比较领先。我们人均有6个账户,当然很多账户可能是休眠账户,人均有5张信用卡,金融支付的电子替代率非常高,中国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广度和深度在世界上是走在前面的。我们发展普惠金融有很大的优势。

第四大机遇,这几年政府和监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货币信贷政策和财税政策,对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进行差异化监管,为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提供激励。

第五大机遇,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转型,金融业也在调整,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一些竞争过度的领域,对于杠杆率过高的企业实行降杠杆去过度化融资;在一些创新领域、新型产业,特别是小微、三农这些薄弱领域加杠杆,使这些领域能获得更多金融服务,这个也是我们推进普惠金融的一个优势。

第二个方面,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前中国在推进普惠金融方面面临的挑战。有三方面:

第一在普惠方面面临挑战,中国企业数量、人口数量都非常多,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现在仍然有不少企业和群体没有得到金融服务,2000多万小微企业、5000多万个体工商户,现在在银行有贷款的大概只占18%。很多农村区域没有金融机构网点,还有很多人群和企业的使用记录没有被政府进行信用归集。金融服务有没有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解决。

第二方面的挑战,现在对普惠金融领域客户服务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普惠金融领域小而分散,定价普遍要比公司客户、其他客户高,这就需要解决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对这些客户提供服务的效率也需要提高,有些个体工商户企业融资时间很短,金融服务如果效率提不高就丧失了这个机会。普惠金融质量也需要提高。从大概念上讲,普惠金融客户贷款要高于整个银行业贷款1-2个点。

第三,当前普惠金融机构供给者,金融机构,一些金融产品,商业可持续性面临挑战。总的来讲,普惠金融客户都是小而分散的,成本、违约概率也高,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当前出现很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有些新型业态是以高额的利益资本来给客户提供服务的,诱使客

户陷入债务陷阱或者数字陷阱,这种模式追求短期的暴利,我们认为不可持续。传统金融机构中有不可持续的方面,新型业态的业务模式我们认为也存在一些乱象。

下一步从推进普惠金融也有很多考虑:

第一我们一定要从供给侧解决精准发力问题,首先解决企业和人群还没有金融服务的问题,让他们有均等的机会享受金融服务这种公共产品,比如怎么解决金融服务空白区,小微企业、三农领域有信贷需求的信贷需求问题等等,要在解决有没有的方面精准发力。

第二要在解决普惠金融客户,享受普惠金融好不好的方面精准发力,要采取办法,降低普惠金融成本,提高普惠金融效率,使普惠金融领域客户享受到可承担价格合理的普惠金融服务。

第三要从机构侧发力,继续打造多层次的普惠金融机构供给市场,还要培育发展地方发展银行,使地方发展银行更好的服务于社区,服务于广大农民和城市居民。

第四,要从普惠金融供给机制上发力。要求商业银行对普惠金融业务建立单独核算,资源配置、信贷人员、考核机制上要有专门政策。普惠金融供给方一定要更好地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让金融机构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渠道上提高覆盖面和覆盖效率。

在政策上,在有关配套政策上进一步打造一种发展普惠金融的合力,包括郭树清主席也提到,发展普惠金融不是金融机构一家的事情,需要金融机构有动力,需要监管部门给它压力,需要货币政策,只有这几方面形成合力,金融机构做普惠金融才可以既可持续又愿意做又可以获得一定回报。

第五,建立普惠金融领域监管透明度和市场约束机制,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让金融机构把它发展普惠金融的业务情况向市场披露,接受市场监督,接受金融消费者的监督,同时也是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披露。

(二)从政府和监管部门要披露普惠金融供给方的名单,哪些机构为市场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要把谁是真正普惠金融提供者向市场披露,防止打着普惠金融旗号,互联网金融旗号实际上要赚快钱甚至非法集资的这些机构进行规范和打击。同时让金融消费者进一步增强在金融消费中的风险意识和保护意识,不能为一些高收益所诱惑。也要通过教育提高金融消费者的素质,使普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既有监管者的监管也有市场监督,普惠金融才可以做成真正的普惠金融,而不是鱼龙混杂。我们要把握好中国发展普惠金融的机遇,我们面临的正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方方面面综合措施,使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获得良性健康的发展。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6%的要打问号,超过8%很危险

下一篇>票据宝CEO李华军四周年寄语:心怀敬畏 为者常成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6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