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唐宁万字演说:我对金融科技各业态的看法

互联网+ 孙爽 零壹财经 2017-10-12 阅读:4792

关键词:金融科技监管网贷普惠金融Fintech

“比较冷的时候创业都是真爱。因为天那么冷还出行,那一定是有事儿干。”
注:9月26日,宜信公司创始人唐宁在斯坦福发表了演讲,谈到了他的个人经历、对金融科技各大细分业态的看法,也现场回答了几个问题。Fintech前线根据速记,对唐宁演讲内容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处理,值得一读。

宜信新金融产业基金秦琴对本文亦有贡献​。

一、个人经历
 
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斯坦福跟大家交流。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和宜信公司。我最早是学数学的,后来歪打误撞地到北大读数学,才发觉数学特别难,我发现自己对研究类的数学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我就做了一件当时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到新东方当老师,我是当时新东方第一位学生老师,那时候俞老师正在招兵买马,我说我可以去讲,他说你讲不了,我说我给你讲。于是,我就用田忌赛马的手段,他英语强,我就给他讲数学逻辑,然后我就问他听懂了吗,他也不好意思说听不懂,他说听懂了,我说连你都听懂了,我肯定能讲好。"你的高考数学都是零分,对吧?"我说。所以他就把我派到清华和人大的班,不敢让我在北大的班,怕我被师兄、师姐认出来。
 
1、去孟加拉学普惠金融
 
我1995年出国,来到美国继续读经济学。读书的时候有很有意思的经历,我去了孟加拉看格莱珉是怎么用一点点钱帮助孟加拉最底层的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做最好的自己。这样的经历,让我了解到金融其实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不光是我过去讲到"高大上"的技术。它也是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了核心关键作用,但是它的形式可能跟大家平常理解的不太一样。我还记得我刚到孟加拉的时候,我不大愿意学理论,我在达卡见了尤教授,我马上提出来要到乡下去,于是就跑到了乡下去。
 
格莱珉的意思是乡镇银行,所以我当时理解真正的action会在乡下发生,所以我就到乡下去了,到那个网点就住多那个网点里面,特别的热。晚上难过极了,终于等到早晨了,要有action了,我早晨起来非常兴奋,我就问我们的网点负责人,说开业客户在哪?我还以为跟咱们农行一样,开业之前就有好多客户排长队在那等着,结果发现一个人都没有。
 
那个网点的经理跟我说,"那个是给你的",我说"什么是给我的"?我发觉是一辆自行车,他说咱们骑车自行车去找客户去,于是我们就骑着车到村里边去,跋山涉水结果结果客户组成5×7、5×8的方阵在那等着我们。客户大字不识一个,得教他怎么写字,写自己的名字,怎么理解合同,怎么还款等等,还教他要喝纯净水,要把洗脸的毛巾跟其他的毛巾要分开等等等等。
 
那个时候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金融可以覆盖几乎所有的人,而且金融一点点钱可以做非常大的事情。我到那些贫困农户的家里,去看他们从事种植养殖相关的项目。那个时候的经历和后来华尔街的反差让我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2、回国做早期投资
 
我2000年回国,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后来有人说我有先见之明预见了纳斯达克崩盘,我说我其实没想太多,我就觉得自己的所知所学在中国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于是我就回去了。回去了从事的也是有点另类金融的味道,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天使投资这样的一门手艺,我所从事的事就是把钱给早期企业。因为早期创业者说,他就缺钱,我也很看好他的梦想,于是我就把钱给他。结果把钱给他之后,他说他还缺好多别的东西,也没人,战略也不清晰,模式还得再想明白。开大单的时候没有人说英文,说我英文说得不错,要代表公司去蹦两句洋文,这些事儿我都干过。所以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我自己在做些什么,但是我有一个感觉就是说跟这些高成长性企业,长期成长帮助它创造价值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今天在中国来讲,大家谈VC、创投、风投、天使投资等等等等,那个时候很少有这样的事情,而且刚刚互联网泡沫当时破裂不久。我还记得2002年的时候IDG资本几位合伙人开会说,以后还会不会有互联网行业?是不是我们就没事儿可干了?当时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所以大家知道后来这15年互联网得到了多么大的发展,在中国。所以我觉得那个时候也很幸运,因为市场比较冷,比较冷的时候创业都是真爱。因为天那么冷还出行,那一定是有事儿干。闲着没事儿干的那些人,就是市场比较火的时候出去创业嗨一把类似那种,在市场冷的时候他就不干了。
 
所以大家如果要看我们做的投资,要特别关注我们的母基金投这些顶级的VC、创投基金,刚才看到徐老师的真格基金,我们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的LP,中国一般一线的大腕儿也好,后续的黑马也好,这些优秀的基金我们都是背后的支持者,我们看他们投资的业绩,往往市场比较冷的时候,业绩要好,市场比较火的时候,金融价格都比较高,最终都不会去看,所以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当时跟这些企业一起成长,花了多少时间?十年以上,基本上都是十年以上。从早期投进去之后,到最终有IPO,或者是被并购。很少有更早的,当然大家时常看到有一些好像怎么、怎么样的,神奇的事儿发生了,反正运气没放到我的脑袋上。我投的那些企业,最终应该还都是有善终的,要不是被上市公司收购的,变相上市了,要不就是自己上市了,都挺好的。还有一些永远活着,中国的企业不死、可以永远活着,不像硅谷,一会儿整个企业不灵,又撤摊又准备下一个企业,又不灵了又准备下一个企业,这叫连环创业者。中国不是,中国就是一个企业没完没了做,一会儿做这一会儿做那,但是它就不会死,这也挺好的,万一做对了呢,它以后有这种前景。
 
所以我想,我做早期投资的心得是要需要有非常大的耐心,同时要做企业家的长期合作伙伴,在这个过程之中,有极大的满足感,当然也有财务方面的回报,首先是创造一个项目、创造一项服务、创造市场的满足感。
 
3、创办宜信公司
 
2006年我开始发起宜信公司,当时也没有这样的词,叫金融科技,也没有互联网金融等等,这些词都是后来的词,其实那个时候连小微这个词儿都没有。大家想一下2006年,打开收音机,打开电视,上面都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没有小微这个词儿,也没有普惠金融这个词儿,普惠金融是联合国2005年提出来的,说是人类发展的重要任务,当时中国也不知道怎么翻译,所以也没有普惠金融这个词儿。一直到今天可能也算是新词儿,但是三中全会写进了《决议》之中,所以大家都知道这个事儿是非常重要的事儿。
 
二、行业观点
 
(一)金融科技发展历程与现状
 
今天跟大家分享金融科技,我想首先讲一讲今天我们看这个行业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如果从三千尺高空看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它是什么样的阶段,它有一些细分的领域,其中两个领域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得到了相应的长足发展,创造了万亿的市场规模,也有相应的监管落地,也有有代表性的企业在世界层面上有这样的领先性,就是支付和网贷。
 
1、支付
 
支付有代表性的这样的企业,大家都比较了解,像阿里巴巴支付业务和腾讯的支付业务。说到这儿就是插曲,我觉得大家总说这样的BAT非常、非常大,无法撼动等等,我觉得大企业、大机构有它的头疼脑热的事儿。我自己比较好奇,总做一个事儿,总到各处都做市场调研。我甭管到哪旅行,到卖报的小摊儿上,在机场卖什么东西的小摊儿,我就问他,我说你这个小摊儿微信支付占百分之多少?支付宝占百分之多少?我就想问一些这种问题。我到报摊上问你这杂志卖的怎么样等等等等,就比较好奇这样的一些趋势性的东西。
 
全国各地,凡是我去的地方,小摊都说70%、80%微信支付,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支付宝。所以我就说,这个趋势很有意思,看来要变天了。所以你说特大的这些组织,它也有闹心的事儿,它要没有这个事儿,海外拓展来拓展去有啥用?最关键、最关键的事儿,所以大企业有大企业挠头的东西,这是在支付领域来的。
 
2、网贷
 
我上次来分享,都是prosper、lending club这些,华人的朋友也很感兴趣,这些都是早期的企业。我还记得十年前我跟宜信的同事们来到湾区见到一位老兄叫Chris Larsen,他当时说,他在做P2P,国内当时没有P2P,国内就是发明的模式叫"个人对个人"的模式,我说你做的是什么呢?他说叫P2P(peer to peer),他要干什么事儿呢?他认为金融是非常社区化,你要借钱的时候,你要告诉你的朋友借给你,你让你的朋友去给你说,这个人有信用,这个人有信用,然后他们也会借给你,而且他们说你有信用,也会让别人去借给你。但是他最后没成功,最终发现金融不是特别的social,当时他做了这么一个尝试。
 
另外他做的不太成功的尝试是干什么?是打出口号来,说我要颠覆银行。他说要和监管对着干,大家知道不要跟监管对着干,监管说,我要怎么,怎么样,他说我就不怎么,怎么样,你认为我是什么我就不是什么,但是就这一扎他就落后了。Lending Club比它晚一年多、两年,但是就这一扎LendingClub就超出了,后来LendingClub做得越来越好,跟监管达成了相关的破冰的协议,可以开展业务,先行上市。
 
今天的Lending Club情况要比Prosper还是要好很多,Prosper相对来讲就会比较的艰难。当时我说P2P这个挺简洁的,就把它带到中国去吧,中国也叫P2P,后来跟大家讲这叫什么,下面的客户、合作伙伴也问我说你们这P2P是干什么的?很有意思。早期的时候,发展是非常有意思。
 
(1)线上与线下之争
 
那个时候在行业之中打一场仗,交锋就是从线上、线下之争,说美国P2P是线上的,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之所以能够带来高效率,更好的用户体验有这种革命性,你就要互联网,美国都是互联网的,后来才知道这种认识是错误,太片面了。Lending Club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邮、发平信,他从征信局拿到一人的联系方式说就是这个信用人群,然后让征信局给他发一大堆平信,这叫啥互联网?其实美国也不完全是互联网,人家也因地制宜。但是咱中国很多创业者他一拍脑袋一想,美国至少没人啊,不见面那就是互联网的。于是当时中国就争这个事儿,在行业之争就得这个是纯线上,你要是纯线上你就是代表未来,否则你就是异类,你就不对,我就不信这个邪。
 
我说你在中国十年之前,我们人与人见面开展业务的时候,一位老兄过来翩翩而来结果拿出一个征信报告。我们早期的时候,那些信用风险防控的同事,一摸就是假的。他那个纸和央行不一样,但是人家后来骗子来了跟央行一样的纸,你怎么办?你只能用别的招,大数据其他方式都得用上。
 
线下面对面还都有这样的骗子,早年十年前用互联网的方式根本不见面,那怎么防控风险?我说这根本没法防控风险,必须面对面。但是面对面并不意味着你后台不用科技,你该用科技的时候还照用科技,但是你舍不掉的环节,你因地制宜必须要面对面去防控风险的,还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所以当时打的死去活来,当然这都是口舌之争,一定要线上、线下。
 
几年之后不争了,为什么?线上发展不起来,要不没业务,要不一大堆窟窿。那就宜信说的对,那就是宜信模式,所以都是线下、线上相结合的。
 
(2)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风控之争
 
六年之前有一个时间点,那个时候移动互联来了,手机当时我们说开始社交、购物等等,我说如果能够在手机之上把这个借款给办了,如果能够在手机之上把这个理财给办了,那不是再好不过的事儿。但是咱不知道能不能办,风险这么高,可是值得尝试。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就用反其道而行之,当时不全行业在线下嘛,我们说又搞线上,所以总把敌人弄晕。线上事儿就多了,怎么样能够把风控做到位,那个时候说用不同的数据来,在中国有这种例如网贷,有这种通讯记录,有这种银行、信用卡记录等等等等。还有一些我们的合作伙伴,它的那上面有一些金融方面的评估,记帐等等,这些数据可以作为重要的风控的信息来源。
 
那个时候又有争论了,说这时候数据开始多了,大数据,我们的互联网公司,我当时后来宜人贷一开始也是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创新几年之后取得巨大的成功。2015年12月份作为中国金融科技第一股在纽交所上市,我路演的时候,当时又问说,你们有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他们有很多、很多的数据,他们掌握着很多、很多的信息,是不是能够风控做的比你们好?我说不可能。
 
这么多年了,它也没做的比我们好,而且这么多年,我们验证了例如说刚才说的那些事儿,有没有重要?非常的重要,越来越重要,但是光靠它不灵,这些大数据必须要跟过去我们几年积累的,针对这个人群的交易数据、风险数据、欺诈数据得结合起来建这个模,光靠这些大数据,大数据做了好多用处,我又说什么订酒店什么的,我说那叫轻应用,酒店200、300块钱,你不用它也在那空着,而且酒店还是个别的体系之中的现在叫友军,不订就不订,订就订了,相对好风控。你是一个四万块钱的信用你试试,根本判断不了。所以很多行业之中又有所谓的这种叫"大数据就是一切,互联网公司就是一切",说他们就能够做的好,他们万一要动了哪根筋,他们做这个业务。我说怎么就能动这个筋呢?它门槛如此之高。一直到今天,宜人贷从上市6亿美元现在大概25亿美元左右的事情。那些大机构也没动这个筋,他动那个筋也不怕,这个门槛是非常、非常需要去认认真真的深入到类别去进行研发,金融产品的研发,尝试不断的调整才能够有这样的成果。
 
所以现在,我觉得这种所谓大数据包治百病类似这样的认识,也可以修理。就跟当时线上、线下一样。
 
(二)哪些金融科技业态朝阳?
 
从今天看金融科技发展阶段,支付网贷是属于相对比较成熟的,中国如此,美国也是如此。还有哪些面向未来的行业,非常值得期待。过去中国也有一些尝试,但是又是一哄而上,一哄而散,例如众筹。
 
1、众筹
 
几年之前众筹很火,很多机构都众筹,不是产品众筹,产品众筹是另外的一种游戏,也不是灾难众筹,灾难众筹是更另类的类似苦难,把特别悲的故事很多人支持他,这是另外的商业模式,我觉得那个不太属于是跟金融创新的逻辑,我指的是股权众筹。能够天使,投资人和这些早期企业,早期企业摔钱,然后把自己的好想法放到上面去,全国各地,全世界各地的天使投资人用这种大数据的方式进行评估,例如徐老师也上网了,如果众筹以后做起来,徐老师就不可能有机会跟大家白呼了,他就都上网了,上网之后他是带头大哥,其他人都可以参与。类似这样的方式,我觉得在中国是有希望的。
 
过去众筹,热热闹闹一通,一些非常不靠谱的项目上去了之后,一些非常不靠谱的投资人对接,最终项目不灵,窟窿很大。所以又是一个在中国一哄而上,一哄而下这样的案例。但是我认为未来五年、十年,众筹还是非常有发展的。
 
2、保险科技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有发展的,这样一个金融科技创新前沿,我认为是保险科技、智能保险。保险在中国是很难卖好的,因为保险非常复杂。你到保险公司的网站上去看,你打开保险公司的网站上面,到处都是叫的名字差不多的保险产品,都是非常美好的字眼。你点到哪个产品之中去,它那个条款也都差不多,凡是关键的东西都是小字。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服务个人,服务小微企业。你去问小微企业,它几乎对保险一无所知,他觉得门槛很高,非常的难。其实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很多东西门槛非常高。现在都是数字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等,对于小微企业来讲,数字化转型它比登天还难,他买过软件,受过巨大打击。买了软件之后很快就坏了,你再打电话发现那个公司没了,经常都是这样。其他人给你修不了。
 
所以在中国来讲,当然现在好很多了,现在是用云的方式,你有多少人开多少帐户,人多就增加,人少就减少这都非常好。对于保险,小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保险,它也说不上来,跟它一讲,原来各个不同的方面都会有保险保障的对接,怎么做?那就把它的需求跟成千上万长的差不多、名字差不多、条款差不多保险产品,能够有效的对接起来。当然这一方面还是在类似于渠道上面,如果你再往保险科技这边发力的话,应该还是在产品方面有所创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在保费怎么定价这些方面,后续还是有创新的东西。所以保险科技应该是下一阶段在美国、在中国都是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3、智能投顾
 
还有一个很有前景,但是也非常艰难的领域就是机器人投顾、智能理财。在中国非常难,在美国也不容易,对于这些创业企业来讲,大家可能听到wealthfront 、betterment等等都不太容易,有的被收购了,有的转型了。因为2C非常难打开,没有人信它,你相信fidelity等,现在出来一个wealthfront,没有人信。所以后来这些大机构一做,AUM蹭蹭往上走,小机构怎么做?就停在那了,比较难。
 
国内有没有这个问题?也有这个问题,但国内根本的问题,智能投顾机器人理财做不起来的问题,一个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太多。中国什么东西一上都是有形形色色的人做的完全不是那个事儿,但是就把自己叫成那个事儿。例如e租宝,大家说e租宝是P2P,它做的根本不是P2P,它自己当时都不把它叫做P2P,它对接的是所谓的租赁资产,当然是假的,他叫P2A,A不知道是啥,asset,挺怪的类似这样的叫法。但是,大家就把它叫成这种,都叫智能投顾,现在你要到国内去看一看都是智能投顾。现在国内什么多?智能投顾多,国内还有什么多?财富管理多,都叫财富管理。几年之前都叫P2P,而且都是宜信那样的P2P。现在就是财富管理,到处都是财富管理。所以我估计未来几年这个雷也得爆,什么都是一哄而上。
 
在国内,另外一个智能投顾起不来的原因,就是投资者不懂资产配置,不懂长期投资。因为这个机器人帮助中产阶层生成的是一个可以持有20年、30年的,但是平平淡淡,没有什么excitement,突然间暴富的事,它就是一个资产组合,有发达国家的股、发展中国家的股、发达国家的债、发展中国家的债、有点黄金、有点流动性强的房地产债券,就是这些事儿都是素菜,然后放到一块没啥荤腥,但是你长期持有20年、30年,你就能够有接近两位数的回报。因为你还是要相信世界往前发展的,过去几十年这种情况,未来还是有这样的相似形的。人还是人,差不多能够有这样接近两位数的回报,根据你的风险可承受的能力。
 
但是你得信这个机器人,你不能在那跟它较劲,它刚管你两周结果亏钱了,你把它解雇了,根本不是这个路子,咱们可不是这样。咱们的客户就是问,你这个能够给我年化多少回报?I don't know,它根本就不知道可能知道的事情,要求所有情况下都是正回报,我说这绝对是不可能的,脱欧了,其他那些单一基金,单一股票都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百分之几十的亏损,机器人给你亏损到2.7%,great job!结果他因为亏损,把智能投顾给解雇了,根本没有道理。
 
所以在中国,现在你如果看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历史性的变革。什么历史性的变革?为什么现在,大家如果问我,你2000年回国了,我现在回国是不是还有机会?我认为机会非常巨大。为什么?现在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资本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就是从固定收益时代走向权益类时代,这个变革非常清楚。
 
过去高净值客户怎么理财?买信托产品,信托产品一年期百分之十几的回报,国家信用或者信托公司信用,信托公司是国企。我觉得任何人都应该去买,而且不应该去做其他的事情。当然你除非认识吴海燕你可以投华创资本,你如果不认识的话,你就根本不应该去投类似私募股权。信托一年多少?你投私募股权等十年,当然回报比较高,如果投对了。万一投错了呢?你就投国家信用,10%几一年期多好。老百姓投啥?中产阶层投互联网金融。搞什么理财节,说谁的回报高,还给20%多的回报,类似电商节看谁的便宜,那没关系,看电商都是品牌的东西,只要不是假货,把品牌的东西用你最低的价格给你送到家那就挺好。
 
但是互联网金融搞什么理财节,它给你20%的回报,但是底层资产不靠谱,你最终就拿20块钱来或者什么都拿不了,是这个道理吧?你根本不能够把互联网金融跟电商去进行类比,但当时我们很多VC也是不懂,说实话咱们的VC,对于某些行业真的不懂,你到一个金融科技企业,特别是跟信用相关的,考察它增长,天哪,发钱还不是增长最快,借贷业务不就是发钱吗?给你,要吗?增长非常快,你不看它的风险,一大堆的钱就扔进去了,就是这样。
 
今天,回到咱们刚才说的信托的机会没有了,互联网金融机会两位数的回报没有了,想找两位数回报再找固定收益没有了。就开始往美国以权益类投资,长期投资为主要,短线固收只是短期理财,也拿不到什么回报这样的组合。所以你如果看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这样的一个趋势是非常明显的,由固收到权益类投资。如果是小客户、中客户,权益类投资主要就是二级市场,如果是大客户还有一级市场,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这样的情况。
 
这个趋势应该说是整个行业现在极度纠结,投资者极度纠结,因为机会不一样了,它没法用同样的逻辑性判断了,过去判断出到底能不能用对?剩下就看回报、看期限,现在完全不是这样子,你要判断一个股票是不是合理,这事儿之前不知道,或者说是非常错误的这种认知。过去判断股票是不是合理,是不是长江商学院同学推荐的,或者是说谁谁谁说下周要轮动到什么板块,那都是瞎扯的。
 
一级市场投资更不知道怎么投,怎么投?一等等十年。投一哥们儿,我们很多客户,中国客户非常擅长投一个小哥们,是他团队的成员,看着长起来的,人就靠谱,能力也还不错,然后给他几百万,听说也做新经济的事儿,还做了市场调研,觉得市场特好,然后小哥们创业。但是不知道的是,你任何一个领域之中只有头部老大、老二有价值,底下小公司有什么价值?你行业排名34,会有价值吗?没有任何价值。所以最终,咱们的理财者就是看着自己的钱被一个非常诚信,但是能力不及的小哥们认认真真地把钱花光了。现在就是这个状态。
 
或者自己投基金,觉得我可以判断,他不了解判断基金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我们有很多同事,这一辈子头发都没了就是做判断基金的事儿,他自己要去判断。投资者纠结,非常纠结。机构也很纠结,跟过去做的也不一样。跟投资者解释,权益类投资是啥意思?长线投资是啥意思,不知道。
 
另一个趋势非常清楚的,整个财富管理行业,现在中国纠结的就是由短线投机到长期投资,炒这个、炒那个。真正要去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做它一段时间,但是这样的信任度对未来的信任,在中国投资者群体之中极度缺乏。中国投资者对未来基本不信任,说十年之后,市场会什么样?就是这个问题,极度不信任。
 
就整个行业来讲,现在谁又能解决这些问题?一定是有大成就的机构。面临着非常、非常艰难的阶段。但是估计这个艰难的阶段也就是这几年的时间,因为宜信非常努力在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智能投顾。
 
(三)对区块链、数字货币和ICO的看法
 
还有我们讲区块链相关的事儿,大家现在可能听到了,中国把ICO给闭了,做一个调研,在座的觉得中国监管当局做的非常漂亮的举手示意一下,不举手的就是对中国监管当局有一定的异议,是吗?好像看来有异议的是占大多数。觉得中国监管当局ICO方面不太靠谱的,举手示意一下。你们是没到中国去看过那些ICO到底是咋回事儿,举手的是投资获利的,是吗?
 
之前一段时间,这些ICO的项目发布会在大型体育场馆类似这种场地,2000人参加。全国各地飞到那去,然后上面就有像俞敏洪那样滔滔不绝讲的人,大家看重的是根本不是投进去之后的那个底层资产是什么。你的ICO投进去之后supposed底层资产是有价值的,现在有一定的价值,未来价值越来越高,你这东西才有价值,NO,他们不看这个,看什么?看马上到二级市场,后边有叠了钱的能够以更高的价格把它买走,这是啥东西?这就是价格与价值严重缺位的逻辑。
 
你在今天的情况之下,还不去有任何的举措?我基本上感觉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是靠谱的。大家说,能不能在其中把那个一万家之中把半个特别好的查出来之后,你再去叫停。没有那个可能,确实是没有那个可能,也可能这一万家之中就半个还靠谱,但是没有这个可能。
 
比特币,昨天硅谷对话北京大型活动,我们的新金融产业投资基金同事问了几个问题,说比特币好像是三千多块钱,从4000、5000跌到3000多。他昨天问的问题是说如果是3000块钱能够买比特币你买不买?在座的来讲,3000块钱比特币觉得想买的举手示意,(有人举手)还真是硅谷。昨天论坛之上很有意思,几个硅谷风投说还应该买,但是他也说的很清楚,他说你要是从来没买过虚拟货币,可以在组合之中拿出1%去买虚拟货币,意思就是这样的配置,啥都没有不太好。但是所有来自中国的人都说NO,我当时挺震惊的。因为一开始我跟同事说,你跟大家说一千块钱买比特币,我估计要这么说,大家疯了马上就去买了。
 
我是倾向于,它还是一个overvalue的问题,它很可能或者已经成了一个工具,你管它叫不叫货币是另外的问题,你叫货币好像是挺扎眼的,然后你说这个工具,一大堆人用来用去,而且用途还不是特别的正当,假定还可以,然后用来用去有点价值,但是有点价值是不是值3000块钱?我觉得很存疑,讲到这儿有个笑话,也算不上笑话,我就是第二次见Chris Larson的时候,就是美国P2P的创始人,他就搞虚拟货币,他就是ripple labs的创始人,我就问他,我说老兄,你整P2P没整对,你现在整这事儿,什么模式?他说,我是这么个模式。我有一亿的ripple,然后我把2500万发出去,让大家用,用得比较嗨,我那7500万就是我赚的钱,我说这有点意思,我还从来不知道还能这么赚钱,这真的是叫make  money,发了四分之一,剩下四分之三自己留着,他说这特火,这硅谷是真敢想。这是好几年前的事儿,那一定是金融科技的创新前沿,他不一定能搞对,但是这个一定是比较有意思的,这个方向很有意思。
 
我觉得ICO是ICO,比特币、虚拟货币是比特币、虚拟货币,blockchain 是blockchain,各有各的事儿,各起各的作用。一个是底层技术能够做,能做成什么样,咱另说。至少是底层技术,一个是底层技术的一种应用,能够有一些价值,还有一个是我认为是比较下手的东西,就是一个早期企业融资,但是由于自己的项目其实很滥,不能够得到天使和风投支持,于是就开始骗别人,用一些ICO方式来讲。至少中国是这样的,美国有非常伟大的创业者是用非常好的初心去想这样的事情,但是在中国完全是变味的。
 
未来,我觉得无论是虚拟货币也好还是blockchain也好应该是值得关注,很有可能还是有为的。我们现在也尝试,我们现在业务之中也有一些blockchain类似这样的应用。比如说一些公益爱心,这些慈善金融、爱心金融,它就会把这个名字永远留在系统之中,想不留名都不可以。很多爱心人士还是表示认同。还有供应链金融等等这样的方式,所以这是另外一个方向。
 
所以我想我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现在金融科技发展的阶段,网贷支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实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好。例如支付面向企业的应用,还有网贷面向企业的应用,面向企业的东西比向个人的要难很多。在美国来讲,面向企业也是很有挑战的事儿。
 
我们在美国投了一些企业,我们有一个10亿美元的新金融产业投资基金,其中一半是放到中国之外。在美国过去一年多时间一共投了15家企业,其中包括小微企业,也是属于比较前沿的方向。中国同样也是,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对于网贷行业会有很大的突破。
 
其他来讲,包括咱们谈到众筹也好,谈到的智能保险也好,机器人投顾也好,数字财富管理,包括咱们说的区块链相关的技术,我觉得是未来五到十年金融科技下一拨疯长的引擎,非常好的前沿。
 
大家如果有兴趣,在美国也好,在中国也好,我觉得是大有可为的。刚才也说到现在中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有更加严格的治理整顿等等,我觉得这是好事儿。类似P2A机构都是虚假的,你让它存在是不对的。让市场更加的规范,更加的干净,是好事儿。冷的时候如果继续还要做,那一定是好这口,那你就去做。
 
三、金融的社会责任
 
最后在互动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这样核心逻辑。金融方面的创业,金融科技也好,金融创新也好,甭管是什么,其实是一个比较special的创业,为什么?它跟编了游戏,搞个购物还不太一样,或者是跟黑科技卖给一些客户还不是太一样。因为搞个游戏不灵就不灵了,再搞一个。你金融不行,金融必须有严格的金融逻辑,因为你所造成的社会方面的这样潜在的风险是巨大的,你不是说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了。当你的产品出去了,你给客户的服务承诺是几年之后才能来到的,你不干了客户怎么办?金融相关的这样创新、创业有这种审慎的维度,有这种监管的维度,有这种长跑的维度是非常自然、非常必然的。
 
所以你如果看到了在金融创新领域哪家机构特别激进,那是要打一个问号的,最终最终姜建清董事长,大家知道这是工行前董事长讲的非常好。他说"金融是一场长跑,金融家俱乐部欢迎长跑运动员,不欢迎短跑运动员"。所以大家如果要想短跑创业的话,金融似乎不太合适。有很多种或者是类似啥的可进可退,整不明白再整下一个,我就从斯坦福商学院学的这个词叫pivot,我说这是啥意思,叫keep changing your business model,他把这么长的一句话用一个词就解释了,是这意思吧?pivot,所以下次再见面又pivot了,但是你搞金融这个事儿,禁不住你pivot.
 
所以还是要非常有这样的耐心,对于社会责任担当,它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业务,是对行业,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我觉得这样的维度要比单纯的业务,重要的多得多。我想我先就分享到这儿,大家有感兴趣的,可以有一个很好的互动,谢谢大家!
 
四、现场问答节选
 
问:当时为什么只拿宜人贷上市?
答:因为它是全在线的。当时美国市场也比较欢迎全在线。但是我们家有很多其他业务不方便全上线。
 
问:财富管理线上线下怎么讲?
答:对高净值人士的财富管理服务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算有理财规划师,这些理财规划师也一定武装到牙齿了。获客很多跟线上也没关系,是线下口口相传。未来所有业务都应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
 
问:如何看待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未来的关系?
答:传统的可以做得很好,但也要很努力。金融科技公司要有比较明确的定位,要帮金融机构做好,要把它们当成客户,而不是要打着传统金融机构客户的主意。一旦传统金融机构获得客户。客户的owner问题是非常关键的。现在似乎还是模糊状。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种合作不会长久。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建元资本董事长王炜论汽车金融:BAT垄断难以实现 汽车厂商独具优势 | 金融科技百人谈

下一篇>零壹新金融日报:腾讯联手富邦财险成立保险代理公司;中国银联宣布进入住房租赁市场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7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