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银联钱包:交过很多学费,依然赢不了这一局?

金融科技洞察 · 零壹财经 2017-06-02 10:33:16 阅读:16106

关键词:京东金融支付宝支付牌照阿里巴巴风险

面对支付宝、财付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两个“双寡头”,银联正在破解突围之道。 6月2日起,在全国40个知名商圈约十万家商户,使用银联云闪付挥卡、挥手机、扫码支付以及银联钱包支付,均可享受62折优惠回馈。 这是上个月底,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

面对支付宝财付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两个“双寡头”,银联正在破解突围之道。

6月2日起,在全国40个知名商圈约十万家商户,使用银联云闪付挥卡、挥手机、扫码支付以及银联钱包支付,均可享受62折优惠回馈。

这是上个月底,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后,做的首个推广活动。

去年年底,银联正式出台了二维码支付标准,被业界解读为再次挑战支付宝、微信支付,重新挑起移动支付“三国杀”局面的动作。据艾瑞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超12万亿元,到2018年有望超过18万亿元。井喷式增长的市场容量,吸引了众多银行系及非银行系机构的介入。中国银联、工行、建行、民生等银行及京东金融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相继入局。

目前来看,支付市场的格局,已经实现从分散数据、分散应用、多渠道向大平台、大流量、大入口、多场景转变。比起连水果摊、煎饼摊都已攻下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二维码来说,银联目前在商店覆盖率不算高。

亲身体验:使用感受只能呵呵

为了亲身感受一下银联二维码支付的用户体验,金融科技洞察(fintechdaily)第一时间下载了“银联钱包”APP,却发现网友的评论有些扎眼。
 

线下的情况也令人捉急。我们去了这次跟银联有合作的星巴克、万宁、7-11 和罗森,基本上没有店员知道怎么扫银联的二维码。

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地铁站的万宁是此次探访中唯一一家向客户宣传了“银联二维码支付折扣”的店。但在付费时,收款的店员仍没弄清楚扫码机的操作要领,建议换成微信或支付宝来支付。

此次体验的感受是:虽然银联二维码支付在形式上跟微信、支付宝差不多,但用起来并不简单。对于用户来说,有了绑定银行卡的微信和支付宝,再下一个APP似乎有些多余。

而在一些菜市场、小超市,店家不太可能专门为银联的二维码支付而买一个扫码机。他们更多的还是会选择将自己的微信或支付宝二维码贴出来,让顾客自己扫码付款。

微信、支付宝让二维码支付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同时也绕开了银联。现在银联想重新分得这一杯羹,看上去并不容易。

回顾历史:银联支付走过的弯路

早在2010 年,银联就成立了移动支付项目组,2011年就获得了移动支付牌照,成立了移动支付部。这一切在今天看来,真有些“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的意思。

2012 年,银联与中国移动达成移动支付合作,作为近场支付(NFC)重要技术的远程发卡和应用管理平台(TSM)已实现双方系统的互通互联,并吸引了中行、邮储、中信、光大、广发、浦发等商业银行首批加入,工行、农行、建行、交行等十余家主要商业银行也启动了相关合作。

随后,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合力推出手机钱包,并于2013 年推出 NFC 手机支付平台以及一款手机支付刷卡器产品“卡乐付”,继续发力抢占移动支付市场。

2015 年年底,中国银联发布“云闪付”,并与三星电子、苹果公司宣布达成 Samsung Pay 和Apple Pay 合作。

相对于支付宝和财付通来说,尽管“云闪付”在安全性上有更大的保障,但囿于NFC支付的便捷性问题,加上银联运营能力的问题,银联“云闪付”力推的NFC支付并未形成规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铩羽而归以后,银联终于等来了第二次机会。2016年7月,扫码支付开始得到监管机构的正式认可,从此迅速向线下扩展。

根据薛洪言在公众号“洪言微语”中所说,这一次,银联的失败在于低估了获客的成本。

在NFC时代,用户只需要芯片卡就可以完成支付,不存在所谓的获客成本。但回到二维码支付,就需要用户下载注册一款“银联钱包”在手机上,就涉及到金融产品APP的获客问题。

如今,用户早已过了对各类APP有着强烈好奇心的风口期,他们现在想要做的是精简手机里的APP,让他们新装一个非刚需的APP,简直是难上加难。

所以,距离二维码的合规化已经接近一年时间,银联的扫码付产品似乎并未走入用户心中。

想象空间:毕竟还是有亮点

二维码支付此前一度遭遇诟病,主要是其安全性的问题。在一些小型、零散、一次性的消费场景中(例如菜市场、煎饼摊),利用二维码接入消费者的移动设备,盗刷受害者的银行卡及其他资金账户的风险还是存在的。

相较于其他二维码支付方式,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主打了安全性的特点。采用支付标记化(Token)技术,安全级别较高;同时还配备了风险补偿机制保障资金安全。

目前支付工具的竞争,主要的障碍就两个,一个是客户基础,一个是接入场景。银联此次联合银行推出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把各大银行APP的客户变成了自己的客户,解决了客户基础的难题;银联庞大的线下POS布局也解决了接入场景数量的问题。

但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作为两大互联网巨头,在社交、金融、电商等领域内都有了较为成熟的布局。而移动支付作为其庞大生态圈中的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活水作用,贯穿于各个领域的系统内。用户对银联二维码的使用频率显得有些不足。

最终,在移动互联网这条路上,银行进行客户运营的能力将面临巨大的考验,除了短期内的优惠让利外,银联和银行能否根本上提升用户对于银联系二维码的黏性,这仍是个挑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银联的介入,线下二维码支付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在此期间,尚未实现盈利或缺乏雄厚资本支持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将率先出局,阿里、腾讯“双寡头”的市场格局或将受到银行系强有力的挑战。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