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浙大贲圣林:中国互金智库需进一步国际化

观点 Grace 零壹财经 2017-04-24 阅读:323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智库全球化普惠金融科技

贲圣林认为,国际化是国内互联网金融智库的短板,与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不匹配,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智库在全球化方面任重道远。
4月22日,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在北京举行成立新闻发布会暨揭幕仪式。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学术委员、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互联网金融“出海”,中国智库需要进一步国际化》的演讲。
 
贲圣林认为,“健康”和“普惠”成为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关键词,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普惠”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金融体系,还有望促进国际金融发展格局的“洗牌”,值得中国互联网金融智库的关注和研究。

贲圣林指出,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用户数量和交易规模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此背景下,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先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有望推动和引领全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对于中国互联网金融智库发展现状,贲圣林指出国内主要互联网金融智库呈现出三个特征:背景多元化、学科多元化及人员多元化。
 
贲圣林认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智库可以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第一,加强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缩小理论与实践的鸿沟;第二,重视舆论推广,唱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中国好声音”;第三,发挥研究专长,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第四,推进国际交流,实现研究全球化。
 
贲圣林演讲原文如下:
 
当前,“健康”和“普惠”成为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关键词。健康,强调行业严控风险、持续发展,彻底告别过去“野蛮生长”的局面。普惠,将平等开放的互联网思维融入到了金融中,突出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金融体系国际化进程中,中国互联网行业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这意味着,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普惠”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金融体系,还有望促进国际金融发展格局的“洗牌”,值得中国互联网金融智库的关注和研究。
 
一、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国际化现状
 
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地域对金融的限制,具有开放性、国际化特征。近年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后发先动,用户数量和交易规模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此背景下,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先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有望推动和引领全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2016年春节期间,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刊登了中国100家公司邀请世界人民一起过春节的宣传内容,其中包括7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展现了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积极正面的形象。2016年5月,盛大集团收购了美国P2P贷款公司Lending Club的11.7%股份,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国际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与此同时,阿里、腾讯、百度等国内互联网巨头应势而动,在国外试水互联网金融业务。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及其下属的蚂蚁金服目前布局最广、开展最深入、模式最丰富。主要包括:
 
在电商投资领域,先后入股印尼电子商务平台Lazada、印度电商平台Flipkart以及Snapdeal,同时与泰国泰京银行签署合作协议为泰国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渠道。
 
在网络支付领域,对印度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Paytm进行了两轮股权收购,持有其40%的股份,获得印度央行发放的第一张支付银行牌照,成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出去”的标志性事件;同时计划收购泰国Ascend Money 20%股份,以期进入东南亚市场;与俄罗斯大型商业银行VTB银行展开合作,让支付宝在俄罗斯落地生根;还与韩国电信等当地企业共同设立互联网银行K-Bank,开始涉足韩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尤其是在2017年1月与全球知名汇款服务公司MoneyGram(速汇金)达成协议,将以约8.8亿美元对其进行并购,正式将战略触角延伸到了美国。

在大数据金融领域,阿里云在迪拜和新加坡设立数据中心,致力于为“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提供优质的数据服务。

 
二、中国互联网金融智库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各类智库带来了新的关注领域与学术机遇。智库,作为汇聚各学科专家学者的专业研究机构,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学术研究,既是智库的专长,也是智库应尽的社会责任。因此,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智库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以下是对国内由高校、政府研究机构发起成立的主要互联网金融智库的一个不完全盘点:
 
从国内主要互联网金融智库来看,呈现出了三个多元化特征:
 
第一,背景多元化。设立互联网金融的机构既有主要从事学术研究的高等院校,也有政府发展研究机构。在设立互联网金融智库的高等院校中,既有综合性院校,也有财经专业院校;同时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同时有设立互联网金融智库的行为;一些智库还是由高校和政府联合设立。这说明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研究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和发展是多种市场主体共同的需要。
 
第二,学科多元化。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智库所依托的学科也呈现出了差异化特征。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的融合,是一种交叉学科。因此,来自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对互联网金融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多学科的涉入有利于为互联网金融研究提供多角度的研究视野和多元化的研究范式,有利于全面深入地分析互联网金融。
 
第三,人员多元化。可以看到,在同一个互联网金融智库中,智库领导和主要专家团队往往来自不同的职业领域。一般情况下,由“高校教授+政府官员+业界高管”组成的领导和专家团队在互联网金融智库中最为常见,这有利于互联网金融领域“政、产、学、研”体系之间的知识共享与合作交流,为行业提供良好的研究生态。
 
三、互联网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智库前景
 
目前,尽管中国互联网金融智库已经对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展开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分析,但在互联网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国内智库的全球化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有望引领全球,中国互联网金融智库在此背景下也必须有所作为,争取未来世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中心在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的前沿阵地也在中国。具体而言,中国互联网金融智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作为:
 
第一,加强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缩小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互联网金融兴起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造成传统的理论无法很好解释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新现象,因此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理论研究大大落后于实践发展,很多互联网金融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作为专业研究的主力军,中国互联网金融智库应紧跟行业国际化发展步伐,借助国外最新前沿理论进展互联网金融理论基础,这样才能对互联网金融国际化进程提供更多指导。
 
第二,重视舆论推广,唱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中国好声音”。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智库应总结行业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服务规范等方面的经验,将中国技术和服务的标准推广到全球,加强在国际上的发声力度,提升中国互联网金融话语权。
 
第三,发挥研究专长,加快科研成果转化。2017年4月起,新的《专利审查指南》中,专利保护范围扩展至含有技术特征的商业模式、商业方法。此举措将极大影响互联网金融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进程,也为智库服务互联网金融行业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在商业模式创新受到保护并能够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背景下,智库的研究能力将得到更加重视。智库可以将商业模式和技术范式方面的研究向企业转化,培育行业国际竞争力。
 
第四,推进国际交流,实现研究全球化。近年来,中国互联网金融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关注,体现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中采用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案例和数据的文献越来越多,也体现在众多国际顶级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多次为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专门撰写研究报告。在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渐获得国际认可的背景下,中国智库也应该积极走出去,将合作与服务的对象,由国内拓展到全球,提升中国互联网金融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比如,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始终把国际化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先后与德国联邦中央银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剑桥大学、南非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等机构合作研究,并成立伦敦分院,在此基础上发布一系列国际化的研究成果。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人大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证券法》将对未来五年内金融科技发展影响最大

下一篇>微言科技黄聪:垂直化和产业链条化是未来互金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5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