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征信

圆桌集智: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与传统金融转型

征信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17-01-08 阅读:3433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金融

在未来的局面,绝对不可能是只有银行,没有互联网金融,或者是只有互联网金融,没有银行。

今日(1月8日),由大黄蜂征信主办,零壹财经联合主办的金融科技与大数据应用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金融科技与大数据应用发展”。

本次大会将围绕金融科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设与风险控制、金融服务的创新及效率提升等话题交流行业内最新进展及信息,探索创新模式发展、成果落地转化和未来合作可能性。

信雅达泛泰CMO倪博闻、江苏银行消费金融与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方磊、南京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王雄、贷后邦CEO汪远、掌众金融副总裁李兆强、维信金科董事会秘书胡锰、伟业鸿俊CEO覃亮等人参会并出息了圆桌讨论。

以下为速记原文:

倪博闻: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杭州的上市公司信雅达,信雅达泛泰是信雅达的全资子公司,我们是2015年成立的,经过两年时间,我们已经拿出了自己第一代的典型产品叫互赢通,主要是做双边市场,互联网金融和银行金融客户双边市场服务的一个产品体系,有银行存管产品和大数据产品,后期我们希望能把场景接入,也就是为银行获客的产品也能够拿出来给我们的互金企业进行服务。今天在座的除了两家银行总行的领导,还有四家不同类型的金融科技公司的领导,他们都带来了真知灼见,会前我们探讨了一下今天讨论的话题,马云在去年乌镇年会上提出了,说“大数据是新能源”,也就是说在大数据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创新,我们的传统金融,我们的银行如何做转型升级,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接下来我想先请江苏银行来谈一谈大数据方面,江苏银行有什么实践的应用。

方磊:江苏银行从2013年开始就开展了大数据方面的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在大数据的系统架构、工具应用以及产品与服务功能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大数据的系统架构方面,我们是将内外部数据全部整合在一个系统当中,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标准化管理。外部数据我们是通过采购,跟其它公司的互换,以及我们的网络爬虫技术,取得了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数据,里面一共有71项数据,主要包括企业的工商信息、税务信息、进出口信息以及个人的身份信息、学历,职业资格,还有收入,收入信息里面主要是个人的税务数据和公积金、社保数据。在大数据的工具运用方面,我们主要是通过SAAS和阿语言以及网络爬虫技术来进行数据建模、分析以及对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在产品与功能服务方面,我们现在通过大数据已经实现了行内风控管理的预警,我们对所有行内员工的行为排查基本上是通过大数据进行实现的。在对外推出的易融系列产品,我们是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金融都推出了产品,它的反欺诈、核准、放款以及贷后的风控管理都是建立在大数据应用基础上面的。同时我们的大数据对外合作还跟南京大学建立了大数据研究基地,主要是运用大数据方面的课题研究,与江苏省信息中心,我们开展了大数据的深入合作,同时我们也将一些已经成熟、运行比较稳定的大数据服务向外部金融机构进行输出,我们推出的“月光宝盒”大数据风控平台,已经向20家金融机构提供了信息核验、信用评估、风控预警。

王雄:我们在大数据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互联网金融的入口方面,对个人信用评审的时候,我们采用了一些官方的数据,最典型的是我们和当地的地税部门、社保部门联合,通过他们的数据给客户做一些信用等级评分,评分完了以后从申请到放款、使用,这些过程都是在线上完成。第二个方面就是贷后的风控管理,我们也和第三方合作,做了一些评估,客户等级划分方面也有一些应用。总的来说,我们感觉现在大数据应用的场景很多,但是现在真正要获得有价值的数据,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去做,所以这个事情我们还在继续当中。

胡锰:维信金科在这方面真的是有一些经验,我们创始于2004、2005年的时候,我们在中国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数据方面还是比较空白的,当时人民银行的征信中心和现在也不能相比,我们的理念就是我们是数据驱动的公司,从第一天开始,虽然说数据不像现在这么完善,但是我们还是想办法,基于自主的办法来做很多工作,包括数据的结构化,我们经过了7-8年的努力,从手动操作,发展到我们建第一张评分卡,我们从2012年开始做实时的追踪,到2014年年初的时候做了一个正式切换,2014年,我们彻底甩开了人工操作,我们的放贷、无抵押的贷款都是通过我们的评分模型来完成的。2015、2016年的时候,我们这方面投入的力度非常大,我们现在大概有几十张多维度的评分卡,在数据采集方面,我们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现在我们在机器学习、变量特征研究和模拟方面,我们也做了比较多的投入和研究。

李兆强:在大数据这一块,我感觉掌众金融现在所做的这两款产品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其中一款产品是叫闪电借款,它所获取的这些用户的信息和数据,通过我自己建立的风控体系以及评分卡,在56秒钟就可以出一个额度,也就是说在56秒这样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这笔钱直接可以到借款人的账号上,在这么快速、快捷的产品里面,我们背后所要做的是什么?主要是我们基于用户的个人数据以及外采的数据去建的风控体系,大家都可以获得这些基础的数据,基础的数据就相当于是水,你如何用这些水造出来真正符合你这个产品的冰,我们可以这样去比喻。怎么去做,跟你现在整个的风控人员的从业经历以及从业的过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掌众的风控体系,在今年3、4月份,我从民生银行总行挖了一整个团队,他们的加盟把我们带到了用大数据去做风控的道路。所以说检测你的风控体系、风控评分卡最终的标准是什么?就看你的不良率以及你的逾期率。现在我敢这样说,做现金贷比较大的企业里面,闪电借款的不良率和逾期,不能说最好的,肯定是数一数二的,我们的不良率控制在非常非常小的范围之内。这就是我们目前做的近况。现在大数据风控,我们的产品非常有代表性,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闪电借款,尝试借一笔钱,看看多短的时间内直接到你账上。

倪博闻:蚂蚁金服曾经提出一个理念,三分钟之内如果在手机端拿不到钱的话,客户需求会衰减80%以上,剩下的20%问题还很大,很可能是欺诈或者坏账客户,我刚才听到一个最快的数据是56秒,这是非常棒的一个企业。接下来有请贷后邦汪总。

汪远:在座的六位,像维信金科、掌众金融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他们已经说了很多关于大数据的应用,第一,我们认为大数据分为两端,一端是讲究原始数据的获得,这一块我们有自己的团队跟我们的外围团队在做,还有一块就是我们讲的数据的应用,现在越来越讲究数据的应用。我们在应用上面,不良资产的处置和不良资产的购买上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12月份刚刚收购了一笔几千万的不良资产,我们今年也会在不良资产收购上面花很多的力量。如何做到不良资产的收购或者对不良资产的了解?最主要的是第一要有数据,第二要对这个数据有足够的理解能力,第三,根据你的数据和理解能力还要有比较强的回收能力,这几块把这个业务做好,慢慢的从最早数据的获取变成了数据的应用,在一个场景上的服务商,而且通过我们这半年的表现,就像今天早上我的同事李总说的,在多家公司合作中都是名列前茅的,我们在行业还是有一定小的口碑,也有很多合作伙伴,我们跟业内比较主流的互金公司都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包括杭州的51信用卡,上海的你我贷点融,跟60多家公司都是很好的合作伙伴,这60多家公司都是对数据理解比较深入的公司,我们都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的服务能够真正帮他们解决问题,做不良贷款回收首先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把数据全部丢给你,我们最主要的是用数据的方法帮你解决问题。第二,当你觉得不良资产需要出售的时候,我们愿意购买你的不良资产,这也是以数据为基础的,这两块对数据实力和技术实力都是很大的挑战,我们的技术和数据也在不断地迭代,希望我们在新的一年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谢谢大家!

覃亮:刚才听了前面几位大咖讲了对大数据的理解和应用,我现在唯一的想法,庞总,我不了解你为什么把我这么小的企业跟这么多大咖放在一起。介绍一下,我们新成立的公司2015年底开始运作,我们到现在放贷的金额不超过6个亿,很小,我们主要做个人汽车消费金融贷款和供应链产品,按照庞总的意思,我们在2017年应该会赶上在座的这些大咖的交易水平,谢谢庞总给我这样的机会。我也说几个数字,刚才有一位嘉宾说56秒,我们跟大黄蜂合作,查询一个数据基本上就在10秒左右,就可以判断出做不做放款的动作,这是大黄蜂给我们最大的支持。庞总现在的数据基于什么呢?目前最流行的时间战争,罗振宇刚刚说的一句话,有限的时间除以无限的数据等于零,有了大黄蜂给我的标准数据,我们可以把时间节省25分钟左右,一个客户的额度、还款能力、我们都一个判断,基于我们自己客户经理收集的一些基础数据,我们基本上可以从一个小时提前到30分钟,大黄蜂把这些有效的信息都整合了,我们跟大黄蜂的合作就是基于有限的数据。再次谢谢庞总给我们这个机会坐在这里,我现在是一个完全的大数据使用者,不像在座的前面几位领导都有对大数据的开发、探索、应用能力,我们现在是完全的使用者,我们对于前面几位提出大数据使用方法的创造者,希望你们能够为我们这些比较小的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数据上的支持,谢谢各位!

倪博闻:总共卖了三次广告,台上的六位嘉宾是整个的金融生态,作为消费金融的三个主体平台,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经营规模、发展的进程,刚才很有意思,李总提出来56秒,我已经提出来很差异了,这属于闪电贷,后面征信方面就有说10秒,其它方面可能就是56秒以下,越来越快的结果是什么?汪总就高兴了,因为你飙得快,总归有干的活,不良或者需要做处置,银行也在旁边,银行不是看热闹的,银行其实是未来消费金融方向资金的主要提供方之一。信雅达为银行服务20多年,我们对银行的领导还是比较尊敬的,今天既然坐到了一起,既然大家是圆桌,圆桌就是说大家是平等交流的过程,我就大胆一些,向银行和互金的主体们提出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这两个类型的企业在大数据金融方向上,优势和劣势是怎么样的?每家机构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分析,就是在大数据金融这个方向。

方磊:互联网金融机构,我们认为它的优势在于它是互联网的模式+大数据,相对于传统金融的产品和服务来说,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市场,更加贴近客户,它也更加相信一些非征信数据,或者说非强因果的数据。这些海量的数据为客户的画像能够提供更多的数据标签,这是它的一些优势。

它的不足在于目前有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制度可能还不健全,造成它目前发展的盲目性,在发展的初期容易带来一些批量性的风险,这是它可能存在的不足。还有就是数据的安全,以及隐私信息的保护也是互联网金融机构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传统金融机构而言,在大数据金融方面,我们的特点是在于监管更加严格,所以说在这方面的发展也更加审慎,抗风险能力相对来讲比较强。劣势,我们的转型比较缓慢,不像消费金融公司这样能迅速转型,迅速掉头,我们可能有一些决策链的问题在这边,造成我们的转型比较慢一些。一旦完成这个转型工作,像一些国有大行或者是大型的我商业银行,一旦完成了这个转身,它在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风控技术、客户群体,它的技术、它的渠道会为它带来巨大的优势,这是它的优劣势的情况。

王雄:说到传统银行的优势,我觉得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品牌的优势,因为一个银行的信用度和公司的信用度,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是不一样的。从银行内部来说,我们是一个传统的业务,但是要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打赢这场传统的战争,我们也在积极运用大数据工具,来挖掘我们的潜能,这是我们的一个想法,并且我们现在也在逐步做。我们在银行做的时候也遇到一些问题,银行毕竟是一个风险高的行业,相对而言,它还是比较保守性,创新能力可能不如互联网公司,所以我们在风控把握上面相比而言肯定要严格一点,这是我们感觉到银行目前要改进的地方。反过来,我们也很羡慕互联网公司,他们的客户体验也好,贴近市场也好,它做的比传统银行更加好。

关于数据的问题,一个是数据的采集,自有的数据没有问题,我们在和第三方合作的时候总觉得有一个方面,就是在法规上面有一个说不清的问题,我们采用了第三方提供给我们的数据,从法律角度来说,这是合法还是不合法的,现在还没有定论。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在和第三方公司合作的时候也非常强调这一条,它的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最后使我们使用方能够放心地用。作为银行来说,客户的信息还是比较重要的,银行的信息不能给其它第三方用,第三方有的时候来问我们要银行信息的时候,不是完全相互交换的概念,所以我们感觉获取数据的使用,逐步法规建立好了以后,用起来会更加方便一点,数据应用方面我们是这么做的。

倪博闻:每家银行都是一个超大的数据体,我曾经拜访过南京银行总行,他们介绍说南京银行对内部的数据挖掘非常重视,他们自己就有非常大的数据源,刚才王总给大家介绍了南京银行的立场,我觉得没有把优势和劣势真正挖出来。

胡锰:是这样的,我在我们公司里面,日常工作中也服务很多银行,所以我对银行是充满了敬重和敬畏之心,我们数据挺多的,下来每天大概有3万多个人申请,这些数据在我们这边,我们有一个通过率,根据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通过率,我们的数据量其实很大,我们在跟银行做资金对接的,比如说卡卡贷,现在市场上份额最大的信用卡的服务,他们会做很多的测试。我们在数据方面要做的更加专业,包括数据可视化方面也做了一些投入,方便银行对我们做各种各样的尽调,这是我们过去一两年做的一些工作。在大数据应用方面,我们是贯穿始终的,因为我对财务数据会比较关注,我们对每一个数据和每一单的申请有一个数据的预算,就算一个数据可能花10块钱的成本,每天我们需要花30多万,我们有些是自采的,有些是外部的,我们数据团队,风控数据可能超过百人。我们怎么节省成本呢?在催收环节我们应用评分卡,每一个未知的贷后处置有不同的策略和规则,可能有一部分会更适合,像贷后邦这边处理的,我们会请他们代为处理,有一些是我们有更加好的催收办法,我们自己来处置。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这些海量的用户在申请,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向对方索取最少的数据,这是客户体验的问题,也有一个隐私安全的问题。在这样一个挑战之下,你还要做出风控水平比较好的结果出来,这就比较有挑战。

还有合规方面,我们跟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合作,他们的数据非常有价值,非常宝贵,但是也是非常保守和谨慎的,我们这时候采用黑盒子的办法,他们也不是提供原始数据,而是提供一些衍生变量,我们对特殊的变量有一些价值挖掘,我们用这种方法来保证数据可做的合规手段。这方面还有很多,但是因为时间关系,不能介绍太多。我的感觉是,大数据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大的挑战,也是一个蛮好的机遇。

李兆强:这个问题之前几位老总都说的差不多了,传统银行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所做的产品都是以结果导向、用户行为导向,要说这个产品怎么让用户用的更好、更便捷、更快捷,这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现在最主要的一个优势。我的意思不是说银行服务不了自己的客群,但是相比较而言,互联网金融这样的一个企业在这一方面还是比较突出的,但是传统的金融机构,这是国家的正规军,都是持牌的机构,一行三会对传统的金融机构的监管都是非常严格的,他们在这样的资源优势和资金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这是做互联网金融的企业不可比拟的。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个行业,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需要真真正正的监管层给予这个行业予以正身,2017年肯定是监管落地的一年,真正正身了以后,这个行业才能有长远的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自己的客群。

倪博闻:刚才说了正本清源的观点,跟王总说到数据立法一样,其实都是对市场的一个呼唤。

汪远:有几个典型的区别,第一个是牌照,银行是有牌照的,很多互联网金融,最早的有小牌照,但是获得牌照的公司少之又少,第一个区别是有牌照和没牌照。第二个区别是对于风险的认可,银行认为风险很重要,对风险的容忍是不一样的。银行体系是不太能接受通过收入和利润把风险压下去,它对风险的容忍度非常低。很多互金公司是通过利润把风险压下去。第三点不同就是对用户的响应或者用户体验,因为对于传统银行,毕竟传统银行有很多线下的分支机构,而且它更多吸收的是年纪大的人,对用户体验并不是像互金那样看重,因为我也用过银行的APP,如果当你换手机的时候,因为手机大小不同,它的APP很难适配得好,没有那么清晰,更新频率也不高。主流的互金公司,它的APP,每周一定有一个更新,会把它做的非常好玩,这是它比较人性的一点。第四点就是资金来源,银行可以通过线下不管是吸储也好或者是银行和银行之间的拆借,都可以获得资金,互联网金融机构目前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银行授信的方法,比如说在银行交保证金,通过银行一定的杠杆给它授信。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其它平台获得资金,这里面会有P2P平台和其它平台获得资金,他们两个获得资金的来源不一样,但是同时也有一个问题,银行对于每一笔债权是量化的,很多互金未必对每一笔债权量化,而是变成整个大的包,看整个包的风险,而不是考虑每笔债权风险,这就是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大的区别,这四个点是比较大的区别。

覃亮:前面几位大咖确实讲的非常高端,我们这种低端的小企业讲讲现实情况,因为我是既做银行产品也做互联网金融产品,银行产品我也做个人汽车消费金融贷款,互金产品主要做供应链纯信用借款,这两种模式我都在参与,银行跟互联网金融最大的区别,我相信前面大家已经描述得非常全了,我再补充一两点。其实我们在看一个客户,从银行的角度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是完全不一样的,几乎有60-70%的不一样,某一个客户在银行申请一笔汽车消费借款,第一考虑的是他的信用情况,再考虑它的还款来源情况,再考虑它的收入稳不稳定,家庭住址稳不稳定等等,包括车辆大致的用途,整体形成一个闭环来考虑。真正在我们互联网金融公司里面,我们考虑的是什么?这个客户要钱干什么,钱怎么还。在我们实际用途来看,这是传统银行和互金公司的区别。从数据来看,我们也看重银行的征信,央行主要是看客户最基本的情况,我们更看重来自于大黄蜂给我们提供的边际数据,客户的学历、客户的家庭情况、客户的经济情况,包括麦麦分,我们通过这些实际的东西更能够分析出客户以后的还款来源,这是我们看起来两点不同的地方。

倪博闻:刚才汪总有一段话题是点火的话题,他感觉互联网金融的生命力更强。李总你先说,你觉得在大数据背景下,互金更有未来还是银行更具前景?

李兆强:纯属挑事的,互联网金融有互联网金融的优势,银行有银行的优势,不能说两个行业,这两个主体都是服务于现在的金融客户,在未来的局面,绝对不可能是只有银行,没有互联网金融,或者是只有互联网金融,没有银行。我们现在做的是银行没有服务到,或者是服务的不到位的这部分客群,它是有分层的,所有的金融受众的群体都是有分层的。所以说在未来,我的意见是什么?两者肯定是并存的,绝对不会你吃我或我吃你,银行也在改变,只是有可能它的速度没有互联网金融的速度快,但是他们的体量太大了。

汪远:我觉得最终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会有一些重合的地方,从很多资金的获取开始,未来两种形式都会存在,传统金融吃的更多的是牌照这碗饭,而互联网金融吃的更多的是风险这碗饭,未来比例会有所调整,现在很多人群银行没有办法触及,银行未来会慢慢触及。

倪博闻:适度竞争,更多的是合作。

覃亮:我们当然是希望银行也支持我们,大数据都能被小企业所采用,这是发展中的企业最希望看到的局面,银行能够给我提供更低的资金成本,互金给我们提供银行提供不了的大资金,征信公司给我们提供我们所需要的数据,这是我们这种小企业目前最希望看到的东西,也是最希望得到的东西。张瑞敏说创业就是从悬崖上跳下去,在落地之前赶快组装好一架飞机飞到你梦想的地方去,我们现在就是在创业的过程当中,我们更希望得到银行和像麦麦提这样的资金平台以及大黄蜂征信这样的征信公司为我们提供服务,这是我们需要的东西。我们当然希望各行各业都一起好好地发展。

胡锰:不同类型的机构都有各自的优势,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是自己的努力和进取,比如像平安银行一直是我们非常敬佩的对手,它除了有牌照和各方面的优势,比如它有保险,它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是非常强悍的,银行里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包括我们看到江苏和南京银行都是上市银行,他们在进取心方面都超过了传统的商业银行。

王雄:我们互联网公司一直在学习,我们部门内部也在做一些结构调整,下个月要专门把网络金融部单独出来,纯互联网的客户专门由这个部门负责,传统银行也在加快跟互联网公司对接的工作,传统银行能感觉到互联网金融公司给银行造成的压力也好,榜样也好,这都是实实在在的,银行也在积极努力拥抱互联网,做这方面的工作。

方磊:我们传统的银行业跟互联网金融公司希望存在优势互补的关系,随着后期监管,再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促进整体行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局面,这个是以后可以预见到的局面。

倪博闻:刚才大家谈着谈着火没烧起来,但是合作已经有形态了,在这里感谢以上六位嘉宾来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互联网金融在过去的五六年时间里面,一直为市场创新急先锋这样的角色在努力着,有很多业务模式是互金先做出来,银行看好,银行的网金部门再把它深度地应用,我们希望不论是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包括未来的金融科技公司都能够一路走好,成为我们国家金融主体的一颗颗闪亮的明星,谢谢大家!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麦麦提金融毛鹏:给有信用的年轻人带来真正的普惠金融

下一篇>上海市经信委邵志清:大数据时代下上海的信用体系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7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