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向上金服袁成龙:互金平台发力消费金融,非标准化成突围关键

互联网+ 零壹财经 · 零壹财经 2016-08-10 阅读:4766

关键词:袁成龙消费金融消费场景

创业公司在消费金融领域面对两个问题,一个是场景缺失,另一个是客户流量不足,这两点严重制约了平台发展。

 

 

 

8月10日,由零壹财经主办的2016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本次围绕监管、政策、司法解读,探讨监管新形式下的创新与合规;另一方面,针对消费金融、互联网保险等模式进行探讨,探索在科技辅助下,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发展方向。

 

向上金服CEO袁成龙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阐述了他对消费金融的最新观点。

 

袁成龙认为,消费现在已经成为了拉动GDP的主力,并且已经有很多巨头公司占据了先发优势。目前创业公司在消费金融领域主要面对两个问题,一个是场景缺失,另一个是客户流量不足,这两点严重制约了平台的发展。

 

袁成龙表示,2015年消费信贷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19万亿,在2019年消费信贷市场可能会增长到40万亿。小平台要抓住这个机会则需要靠技术、场景和风控等方面的标准化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他说,对创业型的互金平台而言,有可能只占到1%的市场份额,但即使1%也足够巨大。

 

在袁成龙看来,那些目前还没有被充分发掘或者没有认知到的消费场景市场,恰恰就是创业型互金平台的机会,因为其业务的不标准化程度比较高,导致无法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电商平台上3C电子的消费分期、家电消费分期,都挺标准化了,但还有很多线下的尚未标准化的场景有待我们去发掘。”

 

最后,袁成龙认为,互金平台应当运用科技构建征信壁垒。“其实壁垒也谈不上,至少构建征信的差异化,在场景里面建立垂直领域的先发优势,是创业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的唯一出路。”

 

“不能跟大的平台比标准化场景,这样没有任何竞争力,不管是资金上面还是流量上面都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只有在这两方面去努力发掘大家还没有发解到的地方才是我们的出路。”他说。

 

以下是发言原文:

 

大家好!我是向上金服的袁成龙,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参加今天的论坛,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消费金融的想法和灌顶。因为消费金融其实这种业务、这种方式由来已久,特别是在国外已经有很长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我们在中国已经有很多的公司都在从事这方面的业务,所以我只能简单的谈一谈我的一些相对粗浅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探讨。

 

我今天讲的东西比较简单,核心大概三个观点:

 

第一个,GDP的三驾马车,大家都知道中国从很早的时候GDP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在以往的时候我们叫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特别是最早期的时候,是从出口拉动型的增长到了后面的投资拉动型,4万亿大家还记忆犹新,到了今天其实我们会有数据发现,已经是消费拉动型的GDP增长模式。我们会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从过去的并驾齐驱开始转变为一马当先,消费这架马车已经跑到前面了。

 

第二个,消费金融的下半场,有很多巨头、有很多的公司都在做,传统创业的互金平台金额非常小,但是小有可为。

 

第三个,通过科技构建征信的差异化,通过场景打造垂直领域的先发优势,互金平台只有抓住差异化和标准化才是生存之道。

 

大家知道金融发展是随着两个因素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第一个,就是我们看到的科技创新。过去10年的科技创新,让我们以前很多无法做到的金融业务,已经开始变得可行,最典型的像人脸识别的技术,让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能够去识别个人,可以做一些以前只能通过接触式才能去做的金融业务,像我们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还有包括像GPS技术、定位技术等等这些方面的技术,让我们所提的科技金融成为可能。

 

第二个,经济转型。刚才前面我也提到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从出口拉动性,转向投资拉动型,转向以后的消费拉动型。我们的进出口一直在逐年下降,现在整个经济层面大家都在提如何扩大内需,如何刺激消费,这应该说是时代的风口。这两个因素催生了金融的变革,让我们从最早期的抵押式贷款开始逐步的转向线上的、互联网上的小额的普惠的这种贷款模式。

 

去年2015年的时候,大概是6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当时应该是李克强总理宣布的,将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扩大到全国范围,新增加了大概10多个城市。然后将消费金融公司的审批权下放到省级的单位,当时有这么一个结论。大家知道,消费金融公司在中国的试点也没多少年,最早是批准成立了4家消费金融公司,大概过了几年之后,应该在去年的时候达成了这么一个推进的工作。

 

2015连我们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67.7万亿,增长了6.9%,跟过去10年以上的GDP经济增长相比已经下滑了很多。最重要的数据是,2015年最终消费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6%。我这边没有把那个数据拉出来,从2008年开始,我们说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已经是两驾了,基本上只剩下消费和投资。我这里有一个数据,2015年消费对于GDP的贡献率是66.4%,比2014年提高了15.4%,投资的贡献率是31.7%,进出口的贡献率只有1.9%,非常的一个贡献率。

 

大家看到这是我们取自于艾瑞咨询之前的研究报告,从2010年—2019年,中国的消费信贷余额的规模以及增长率,从2010年的7.5万亿到2015年的19万亿,然后预计到2019年可能会达到超过40万亿,整个增长率基本上每年有20%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我们通过宏观的经济环境,包括整个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们可以看出来,消费金融市场面临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消费金融的需求面临很多很多可值得去发掘的领域。我们说消费金融,大家都知道,大家也都能看到,其实很多公司,不管是传统的互联网的公司,还是很多本身就在做零售的,不管是线下零售还是电商零售,都已经在开始布局消费金融,不管是他是要做消费金融的业务,还是通过金融的手段来刺激消费,总之其实大家都在做这个事情。

 

针对像我们这种创业型的互金平台来讲,我们的机会到底有没有,到底在哪里,我觉得机会就是市场份额可能会比较小,有可能我们只能够占到1%的市场份额,即使1%也足够的巨大。2015年的时候消费金融市场的余额是23万亿,1%的话也有2千多亿的份额。

 

这里列举了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已经从事消费金融的业务,京东金融、蚂蚁金服,其实近几年又产生了很多其他的消费金融公司,还有创业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还有一些厂商的,比如海尔,海尔是在2014年年底的时候成立了消费金融公司,也相当于是国内首家厂商直接做消费金融业务的公司。

 

消费作为GDP增长的新引擎,消费金融存在很大的机会,但是,是不是创业型的公司进来就会有很大的机会呢?其实我们不免去问,作为创业型的平台其实在消费金融市场存在天然的弱势、天然的短板。

 

消费金融分两块,一边是消费,一边是金融,在消费上面创业型的互金平台存在缺乏场景化入口,本来不是一个卖东西的,你本来不是做零售的,你没有这个场景,只能寻求合作。第二方面,创新系的互金平台做金融,无非就是提供资金,做钱,互联网理财。这种情况下,实际上缺客户流量,在客户流量入口上又存在比较大的欠缺。大家看现在互联网理财市场,包括前面柏总和李博士所讲到的,我们互联网理财这个市场在逐步的向集中化的趋势在发展。我们会发现,其实互联网理财这一块大的平台流量优势正在凸显。

 

这就是说,创业型的互金平台做消费金融的时候,一方面,面临消费场景的缺失,另外一方面,又面临着客户流量的薄弱,所以这个是它的两个短板,这就是我说的创业型的互金平台做消费金融,其实你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是非常有限的。

 

但是我们刚刚提到,有限的市场份额它的绝对数实际上也不小,一方面,去年的时候我们消费信贷余额是23万亿,即使我们创业型的互金平台只有1%的市场份额,应该有2300亿万的绝对市场可以供大家发展。再有一点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和欧盟的消费金融的渗透率相比有很大的空间,在欧美的发达国家消费金融的渗透率普遍在70%,中国去年的统计才有20%的样子,就是说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让我们去渗透,即使我们现在只能占1%的市场份额,绝对数也足够大。大概有2.5倍的市场空间让我们继续去拓展。

 

我的第三个观点,刚刚提到,创业型的互金平台其实我们机会是很有限的,到底怎么才能抓住仅有的可能的1%的市场份额呢?

 

我觉得可能抓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场景”。就是说我们创业型的互金平台在市场上做消费金融的时候,尽可能抓那些非标准化的场景。这里我解释一下什么是标准化,这里有一个图,横坐标是数量,纵坐标是边际成本,我们会发现当你随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越多的时候,你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大部分这样的产品是标准化的产品,就是说当你建立起一套流程和标准,建立起该有的基础设施,你在每提供单位的服务和产品所消耗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甚至趋向于零的时候,这个产品所带来的市场就极有可能是一个标准化的市场。

 

这种标准化的市场带来的结果,极也可能会形成一个垄断市场,因为任何企业和任何公司都有足够的动力在这个市场里面去把份额做到最大,因为里的份额越大你的成本越低。你每提供的单位产品和服务几乎不花额外的成本,大家可以看到,为什么很多互联网企业做着做着就形成了巨头、形成了垄断、形成了只有一家公司,团购是这样,出行市场是这样,电商平台好多也是这样,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是标准化的市场。

 

对于做企业而言,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标准化市场里面形成垄断,但是我们知道,标准化的市场里面你要形成垄断只有先抢占这个先发的优势,但是对于我们现在做消费金融来说,消费金融已经很多人在做了,所以我们这个里面要找,要找到非标准化的场景,只有非标准化的场景才能很难被巨头垄断。这就是我的基本逻辑。

 

刚刚提到,其实互联网理财本身也是一个标准化的东西,它就是一个期限和收益的标准化,标准化的组合,然后把这个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但是我们有一个前提条件,大的互联网平台,你在去做互联网理财的时候,你所提供的资产类型是非标准化的。我这里提到说,在风险可控、资产可被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这个互联网理财很有可能变成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但是很可惜,前两个条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恰恰这两点就是我们能够去抓住的机会。

 

就是说在风控上面是非标准化的,我们说通过数据建立风控模型,不依赖与数据多你这个模型就一定建得好,模型的建立和数据的运用是一个很不标准化的东西。第二点,对于个人的风险评估,对于企业的风险评估,它的判断标准是因人而宜的,这也是一个非标准化的东西,不是我教给你一套判断标准,你就一定能够判断得准。第三点,一个个人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时点、不同的环境下所蕴含的风险和未来的行为也是不一致的,这里存在着极大的标准化。第二个不标准化,是场景的不标准化,场景为什么不标准化呢?是因为消费场景的多样性强,长尾的场景很多。

 

到目前为止,还存在着很多很多我们可能还没有充分发掘或者没有认知到的消费场景市场,这个恰恰就是我们的机会。恰恰就是业务的不标准化程度比较高,导致无法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所以我们在做创业性的互金平台做消费金融的时候要抓住这两点。

 

比如说我们说基于线下的消费场景,很多很多,医疗、美容、教育、婚庆、服务等等一系列的,而我们现在标准化的消费金融场景在哪些呢?我们知道在电商平台上的,比如说3C电子的消费分期、家电的消费分期都挺标准化了,所以还有很多线下为没有标准化场景有待我们去发掘。

 

所以我的第三个观点是说,运用科技构建征信壁垒。其实壁垒也谈不上,至少构建征信的差异化,在场景里面建立垂直领域的先发优势,是创业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我认为是唯一的出路了,不能跟大的平台比标准化场景,这样没有任何竞争力,不管是资金上面还是流量上面都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只有在这两方面去努力发掘大家还没有发解到的地方才是我们的出路。

 

这个就是向上金服在这两方面的思考,以及后面可能会去打造的一些点,将科技和场景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竞争力。

 

我今天粗浅的见解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宜信刘大伟:用劳动密集型的方式做互联网金融无法长久

下一篇>精彩集锦|互金还会好吗?他们说好戏才刚刚开始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66ms